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編者按:在學術界,對宋以後冷兵器研究上,往往會忽略管形火器及對外交流對冷兵器的影響,部分學者簡單地用:明承宋制,清代沿襲這幾個字代表冷兵器發展大趨勢。趨勢是沒錯的,但情況絕非這麼簡單。以時間為經線外,冷兵器的發展還有兩條明顯變化的緯線,一條是因為火器改變了戰爭形態導致的冷兵器發展變化,另一條是因為跨域文明交流帶來的冷兵器發展變化。關於火器的傳播帶來變化的緯線,多數學者都認識到了,但是他們一邊在清晰地瞭解這一點的同時,一邊又忽視了火器給其他攻防性冷兵器帶來的改變。
火器給其他攻防類冷兵器帶來的改變,可以簡單總結為:先進的管形火器弱化了單兵防禦型兵器的重要性,使甲冑、盾牌等防禦型單兵武器減輕變薄,進而使得軍事使用進攻性冷兵器也向着變輕變薄的方向發展。先看看火器給冷兵器演變帶來的影響吧。如楊泓在《中國古代兵器通論》裏説:“但(宋)手刀已不是窄體直身,而是寬體,厚脊薄刃,刃口弧曲,刀頭較寬,堅重有力,更適合於劈砍格鬥。以後明清的腰刀,都沿襲這樣的形制。……以掩月刀最典型,類似的有鳳嘴刀、屈刀、筆刀等,明清時的關王刀就遵循着這種形制。”云云。這種簡單化的看法並非是研究人員水平的不足,個見是他們這部分的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從宋《武經總要》到明《武備志》,脱離實物、實踐本身造成的缺陷。在沒接觸到武備文物之前,筆者認為學習自宋以降的古代冷兵器知識,大致只能通過這兩本書中的原始資料。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後段關刀的論述筆者已經在文章《冷豔鋸談“冷豔鋸”:被神話的青龍偃月刀,真有人扛着一百多斤的它上戰場?》中説過,前半段話請見下圖吧。一圖勝千言,從這張圖上明顯看到宋刀比清刀要厚,也就意味着它們對應的甲冑,宋甲要比清甲要厚實。究其原因,無疑是因為清代中期以後軍隊的火器裝備普及率遠高於宋代,裝備厚重的甲冑已經不能帶來太多安全感了,而普及的輕甲也用不上太厚重的刀去破甲。▼清中期佩刀(上)與南宋手刀(下)厚度對比圖: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説起甲冑,在這裏多説一句:清代甲冑的使用以清中晚為拐點,太平天國戰爭之後,皮棉質地的甲冑也僅做校閲使用,相當於禮服,從此以後甲冑不再登上戰場舞台。那些拍攝清晚古裝戲的爺,請不要再以清乾隆期的戰功圖為藍本去演繹清代晚期的戰爭場面,面對大量使用火槍的軍隊,將校們穿着顯眼的甲冑上戰場,除了會讓暴露身份和行動遲緩送去人頭外,實在是沒啥作用。再看看跨域文明交流給冷兵器發展帶來的影響。世界範圍內冷兵器的交流和互相影響是目前武備研究的不足。在時間軸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關鍵的朝代節點,在這幾個節點上存在廣泛的跨域文明交流,也隨之帶來了相應的冷兵器發展變化。宋代以後第一個節點是蒙古帝國時期。這個時期包括元朝、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權存續期。而帝國的疆域(也即蒙古冷兵器演變的地理範圍)則包括元、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和窩闊台汗國,以及後來的北元和其他蒙古政權的總領域。在冷兵器發展上,蒙古兵以騎兵為主,接受了火器發展對戰爭的影響,同時各個汗國的兵器也受到原住民各自兵器的影響:防具以相對輕便的札甲、鎖子甲、皮甲、棉甲等為主,在單兵遠射器上以弓箭為主。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短兵上用劍、斧、鐮、錘及刀等為殺敵之利器,也善用標槍,其標槍既可手持也可投擲。在不斷入侵過程中也接受了當地的冷兵器,用於自身。▼圖為蒙古細密畫中環刀,刀型微彎。實物以故宮舊藏清乾隆期厄魯特台吉達什達瓦之妻,遣人進獻準噶爾故台吉巴罕策楞敦多克所遺佩刀為例: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細密畫 被抱着那個小孩是伊爾汗國—合贊汗: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這樣的刀形出現至少可以上推至北宋,在宋代李公麟創作反映唐代名將郭子儀免冑(不穿甲冑),隻身單騎與回紇可汗相見場面的《免冑圖》中,匍匐在地的回紇將領的腰中清晰地展示這樣的刀。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拜佔廷帝國(395-1453年)的刀劍,左側的刀鐔我們不眼熟嗎?詳情請見:《劍格刀鐔有何不同?有圖有真相,超多文物圖解古代中國刀劍護手演變史》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元代的漢族部隊冷兵器,則大體與宋代兵器(宋代兵器一方面是繼承了晉唐以來的舊制,一方面是接受了五胡、遼、金、蒙古等影響)相同。第二個節點是明清時期,這個時期的冷兵器跨域交流對象主要是日本和歐洲。明代冷兵器三個來源體系,被我們熟知:一、宋代傳統兵器的少量使用和改進。二、明代自制兵器,如狼筅等。三、國外影響,特別是日本式兵器影響。詳情請留意以前的文章《連戚繼光都嘆氣,明刀真的不如日本刀?收藏者眼中的明代中日刀劍比拼》清代冷兵器五個來源體系也是如此:一、滿洲人自制兵器。二、大量明代兵器使用。三、明代兵器改進,更名變為清代冷兵器。四,直接襲用國外冷兵器。五,接受國外影響,特別是日本和歐洲的影響,以國外刀劍刃體為本,裝配國內裝具,或反之。很多愛好冷兵器的朋友都知道著名的遏必隆腰刀,可又有幾個人知道此刀是普魯士帕紹或索林根地區制刃,清宮造辦處配裝呢?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文物是會説話的。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筆者認為,研究冷兵器發展變化,多種圖書是一定要看的,而且不能拘泥於一類,學習中國武備史也要兼習世界武備史,至於其他科學也要涉獵。從廣義看冷兵器研究是哲學、宗教 、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科學、教育、體育、文字、文學、藝術、歷史、地理、數理科學和化學、天文、生物、醫藥衞生、農業科學、工業技術、交通運輸等綜合門類,從狹義上看:冷兵器屬工業技術與軍事科學中軍事技術中一支(四庫全書分到子部),所以現代工業技術/武器設計也應有所顧及。歷代學者討論這類問題,多半隻是根據文獻記載。所以我們説最重要的一定要多看實物,就是文物原型,並儘可能恢復冷兵器的實操演練。紙上得來終覺淺,很多細節和感悟不是讀幾本書就能弄明白的,必須經過實物觀察、上手、實操演練才能有所領悟一二。實操演練也不能將就,比如復原宋代甲冑,完全用使用塑料甲片就不可能有質感。像恢復明代裝備,你直接拿宋式裝備來應付就不行。至於影視劇中演員表演的問題,則需要先讓演員通過實操演練有所領悟,而後再在拍攝時使用低成本的道具。藝術表演者有了實操的領悟,內心明白是怎麼回事,外在表演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本文在寫作中,多承北京秦兄指導,幫我修改甚多,在此一併致謝。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豔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1 字。

轉載請註明: 乾隆御賜腰刀是德國貨瞭解宋元明清冷兵對外交流史,看文獻不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