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説諸葛亮對關羽有些怨氣,這是很正常的,但若説諸葛亮僅因這點嫌隙,便坐視關羽敗亡、見死不救,甚至於借刀殺人,借東吳之手幹掉關羽,那就扯得有點離譜了。
關羽其人,勇武難當,意氣逼人,《三國志》載其曾刮骨療毒,令人敬畏;關羽被曹操生擒時,也是有條件的投降,曹操百般挽留,那也是乾淨利落地回絕,“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傲氣是有的,他甚至有些俯瞰天下英雄的意味。《資治通鑑》載,“備還治成都,以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餘皆進位有差。遣益州前部司馬犍為費詩即授關羽印授,羽聞黃忠位與己並,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詩謂羽曰:“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羽大感悟,遽即受拜。”再加上關羽是劉備最是核心的班底,老資格,對後來的諸葛亮等人自然有些高人一等的態度,也就難免心生嫌隙。“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羣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悦,以示賓客。”
關羽的確有着自傲自負的缺點,也的確得罪過諸葛亮,但這並不能成為諸葛亮見死不救的證據。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資治通鑑》載,“孫權攻合肥。時諸州兵戍淮南。揚州刺史温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然不足憂。今水潦方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猾,正恐徵南有變耳。’已而關羽果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羽自率眾攻曹仁於樊。”正是這一年八月,關羽便完成了他威震華夏的一戰,《三國志·曹仁傳》載,“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一舉重創曹魏,甚至駭得曹魏欲行遷都之舉。
惜乎情勢急轉直下,孫吳聯曹,於十一月以猛烈的態勢實施了“白衣渡江”的作戰計劃,切斷了關羽的後路,敗走麥城,同年十二月,關羽及其子關平落入馬忠手裏,丟了性命。此時距離關羽踏上人生巔峯不到兩個月時間,誰曉得他這麼快就落敗?
首先,關羽是在被對手奇襲之下落敗,在那個聯繫割斷的時間,甚至來不及救援,其次,劉備集團在此次戰役中損失了荊州三郡,實力大削——就算諸葛亮真的有意對付關羽,又如何會不計較這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