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功勳人物譜科技篇:傑出的膠體化學家——虞宏正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虞宏正(1897年10月5日—1966年11月11日),字叔毅,福建福州閩侯人,膠體化學、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主要從事膠體化學、物理化學的教學與研究。

1916年,虞宏正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在校期間參加了五四運動。

1920年,虞宏正從北京大學畢業後,進入天津棉業專科學校任教。

1923年1月,虞宏正被聘為北京大學助教、講師。

1924年,虞宏正任教於北京農業大學,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講師。

1926年,虞宏正被破格聘為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時年僅29歲。

1927年,虞宏正被聘為北京師範大學農科教授。

1928年10月,虞宏正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

1929年,虞宏正代表中華農學會出席日本農學會年會,並宣讀了論文《中國土壤分類》。

1936年,虞宏正赴德國萊比錫大學膠體化學部進修,並加入德國膠體化學學會。

1937年春,受教育部委派,轉赴英國倫敦大學物理化學部進修考察。“七七”事變爆發後,他放棄在英國繼續深造的機會於1937年10月回國,參加了民族救亡的鬥爭。後又隨同北京農業大學師生,開展護校西遷活動,輾轉來到陝西沔縣。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下,籌辦“西北臨時大學”,任該校農學院教授。

1938年11月,虞宏正被聘為西北農學院教授。直至抗戰勝利的7年歲月中,他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外,還做了大量的有關熱力學和膠體化學的研究工作,發表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論文。

1945年5月,虞宏正赴英國劍橋大學膠體科學部進修,11月由英國赴美國,在美國布魯克林高分子研究所、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化學部進修考察。

1947年春,虞宏正回國後,京滬多所大學聘請他前往執教,但他深感西北地區十分缺乏專業人才,急需培養物理化學教師,仍留任西北農學院,承擔了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並多年為幾所大學兼課。

1948年,西北農學院專門舉行了慶祝虞宏正教授任教25週年紀念活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幾個月,國民黨政府強令西北農學院南遷,同時誘迫一些知名教授去南方高校任教,虞宏正義正辭嚴地予以回絕。他向學校共產黨地下組織表示,“決不跟國民黨走,決心同全校師生共患難”。他積極投入護校運動,鼓勵一些學生參加支援解放戰爭的活動,還親自赴西安營救被捕的愛國學生。他的獨生女兒俞建,在他的薰陶教育下,於抗日戰爭後期,放棄學業從北平奔赴解放區,投身革命運動,成為一名革命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虞宏正繼續在西北農學院任教。曾多次負責組建新的化學研究機構和制定科學發展規劃。

1954年,虞宏正擔任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長兼西北農學院土壤農化系主任、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籌備委員會委員和陝西分院副院長。

1955年,虞宏正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

1956年,虞宏正被選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黨委委員。在擔任行政、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他還參加了人民政權的建設和創建學術團體的社會活動。


1962年,陝西電影公司為虞宏正拍攝了《辛勤教學40年》新聞紀錄影片。

1966年11月11日,虞宏正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69歲。

虞宏正到了生命垂危之際,仍然心繫祖國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忘將自己收藏的近千冊國內外珍貴的圖書資料捐贈給國家。作為中國教育和科技事業的先驅者,虞宏正嚴謹治學,忘我工作,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大西北的農業科學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