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昔日“放牛娃”三戰考研,50歲攻克世界物理難題,獲中國諾獎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經典


薛其坤

2020考研結束,許多考生如願拿到了打開大學大門的鑰匙,也有很多人名落孫山。對此,不少人抱怨考研太苦,然後就輕易放棄了提升學歷的機會。

而在中國科學院中,有一位年輕的院士,曾經因為外語能力薄弱而受盡屈辱,也曾因為自己數次考研失敗而感到心灰意冷,但他卻讓中國人在物理領域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他就是薛其坤院士,中國著名物理學家

面朝黃土背朝天

新中國的成立讓四萬萬華夏的人民的嘴上露出了笑容,眼神當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薛其坤院士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一輩子未能夠接受系統性教育的薛其坤父母明白,只有讀書才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擺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所以即使生活困苦,薛其坤的父母從未放棄對薛其坤在教育上的支持

作為農民的孩子,年幼的薛其坤就明白家裏的生活情況,尤其是為了支持他的教育,家裏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還在上學的薛其坤在放學後就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為自己經常幫父母放牛,薛其坤也就戲稱自己為“放牛娃”。

可誰又會預料到,這個曾經在山東田野放牛的孩子,會成為中國物理界最頂尖的科學家。

三戰考研

1977,高考恢復,當時在高中讀書的他在老師的鼓動之下,選擇參加這場決定了數百萬人命運的考試,高考成績非常不錯

當年的高考平均二十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能夠進入高等學府學習。而當年的薛其坤考入的可是山東大學光學系。

考入了優秀的高等學府,卻讓青年薛其坤陷入了迷茫。對他來説,他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考入山東大學,不知道自己要學什麼。

當他看到父母彎着腰,在田地裏幹活的身影,他下定決心,在完全陌生的專業當中,幹出一番事業。

薛其坤

一天,學校宣傳欄當中的一個詞深深吸引了青年薛其坤——“研究生”。從小物理成績就不錯的他一直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研究生”如此聽起來高大上的詞彙讓薛其坤覺得能夠離科學家這個身份更進一步。於是,他下定決心,備戰研究生。

數學39分,第一次考研成績深深刺痛了薛其坤的心。當時他已經畢業,按照政府的安排,他將到曲阜師範大學,成為一名大學教師。

薛其坤可想着成為一名科學家。二戰失敗,三戰終於成功。而且他考入的是現在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院士雲集的寶地。

苦其筋骨,勞其體膚

考上了並不意味着薛其坤之後的路一帆風順,事實上,他的一生才剛剛開始。

在國科大,完成學業對薛其坤來説宛如登天。和其他人比起來,薛其坤當時的成績可以説差來形容,甚至還因此延期一年畢業。

1992年,作為國科大的學生,薛其坤入選中日聯合培養計劃,前往日本進行深造。

在日本的生活並不容易,語言的差異造成的巨大困難就已經讓薛其坤喘不過氣來。而導師的嚴厲讓薛其坤的自信心備受打擊。

薛其坤

日本人向來以“準時嚴謹”著稱,薛其坤的導師更是如此。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研究所的那段時間,導師要求他們每天十六個小時,一週六天進行高強度的科研工作。

獨自一人漂泊在海外的薛其坤在受到導師斥責,鄉愁纏繞的折磨之中,也看到了中國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巨大差距。

711教授

在日本留學的那段時期雖然艱苦,卻也讓薛其坤先生受益終生。尤其是他的導師——櫻井利夫先生那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精神,成為了薛其坤先生在清華大學科研的最大特點。

早上七點到晚上11點是科研時間,這個習慣被薛其坤先生完整保留了下來。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薛其坤先生獲得了一個外號——“711教授”。

1996年,薛其坤先生被邀請參加一場在美國的物理學年會。

在語言方面劣勢明顯的他為了避免在全球頂尖物理學家們面前出醜,一份簡短的發言稿被他練習竟然超過八十遍,無論是手勢還是發音,薛其坤先生都力求自己做到完美。

遊子回鄉

1999年,薛其坤先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回到了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而在回國之後的第五年,他就做出了震驚整個科學界的成果。

2004年,原子尺度的薄膜/納米結構生長動力學理論和實驗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那年,薛其坤先生40歲。一年後,憑藉其在人才培養以及科研方面的巨大貢獻,薛其坤先生成功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院士。

對薛其坤院士來説,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是因為自己在物理方面的天賦,而是因為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巨大壓力,是因為每天高強度科研工作的艱辛,是因為兒時的艱苦生活而產生對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

里程碑式的突破

2018年,堪稱“中國諾貝爾獎”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被授予時年五十歲的薛其坤院士。

原因很簡單,一直困擾物理界多年,只能夠被預言存在的量子反霍爾效應被薛其坤院士及其團隊成功證實了。這項定理的發現是物理學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突破。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量子反霍爾效應的具體原理,所以就先解釋一下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是指通電導體被施加一個垂直於電流方向的磁場,導體中的電子發生偏轉,在導體兩側形成電壓差。而反霍爾效應則是實現了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電子仍然能夠發生偏轉

薛其坤

量子反霍爾效應一旦被證實,將很有可能會在微電子行業掀起一場風暴。利用量子反霍爾效應制造的新一代晶體管等電子元件,在元器件產熱以及散熱的問題上將會更加優秀。

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採用量子反霍爾效應制造的芯片,在保證性能提升的同時,極大降低功耗。電腦的充電器將不再厚重如磚,內部的風扇甚至將會永遠消失。

蟾宮折桂

對於這項世界級別的發現,同在這條奮鬥道路上的科學家以及研究機構,紛紛表示祝賀。在許多表示祝賀的郵件當中,除了表示祝賀以外,更多的是對他們攻堅克難的敬佩。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被授予薛其坤院士之後的第二年,代表物理界最高榮譽的菲列茲·倫敦獎的評獎委員會正式宣佈,將2020年菲列茲·倫敦獎授予三位科學家,其中一位就是薛其坤院士。

從放牛娃到院士

從一個在田野當中為父母放牛的放牛娃,到現在為國家的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中科院院士。看似傳奇一生的背後,靠的是薛其坤院士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在實驗室耗費大量的光陰,揮灑着無數的汗水,只為能夠有所突破,哪怕是一點點。

世間確實有天才,但這些天才靠的可不是什麼聰明才智,而是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難以想象的決心。

常人所不能忍,才能為常人所不能為。只有“春種一粒粟”,方能“秋收萬顆子”。

在感嘆祖國日益強盛,無數大國工匠,解放軍戰士,頂尖科學家在各自的崗位上奉獻自我,建設祖國的同時,也理應思考為何他們為何能夠為國奉獻,留一世英名。沒有別的答案,兩個字:堅持。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