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生在帝王家,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幸運的是他們可以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運氣好的還可以榮登大寶、成為主宰天下命運的帝王,不幸的是如果恰逢亂世,他們極有可能淪為階下囚,或者成為爭奪皇位的犧牲品。明末的藩王們就經歷過這樣的大喜大悲,在太平歲月,他們可以安靜地在王府裏做一個太平藩王,但是崇禎末年,農民起義四起,天下大亂,藩王所在的州縣也多被起義軍攻破,不少藩王成了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刀下鬼,很多鬧起義的地區的藩王們都只能背井離鄉,到相對安全的區域逃亡去了。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被逼上吊,崇禎的太子和其他兩個兒子也下落不明,北京的明朝朝廷也隨之解散,明朝一下子羣龍無首。好在明朝自從朱棣遷都之後採用了兩京制,南京還有一個備份朝廷,在北京朝廷滅亡後,南京朝廷迅速啓動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擁立新的皇帝,雖然經歷了崇禎皇帝南來等假消息,但是南京的官員們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的主持下開始選擇皇位繼承人。

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史可法

按照明朝皇位繼承的法度,“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崇禎皇帝一脈或死或失蹤,崇禎父親明光宗這一支也已經沒有男性繼承人了,所以只能繼續往上追溯,從崇禎皇帝的爺爺、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子孫中選擇。

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共生八子,次子、四子和八子早夭,長子即崇禎皇帝的父親明光宗,其餘四個兒子分別被封為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和桂王(朱常瀛)。到崇禎皇帝駕崩時,尚在人世的有瑞王、惠王和桂王三人,朱常洵在三年之前被李自成所殺,由兒子朱由崧繼承王位。朱由崧及三位叔叔都是皇位候選人,按照長幼有序的傳統,似乎桂王朱常瀛應該第一個被排除,但是最終最先被排除的卻是惠王朱常潤,他被排除是因為他的信仰。

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南明世系表

因為明朝的藩王不能領兵,也不能參政,甚至不能參加科舉,所以很多藩王都無所事事,在王府裏享樂度日,也有很多藩王有着奇奇怪怪的愛好和信仰。而惠王朱常潤也有信仰,不過這個信仰還算比較主流——佛教,朱常潤“自髫年皈依釋教”,所謂髫年指童年,而“釋教”就是指佛教。朱常潤自從童年就皈依佛教,與世無爭,也無所求,所以在這場皇位繼承戰中自然第一個被排除了,當然他本身的順位也不佔優。

後來,小福王朱由崧繼承了皇位,登基稱帝,史稱“弘光皇帝”,但是弘光政權僅僅堅持了一年時間就被清朝消滅。之後,萬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稱監國,七天就投降了清朝,而浙江附近的明朝藩王也都紛紛投降清朝,希望繼續在清朝統治下做一個“太平王爺”,朱常潤也在此列,他還寫了一封奏摺向清廷乞降:“臣性甘淡薄,只知焚祝,毫無外求。”他希望向清朝統治者表示自己因為信仰佛教而沒有任何他求,希望能夠清朝統治者饒他一命,但是最終事與願違。一年後,朱常潤和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藩王們因為“意圖造反”而被清廷誅殺,成了又一個“不幸生在帝王家”的代表。

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多爾袞

參考文獻:《南明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7 字。

轉載請註明: 崇禎死後萬曆子孫成了皇帝候選人,老六卻因信仰而被排除在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