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剛剛開始,但前方的目標很明確,希望自己可以一路披荊斬棘,一步一步去完成。”7月末的下午,在黃浦區501、504街坊房屋徵收基地裏,32歲的夏佳妮正忙着收集徵收對象的信息,為上門核對做準備。一個多月前,她決心跳出因疫情幾乎“停擺”的旅遊行業,入職黃浦區第一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開始新的職業征程。經過幾天的“實戰”,她對徵收工作逐漸上手,對未來躊躇滿志。
7月28日,恰好是她入職報到一整個月的日子。尤記得今年端午小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她和另外300多名“徵收新兵”一起到公司報到,聆聽全國勞模、黃浦區第一房屋徵收服務事務所徵收總監張國樑講授入職“第一課”。
“這裏很有意思,是你們提升情商的絕佳平台。”台上,張國樑真情實感地介紹着徵收工作,台下,年輕人們臉上寫滿了對未來全新職業生涯的憧憬。今年黃浦一徵所共招聘了300多名新員工,包括應屆畢業生約40名。正式上崗前,他們要接受為期2周的培訓。毫無疑問,這些“新鮮血液”將給新一輪舊改徵收工作帶來新氣象。
年紀輕輕做動拆遷,有前途嗎?
“有了這些本領,走到哪裏都不怕”
如此規模的入職培訓對黃浦一徵所來説是前所未有的。往年,公司一般只招聘30-40個新人,今年幾乎翻了四倍。破例“擴招”為哪般?張國樑解釋,今年下半年,黃浦一徵所將和五徵所進行融合共同開展工作,啓動地塊的舊改徵收,工作量的增加使對徵收員的需求量水漲船高。另外,考慮到疫情給今年畢業生就業帶來不小影響,公司還提升了應屆畢業生的招聘比例。“這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張國樑説。
大學畢業來做動拆遷,有發展前途嗎?不少人對此頗有疑慮。“相信我,如果你沒有去處,這裏一定是最好的去處!”張國樑的一番大實話讓大家在會心一笑中打消了疑慮。從“雲宣講”、面試、到入職第一課,張國樑始終毫不避諱談起這一點。疫情影響下,許多應屆畢業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部分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從業人員紛紛轉行另謀出路。張國樑相信,一時迷失方向時,黃浦區一徵所是最好的選擇。
“經歷就是最大的財富,徵收被稱為‘天下第一難’,做好了一定會終生受益。”7月21日的出征動員會上,上海永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金梁激勵大家,徵收一線的工作經歷將大大提升年輕人的表達交流能力、判斷處置能力和創造創新能力。“有了這些本領,無論走到哪裏,你都會更有膽量、底氣和自信。”
經歷一個完整的徵收過程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期間能體察社會百態,能真切感受民生工程的轟轟烈烈,淬鍊過後再思考未來的路,這些年輕人一定會有更好的未來。
剛從上海建橋學院日語專業本科畢業的周鵬晨對未來充滿期待。“我的性格比較內斂,希望通過與基層居民打交道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他深深記得,當初面試時張國樑問他“你真心想來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想!”。如今如願入職,他非常珍惜這次機會,表示一定會將百分百的努力投入工作中。
90後陳家宇自稱是個“社會體驗派”,喜歡體驗生活,觀察人生百態。受疫情影響,原本是服裝零售門店店長的他決定轉行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這裏待遇不錯也穩定,最關鍵能觸摸到最真實的百姓生活和社會現實,非常適合我。”
舊改工作不易,零經驗新人能勝任嗎?
“年輕人有無限可能!”
雖然對新工作抱有極大的熱忱,但周鵬晨和陳家宇對於未來徵收工作實務仍有些不安。舊改徵收工作龐大而複雜。一條弄堂裏,每家每户的情況和背景都不盡相同,與居民打交道,總有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和難題,零經驗的“小白”真的能勝任這份工作嗎?
“只要用心投入,都可以勝任。”對此,張國樑意外地信心十足。這份信心來自於多年來的實操經驗。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業績前三甲基本都被兩個新人搭檔而成的“新新”組合所包攬。
原來,得益於陽光徵收政策的全面推進,徵收員的任務目標越發簡單明確。成功的關鍵是要用最專業的服務,為居民提供最佳的安置方案,贏得他們的信任,消除擔心和疑慮。“政策法規是一視同仁的,不一樣的是老百姓的心態。”張國樑説,徵收工作就是要針對這些不同的心態“對症下藥”,用真誠的交流換來老百姓的滿意和歡喜。
這樣一來,大學生普遍認真踏實的形象和較高的文化素養就有了優勢,更容易贏得居民的信賴。加之他們靈活的頭腦和必勝的信念,業績出色也就不足為奇了。
“年輕人總有無限可能!”張國樑回憶起13年前招聘首批大學生徵收員的時光,感慨萬千。早年因為舊改過程不透明,老百姓不認可。黃浦一徵所決定開發一套信息公開的軟件,接受監督。本打算請專業的軟件工程師來開發,沒想到當時招聘的首批大學生之一的李瑞亮和同事們主動請纓,接下研發任務。學化學的李瑞亮有一定編程基礎,邊學邊做和同伴們共同攻堅。一個月後,“電子簽約和信息查詢系統”誕生,幫助黃浦一徵所踏出了舊改信息化的第一步。這讓張國樑十分驚喜,對年輕人的潛能又有了新的認識。
現在,張國樑有一個“張國樑房屋徵收勞模創新工作室”,讓工作室成員一起討論、做課題,培養了更多有想法的年輕一代徵收人才。
在這裏,“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
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普遍應用於上海各大舊改基地,新技術新手段層出不窮。李瑞亮也已經成長為了黃浦一徵所的副總經理。
回憶起自己的“升職記”,李瑞亮説,在這裏,年輕人有着非常完善的上升通道,並沒有論資排輩,而是一切憑實力説話。即使是剛入職的新人,也有平等機會在2人小組中擔當“主手”。隨着項目經驗的增加,只要成績過硬,慢慢成為組長、項目經理、部門經理甚至是副總都是可期可見的,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黃浦一徵所,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都有平等的“人生出彩機會”。此次入職培訓或許正是他們開啓“出彩人生”的第一步。巧的是,培訓負責人正是李瑞亮。
“徵收流程詳解”“徵收中的時間管理”“案例與經驗”……從課表上記者看到,2周的培訓時間被排得滿滿當當,每一節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乾貨”。除了請到多位徵收“老法師”來通過案例傳授豐富經驗,課程中還特別安排了“和居民的首次接觸”這樣的實操課程。
“因為這次特訓後,他們立馬就要進入實戰。”李瑞亮介紹,今年的培訓與往年不同,課程設置上更注重操作實務,讓新人們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的徵收政策、流程和溝通技能。等第一輪徵詢工作開啓後,還會每天開一次例會,以會代訓,向他們灌輸更多相關知識。
如何才能在崗位上有更好的發展?出征前,戴金梁送給新人們一句職場箴言——“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踏踏實實幹出一份事業”。他用親身經驗向新人們闡釋了理想與理性、知恩和感恩、感情與激情、專業與敬業之間的關係,鼓勵大家要學會為自己創造價值。
“這裏將提供一個公平的舞台,請大家盡情展示自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希望的種子已在年輕人們的心中埋下……舊改和就業,兩大民生工程激盪出的燦爛花火,照亮了他們前行的方向。
文、編輯:蔣竹雲
圖片:祁駿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王蔚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