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是中國大學裏的毫無爭議的top2,接下來就是交大、復旦、浙大、科技大學和南大,俗稱華五。
人們幾乎忘記了曾經有一所跟北大清華齊名,在國際上都十分有名的985大學——南開大學。上個世紀的學子慣稱中國最好的四所學校:“清北復開”。就連一些海外名校都直接承認南開大學的學歷。
當年三所高校聯合南遷,一所北大,一所清華,還有一所就是南開大學。
那麼彼時的南開憑什麼能跟清華北大並駕齊驅呢?
這還得從兩位創始人,張伯苓和嚴修説起。張伯苓原來是海軍出身,可當他發現靠武力救不了國家後,就決定改道易轍,以教育救國。他和嚴修兩人先是創辦了南開中學,繼而創辦南開大學。
張伯苓對嚴修承諾:“寧以身殉,不為利誘,終身從事教育”。
兩人創辦南開的宗旨就是“公”、“能”教育,想要培養出一批為公為國的愛國學子。在開學典禮上,張伯苓問了3個擲地有聲的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這三個振聾發聵的問題,不僅震撼了南開的學子,也吸引了當時一大批愛國青年的加入。
張伯苓辦學從不計較投入。南開大學年年都在虧錢,他總是像個和尚一樣,四處化緣。張伯苓開玩笑説:“南開南開,越難越開”。憑着這股精神,南開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擁有了最全的科學實驗器具。
南開不屈的精神和民族氣節,讓其很快名聲大噪。也因為南開的愛國,令其不幸在炮火中化為廢墟。恰好北大清華也南下避戰,於是三校一拍即合。清華、北大和南開成立了中國教育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學校——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一共只辦了8年,畢業了大約3000人,這3000人可謂牛人輩出,其中有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獲得兩彈一星勳章的鄧稼先,趙九章,還有著名文人汪曾祺等人。
南開掉隊
跟清華、北大有同校之誼的南開大學是怎麼跟Top 2漸行漸遠,直至跌出十大985高校之外的呢?
話説上世紀末,高校出現了一波合併潮。一大批高校或者強強聯合,或者弱肉強食,總之現代高校的趨勢就是巨大化,規模化,綜合化。
比如頂替了南開,成為北清交復的上海交大,先是併入了上海農學院,後來又並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這才變得厲害了起來。
大家都在玩吃豆子的遊戲,南開也不是沒有機會。天津一共兩所旗鼓相當的大學: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
兩所大學就隔了一道牆。如果合併的話可以説是得天獨厚,拆個牆就行。且兩所大學排名接近,一所偏文,一所偏理,合併在一塊豈不是天作之合。
結果竟然因為爭到底是叫天津南開大學還是南開大學,這種事談崩了……
錯失機會的南開也就再也沒有機會跟清華北大比肩了。
南開名次下滑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坐落在天津。
天津一直是一個有點尷尬的城市,雖然也是個直轄市,可是離北京總有着一段距離,就是天津人自己,也總想往北京跑。
南開的生源比起北京就總是差了一截。
再加上高校比拼本質上就是拼財力,天津給天大的撥款一直比南開要多。慢慢地南開在學科競賽中就落了下風,一個A+的學科都沒有,天大好歹還有1個A+裝點門面呢。
希望百年老校南開能不負張伯苓老先生的一片苦心,不説重回第二梯隊,好歹總要有一個A+的學科拿得出手,才能不辜負張伯苓校長給南開定下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比起北大清華,我們也確實更需要有愛國主義精神的天之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