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一向搶手,不僅在國內,每年出國的比例也很高。而這些留學的高材生們,很多都留在了國外。不過也有人為了將一生所學報效祖國,毫不猶豫地拒絕國外的邀約,回國效力。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樣一位高顏值、高智商的學霸才女—胡海嵐。
1974年出生的胡海嵐是浙江人,從小讀書就非常努力,每次考試在班級中排名都是前幾名,是同學們眼中的學霸,別人家的孩子。
一般的女孩子大多都是文科成績比較好,胡海嵐在男生眾多的理科班成為一枝獨秀。她理科成績特別好,尤其是數學成績。她性格也很好,在班裏的跟同學們的相處也非常融洽,長得也漂亮,説是“班寵”也不為過。高中的時候她還參加過全國物理奧賽,並獲得了一等獎。後來就順理成章進入了北京大學。
1996年胡海嵐在北大畢業後,獲得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學士。畢業後她被美國在加州大學錄取,繼續在化學生物專業深造。胡海嵐就讀的校區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所學校在生物化學方面的排名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
經過六年的努力學習,年僅28歲的胡海嵐獲得了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成為一名神經生物學博士。胡海嵐在學業上一路開掛,固然讓人羨慕,但是背後的辛酸卻只有她自己知道。
02不被高薪誘惑,毅然選擇回國
美國是個非常重視人才的國家,美國的科技也非常發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前往美國留學,科研資源更是讓很多人才流連忘返。在美國,像胡海嵐這樣的優秀人才,是每個實驗室都爭奪的對象。為了繼續在神經生物學領域深耕,胡海嵐獲得博士學位後,選擇了進入美國著名的生物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在這裏開展她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但是胡海嵐並未猶豫,在外求學的這些年,她也在關注國內的發展,她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到了她回報祖國的時候了。回到國內後她加入了中科院進行神經科學的研究所工作。國內科研條件雖然不如美國,但是看着國家對科研人才的渴求,讓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來。
科學研究從來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出成績來的,需要耐得住寂寞。胡海嵐在國外研究的就是神經生物學,回到國內後,她依然在這個領域深耕挖掘。從2009年加入中科院,到2015年加入浙江大學,帶實驗室團隊再到2018年成功在《自然》期刊上發表關於抑鬱症的論文,她整整用了十年。
在這十年中,她幾乎都是泡在實驗室,不眠不休的做實驗,而這十年之中,她也經歷過很
關於抑鬱症大家都不陌生,胡海嵐的團隊在這個領域實現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因此獲得了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要知道這個獎項之前的獲獎者大多是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從來沒有亞洲人獲得過這個獎項,而胡海嵐成為了自1998年成立以來首次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的科學家,她還因此獲得了“亞洲第一人”的稱號。
03學霸是如何練成的。
一、勤奮是通往成功最快捷的道路。
學霸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後天努力才有了後來的成就,胡海嵐也不例外。
通過胡海藍的學習過程,我們可以瞭解,她從小學到大學,再到國外求學,一直走的都是勤奮的路線,即使她已經成為班級的第一名,即使已經成功考入北大,她仍然沒有放鬆學習。
而在美國,面對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她仍然走在了前列,學霸的開掛人生,離不了她的努力。學霸不可怕,可怕的是學霸比你更拼命。胡海嵐毋庸置疑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但是她並未因目前的成績而沾沾自喜,也從未放棄過努力,她的成功都是無數的試驗,無盡的汗水凝結而成。
胡海嵐從未想過自己必須達到什麼成就,哪怕有一天能獲得IBRO-Kemali國際獎,她也並不覺得這是終點。
在她的人生中信條中,從不給自己設限。不拼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學習亦是如此。很多人認為自己就是那樣了,也就考個一般的學校,數不知道這就是在給自己設限。
學無止境是前人總結的經驗,從來也不是一句空話。學習好比攀登高山,等你成功登頂後會發現還有更高的山在等着你。通過不斷的學習你就會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瞭解還很少,你瞭解的越多,為之的知識就越多。
不要給自己的未來設限,幹就完了,又不是沒那條件。
你還知道那些學霸的故事,歡迎留言分享。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台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