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幾乎全部主力,孫吳為何不乘機吞併蜀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背盟。孫權趁關羽北伐荊襄,後方空虛的機會,派呂蒙襲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到了兩年之後,曹魏篡漢,劉備登基為蜀漢的皇帝。於是決定出兵東吳,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想奪回荊州。
但是,出乎劉備的意料之外,東吳派名不見經傳的陸遜為統帥,在夷陵之戰中打敗了劉備。陸遜先撤出山地地帶,將後勤的困難丟給了劉備。然後堅守不出,使得劉備“兵疲意沮,計不負生”。再抓住劉備連營七百里的破綻,用火攻大敗劉備的蜀軍。當時,在史書中記載,蜀軍兵敗的慘狀:
備因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那麼,既然劉備的主力被殲滅,而東吳的追兵也跟蹤追擊,來到白帝城附近。為什麼東吳反倒停止了腳步,不一鼓作氣消滅蜀漢呢?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東吳的兵力不足。
東吳不是沒有吞併蜀漢的想法,但是,東吳沒有吞併蜀漢的力量。東吳的兵力是有限的。它當年把荊州借給劉備,就是因為兵力有限,如果承擔整個長江防線,就無力向北發展的緣故。
在把荊州借給劉備後,東吳把主力集中在東線,才發動了幾次對曹魏的進攻。雖然互有勝負,但是,東吳還是可以與曹魏一決高下的。可是,孫權一心自保,想要拿回荊州。孫權雖然襲取了荊州,但是這樣一來,孫權就不但要防禦劉備,還必須承擔整條長江的防禦任務。
這樣,東吳的兵力只夠採取防禦的姿態。雖然打敗了劉備,可是它投入的兵力有限,無力發展勝利。
二、曹魏虎視眈眈在後。
孫權為了對抗劉備,在外交上採取了投降曹魏,向曹丕稱臣的策略。但是,孫權和曹丕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這種聯盟是不可靠的。
在整個夷陵之戰中,曹丕按兵不動,他的兵力在孫權和劉備側面虎視眈眈。在當時,曹丕的手下就向他建議趁劉備攻打東吳的機會,攻打東吳的後方。這樣,就可以一舉滅了東吳。
可是曹丕拒絕了這個建議。他認為,孫權剛投降自己,自己背信去攻打孫權,會受到天下人的非議。再加上曹丕對劉備十分反感,尤其是劉備喊出的“漢賊不兩立”的口號,更是讓曹丕深惡痛絕。因此,曹丕不插手劉備和孫權的爭鬥,只是在旁邊冷眼旁觀。
但是,曹丕的旁觀不是無動於衷的旁觀,他是將大批的兵馬安排在東吳的旁邊,蓄勢待發。在東吳和劉備征戰的時候,他不斷向孫權提出各種要求,孫權都忍氣吞聲的滿足敷衍了他。
等到了戰役取得勝利,曹丕讓孫權送交質子,徹底投降的要求也到了孫權那裏。這是孫權不能容忍的。這樣,東吳和曹魏的衝突一觸即發。這個時候,東吳當然不能再向蜀漢用兵了。
三、劉備留有後手。
劉備雖然在夷陵之戰中損失很大,但是,劉備在出兵的時候,還是留下了後手。他派趙雲率領一部分人馬駐守江州,以防備後方的動亂,並做前方的後援。
在夷陵之戰失敗的時候,趙雲率領這一部分人馬,緊急趕到白帝城,救援了劉備,逼退了東吳的追兵。在此同時,劉備命令諸葛亮在成都南原開設大營,訓練新軍。這樣一來,如果東吳膽敢攻打白帝城,那將是曠日持久的一戰。蜀漢並非沒有一戰的力量。
再加上劉備已經是當時殘剩下的老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他的用兵經驗,指揮能力堪稱一流。他看破了東吳的破綻,故意親自率領蜀軍駐守白帝城,擺出與東吳決戰的架勢。
東吳如果和劉備交兵,就如同夷陵之戰一樣,前有劉備,後有幾百裏山路,進退兩難。這樣,在把主力陷入連綿的山地的時候,曹丕在進攻東吳,那麼東吳首尾不能相顧,很可能陷入滅頂之災。
因此,孫權對這種態勢十分害怕。即便是吳軍撤回之後,對劉備住在白帝城依然十分懼怕,特意遣使求和。他就是怕自己遭到曹丕和劉備的兩面夾擊之下,陷入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
結語:
東吳在夷陵之戰取得大勝後,沒有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劉備,吞併蜀漢。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實在沒有這樣的實力。
由於兵力不足,東吳在實現全據長江的戰略意圖後,就陷入了只能割據自保的態勢。更不要説和蜀漢進行的這一次兩敗俱傷的夷陵之戰,更是削弱了東吳的實力。如果採取和蜀漢、曹魏同時為敵的策略,東吳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因此,孫權採取了勝利之後見好就收,退保江南的策略是明智的。這避免了東吳在勝利後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這個決策的正確性在後面曹丕進軍江南時顯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