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炮問答: 蘇聯為什麼不在二戰後發展輕工業?
問丨
二戰結束後不久,蘇聯的國際形勢的相對安全的。因為當時的美蘇兩國,都有核武器,蘇聯在常規軍力方面,更是佔有巨大的數量優勢。為什麼蘇聯不利用這個關口,發展輕工業和服務業,完善自己的產業結構,改變經濟上的缺點?
內戰後滿目瘡痍的蘇俄
要明白蘇聯為什麼不發展輕工業,尤其是在二戰後依然如此,就要看一看蘇聯這個國家的歷史軌跡。
蘇聯本身是建立在沙皇俄國內戰的廢墟之上的。
原本的沙皇俄國在歐洲,就是處於技術二流末尾位置。不要説別比西歐的英法和德國,就是同二流的奧地利和意大利相比,都是巨大的差距。這些基礎薄弱的工業力量,在經歷了一戰的超負荷運作和內戰的摧殘後,基本就報廢了。
這不僅讓蘇聯人不得不餓肚子過日子,軍事力量也難以得到足夠的技術保障。
於是就有了列寧時代的新經濟政策。基本上就是開始同外面的世界合作,允許先進的西方資本帶着技術,進入蘇聯。這樣既可以發展經濟,也能提升蘇聯的技術水平。
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蘇聯海報
恰逢西方在29年的經濟危機後,大量技術和資本沒有輸出渠道。
新經濟政策在這個時候推出,無異於對西方技術與資本的一次抄底。西方資本幫助建立的工廠企業,也成為了後來蘇聯依賴了幾十年的技術源頭。
由於重工業對於軍工的重要性,蘇聯也就比較重視重工業的引進。
輕工業自然落到了次要位置,僅僅是恢復到一戰前的沙俄水平即可。這對於經歷了長期戰亂的民眾來説,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斯大林的大海軍計劃還需要引入美國技術 德國裝備和意大利艦艇
即便如此,有限的技術引進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幫助蘇聯成為真正的技術強國。
當斯大林當政,推翻了列寧時代較為寬鬆的新經濟政策後,就將很多外國資本與企業沒收。這自然也是在斷絕西方技術的輸入渠道。以至於斯大林在二戰前建設大海軍時,不得不繼續向美國企業尋求技術支持。此外,還要向納粹國家大量訂貨。一些軍艦和重炮,就是從德國和意大利直接購買的。
美國人多有抱怨的P39戰鬥機成為了蘇聯王牌飛行員的座駕
二戰開始後,蘇聯軍隊靠着新經濟時代積累的有限底子,繼續接納西方的大量援助。
包括著名的道奇卡車、p39戰鬥機等等。就是大名鼎鼎的T34坦克和後來的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也是通過英美30和40年代技術支持才完成的。同時進入蘇聯的,還有不少生活物資援助。
二戰中一舉成名的道奇卡車
在這種飢不擇食的戰爭時代,蘇聯顯然是沒有動力去發展所謂的輕工業。
以至於到二戰結束,除了積累了一些重工業底子外,對於輕工業的發展基本還是空白。但也是在這個時候,世界格局與蘇聯的心態又發生了變化。
二戰後,斯大林通過雅爾塔體系的幫助,獲得了東歐等大片世界的勢力範圍。
為了保住這些成果,蘇聯必須在技術輸入斷絕的情況下,繼續將幾乎全部精力放在軍事重工業上面。
華約國家主要負責為蘇聯提供輕工業支持
新加入的大量衞星國,則在蘇聯的計劃中,成為向蘇聯提供農副產品與輕工業生活品的次級盟國。
作為回報,蘇聯提供給他們重工業扶持,其實就是軍事工業的支持。等於是建立一個以蘇聯為核心的世界封閉體系。這個體系在歷史上的真實投射就華約。
1991年 正在排隊買麪包的俄羅斯民眾
看到這些,基本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二戰後的蘇聯不會去花力氣發展輕工業了。蘇聯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發展輕工業,也因為衞星國的存在而沒有急迫感。最終,這個帝國就在民眾買麪包的長隊中,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