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有時家長的説話方式直接決定了事情的發展趨勢,甚至影響到孩子性格的形成。所以,改變説話的語氣、語調可以使孩子聽話,事半功倍,達到培養好性格的目的。
1、少説“別”,正面説。
晚飯後,義義主動幫忙拖地。他用小水桶拎起一桶水,正要把它從浴室裏拿出來時,媽媽大叫:“別動,別打翻了!”成年人總是不信任他們的孩子,總是認為不提醒就把事情搞砸很容易。但我們常常發現,我們越擔心某事,事情就會發生得越多。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瓦格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讓參與者儘量不要想象一隻白熊。結果,人們的思維迅速反彈,白熊的形象很快浮現在腦海中。這就是“白熊效應”,反映了一種心理暗示。同樣,家長越是對孩子説“不要打翻”,他們就越會在孩子的腦海中提起“打翻東西”的場景,以及家長大發雷霆的場景。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你想達到的目標”是可以真正實現的。同樣,“不要喧譁”、“不要隨便拿別人的東西”、“不要那麼粗魯”這些詞也反映了孩子們“繞道而行”的思維方式,讓孩子們很難理解。 家長最好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少喝水”,而且要直截了當。用“保持安靜”代替“不要吵鬧”,用“慢走”代替“不要跑”,用“離開那裏”代替“不要靠近”。簡而言之,“警告”太難理解,“直接鼓勵”更好。
2、少質疑,多引導。
小齊和媽媽下午上早課,在路上遇到了鄰居牛阿姨。媽媽讓小齊打個招呼。小齊一點也沒醒。她的聲音很小。晚上在家裏,媽媽生氣地問小齊:“你下午為什麼不跟牛阿姨打個招呼呢?” 父母總是問孩子“為什麼”和“怎麼做”,這通常隱藏着批評、急躁和不耐煩。孩子可能不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我不打招呼?我只是沒醒!”但面對家長的質疑,孩子們不得不找理由推諉。提問會讓孩子們害怕並選擇“撒謊”。
事實上,讓孩子們思考“怎麼做”比問問題要好。比如,小齊的媽媽可以問:“我見到叔叔阿姨該怎麼辦?”再舉一個例子,當一個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什麼事,家長應該帶頭:“你覺得應該怎麼辦?讓我們看看還能做些什麼。”父母冷靜的語氣和建設性的態度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解決問題。將來,他們不會隨便生氣,也不會用撒謊來逃避責任,成為有教養的人。
3、少否定,多肯定。
魏偉在客廳牆上畫了一隻小貓。當他母親下班回家時,她憤怒地指責道:“你怎麼能再在牆上畫畫呢?真是不聽話!”當父母任意定義孩子的性格時,孩子的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個“自我=壞孩子”的公式。對人格和行為的直接否定是兒童不服從的重要原因之一。大人不能隨意貼上“壞”的標籤,更別提心靈純淨的孩子了?
對父母來説,正確的方法是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人身攻擊。只有糾正行為而不否認個性,孩子才能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才能進步。
建議家長批評時,應該説“在牆上亂塗亂畫是不好的行為”。這句話是針對不良行為的,孩子們自己也不壞。孩子們,就像幼小的植物,在陽光下生長得更好。幼兒園之所以用“小紅花”來鼓勵孩子,是因為對孩子的正面刺激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家長也應該給孩子畫更多的正面標記,少用負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