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誕生於深圳蛇口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集集團”)也步入了“不惑”之年。在這家企業的員工裏,有一位已經幹了38年。
這位員工就是中集集團CEO兼總裁麥伯良。他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1982年大學畢業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深圳成為自己人生的第一站,順利進入位於蛇口的中集集團併成為了集裝箱工程師。
10年後,33歲的麥伯良成為了中集集團的總經理。掌舵集團的這些年,他改變了世界集裝箱製造的競爭格局,帶領中集集團在世界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領域乘風破浪。如今,中集集團已經成長為世界性企業,把24個產品品類做到了世界第一。
38年來,麥伯良已從一個青澀的大學生成長為運籌帷幄的企業家,他從未離開,也從未想過離開。他的夢想一如當初,堅定而執着——中集集團“世界冠軍”的路要堅定地走下去,未來要把“世界冠軍”的產品做到40個。
最早的集裝箱工程師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第一年,麥伯良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3年後,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
1982年大學畢業後,麥伯良主動爭取到深圳。“我天生是一個喜歡新東西的人,我覺得深圳是特區,哪怕當時是一個小漁村,但將來肯定會有大片的天地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對於剛剛畢業的年輕人,深圳就是實現價值、揮灑青春和熱血的地方。”
同年2月,麥伯良抵達深圳蛇口後,被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中集集團的前身)總經理莫斯卡邀請加入。麥伯良一口答應,並開始學習集裝箱製造,成了中國最早的集裝箱工程師。
工作半年後,中集集裝箱投產。有一天,全公司最寶貴的一台從德國進口的二手機牀出故障了,這直接影響到集裝箱的生產。當時,公司打電話請提供設備的德國人來修,負責的德國人正好在休假,説至少要一個星期以後才能派人來,而且至少10天才能修好。總經理還找來了工廠的工程師,但是他們都無能為力。有一個工程師提議:“小麥是學自動化的,他可能搞得定。”
麥伯良的專業是集裝箱設計,他對設備本身並不懂。天生不服輸的他還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攬下了這個差事,沒有機器的圖紙,他就把機牀的零件一個一個拆下來,先試着搞清楚機器的原理。
經過三天三夜的嘗試,他判斷可能是其中一個閥壞了,於是去倉庫找到了這個閥。就這樣,他修好了機牀。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經歷,讓他贏得了全公司的尊重和信任。
主動降薪為夢想留下
1986年,中集全面虧損,公司決定停產,工廠需要把330人裁員到59人。這留下的59人最終讓中集起死回生。在這個過程中,麥伯良做出了巨大貢獻。1987年7月,他被任命為副總經理。
1992年,擔任中集代總經理的麥伯良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留在中集,月薪500元;跳槽香港,月薪10000元。當時去香港工作是年輕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麥伯良堅定地選擇了留下:“我選擇主動降薪95%留在中集。留下是為了一個夢想,把中集集裝箱佈局成為世界第一的夢想,我要為這個夢想留下。”就這樣,麥伯良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職業經理人。
付出終有回報。1996年,也就是他成為總經理的第4年,中集集團的集裝箱在數量上就做到了世界第一,而且這個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今天。
之所以能夠24年穩居世界第一,中集集團靠的是過硬的質量。2000年,麥伯良赴日時發現,當時與中集集團合作的日本鐵路貨運,對日本韓國中國同時生產的產品,採取了三種不同的檢驗標準——日本免檢、韓國抽檢,中集的產品則是逐個檢驗。此前,該日本公司長期跟韓國和日本供應商合作,對中集存在偏見。
麥伯良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建議,請日本的檢驗專家把中日韓三家生產的集裝箱出產地蒙起來,搞一個評比。日本人接受了這個建議,並且安排了二十多個專家去做測評。最終,三家得分是87分86分64分。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中集產品86分,與日本一分之差,遠超韓國產品。
規劃更多“世界第一”
隨着實力不斷增強,中集集團佔有了世界集裝箱50%的份額。麥伯良意識到,集裝箱產業的發展是有天花板的,中集集團要想繼續壯大,必須尋求新的增長點。
1999年,麥伯良到澳大利亞探親,有一天忽然看到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廂式拖掛車,外觀看上去很像集裝箱,漂亮又美觀。他生出想要把這種車輛引入國內的想法。於是,中集車輛有了雛形。
説幹就幹,通過艱苦地研發、併購、開拓市場,中集半掛車成功面世。現在,中集車輛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半掛車企業,2019年其半掛車銷量達11.8萬輛,連續七年穩居全球銷量第一。
2002年,麥伯良參加央視《對話》欄目時,曾作出了一個承諾,“給我15年,我會還你一個世界級企業。”他做到了。
對話
特區的精神是實幹創新
南方日報:您如何看待中集與深圳的關係?
麥伯良:40年來,深圳從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市,靠的是改革開放、實幹創新,中集也是如此,中集傳承了特區的精神。中集是深圳的中集,也是深圳的一張名片。
南方日報:您對現在的創業者和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麥伯良: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真誠做人、用心做事,這是我常跟年輕人説的16個字。志存高遠就要有夢想;腳踏實地,就是要務實、要實幹;真誠做人就是對待所有人都是一個真誠的心。
南方日報:今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您有什麼感受?
麥伯良:我認為危機正常、困難正常、挑戰正常。我把挑戰和困難都當樂趣看,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要與人為善,帶着團隊一起經歷風雨、一起戰勝、一起克服、一起分享、一起慶祝。
南方日報記者 王春豔 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