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人留學以攻克名校申請為起點,研發出一系列產品來幫助學生在留學這件事上充分發揮潛力、實現個人目標。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再來人留學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浙江大學的Z同學,UIUC全獎碩士回顧:大一就下定決心,對比過十幾家中介,勸你一定要早規劃啊!
Z同學
浙江大學 計算機科學
GPA:3.80
TOEFL:105
GRE:320
offer
卡耐基梅隆大學
數據科學碩士(MCDS)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計算機科學碩士(MS in CS) 全獎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計算機科學博士(PhD in CS) 全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電氣計算機工程碩士(MS in ECE)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信息科學碩士 (MS in Information)
達特茅斯學院 計算機科學碩士
(MS in CS)75%獎學金
大體時間規劃
從大一時不時地在校內論壇查找出國有關信息開始,我就在心裏埋下了出國留學的種子,從一開始就做好了規劃,有意識地去尋找交流的機會,很早就開始準備託福等。
對於我們同屆的同學來説,一個標準的操作就是:大一大二好好學習,如果有暑期學校也可以爭取下,沒有也沒什麼關係,只是一次開眼界的機會,對於最終的結果幫助有限;
大二同時加入實驗室打雜,保持跟老師良好的關係;
大三開始廣泛尋找暑期科研的機會,通過實驗室導師或者自己聯繫相似方向的導師,廣泛套磁;
大三暑假和大四上學期出去科研實習,然後在同時從大四上學期9月至12月完成文書和網申。
至於託福和GRE,最好在大二大三結束前完成,儘量不要拖至申請期間。
我的申請一步一步都還算穩紮穩打,雖然沒有什麼特別驚喜的結果,但是也在接受範圍內,最終決定去的項目也是很少錄取陸本且錄取率低至4%左右的研究型碩士項目,算是比較滿意的去處。
作為一個從大一就決定出國的人,我一直都認為申請應該以自己為主,但是中介仍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申請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掌控,但是畢竟自己是第一次申請,如果沒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前輩帶領,心裏終究難安。
因此我一直在密切關注各類中介,微信聯繫人列表里加了十幾家中介的微信,都一一比對。
最終還是決定選擇再來人留學,主要是因為他們家採取的還是以學生自己操作為主,他們諮詢提供意見為輔,因此再來人留學非常符合我自己的想法,也是我認為最健康最值得推薦的一種申請的模式。
GPA和英語標化成績
我以前總是忽略了GPA的重要性,只把他當做GPA,託福,GRE這三個重要指標的三分之一,但是後來才發現GPA真的比英語成績重要多了。
因此建議還是不要為了實習/科研/刷英語高分捨本逐末棄了GPA,比較危險。
T/G的時間線:託福GRE請務必務必務必在大三結束之前搞定,不然真的很被動。
這一條是針對總體背景不錯的同學,身邊有太多的同學科研實習非常強,被英語拖累一直考到12月1月。
從大三結束的那個暑假開始,重心就應該完全是暑研和實習了,真的請用力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把GRE搞定了,託福我反倒覺得沒有那麼那麼急,在出國暑研已經是標配的今天,三個月好好跟組裏的教授學長學姐溝通你的口語會加分不少。
10月11月在國外或者剛回國輕輕鬆鬆去考一次託福也很ok。
暑研/實習
關於暑研,著名的那些暑研項目就不用説了。我個人還是十分推薦自己聯繫老師,這比走學校項目其實更好。
我的暑研老闆就表達了對學校項目的不滿,學生要付錢還要參加一些無謂的活動,時間還很短,還不如好好聯繫一位老師然後做個半年。
最近很流行做兩段海外科研or實習,我的個人觀點是:兩段不同的科研如果課題非常有關聯,老師之間互相有connection,那兩段科研確實很有優勢,拿兩封海外推薦信就很穩;
但是如果是兩段風馬牛不相及的科研/實習,僅僅是因為學校是top校就放棄自己經歷的連續性,去強行做,那還不如在一個老師那裏好好幹半年以上,達到最好的推薦信效果。
我自己是在大三上學期就跟海外一個實驗室遠程合作一個簡單的項目,給他們打打雜,之後順勢提出過去實習三個月。
暑研也是通過浙大實驗室裏的老師直接推薦過去,方向是VIS/HCI,自己比較菜沒有在暑研當場出paper,因此推薦信力度也有點折扣。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一定會認真挑選一個老師然後從頭跟到底。
暑研套磁
關於怎麼套磁暑研,可能還是得一開始在學校就有一些research experience,才好寫信。
我身邊所有有過research經歷的都套到了不錯的暑研,也有跟我一樣通過老師/學長直接內推去暑研的。
要做好海套的準備,那段時間壓力一定很大,但是是essential step。
一個trick是可以去搜索學校名 new faculty,有很多時候會有驚喜的發現。
我就發現了好幾個方向match,剛拿到教職正在eagerly looking for intern/ms/phd students的老師,這類成功率相當高。
申請季套磁
在申請截止前我把POI基本都認真套了一遍,回覆率:套磁34個,回覆18個,其中明確沒有funding2個,9個給了面談/Skype機會,其中只約了六次閒聊/面試。
從這些套磁過程中,我想説的是:做一段科研然後拿到return offer仍然是非常高性價比的行為,在之前聽説的案例中有老師面試的時候問學生拿到的offer情況,在得知學生被自己科研實習過的地方錄取之後,對該學生的印象就提升不少。
拿到return offer説明你很不錯,其他老師也會相應地想要你。
所以暑研最好選擇很有希望拿到return offer的地方。
這裏的很有希望,指的是組裏沒有太多大神intern,且老師下一年有招生計劃,funding充足。
在一堆大神中要有脱穎而出的推薦信確實蠻難的。所以其實我並不提倡去四大或者大牛組做暑研,找一個AP,rising star之類的可能也很棒。
當然自己本身很強的請直接忽略這條,暑研能申多牛就申多牛。
套磁信如何寫?
套磁信的寫作內容不要太長,前期我的套磁信動輒四五百字,恨不得掏心掏肺講一遍研究興趣和跟組裏的match程度,回覆率並不高,後來學會了寫簡潔一點的信。
標題就是A Prospective Student Interested in Your Group. 然後開頭就簡單自我介紹 looking for PhD positions的意願,第二段Please allow me to introduce myself. 講一下跟這個老師最match的研究經歷,第三段簡單地寫一下跟他們match之處,最後附上個人網站(建議搞一個,只要是電子版CV就行,面對一個附件和一個鏈接,老師真的更傾向於點進鏈接)。
申請前的套磁也就是那樣,千萬不要報什麼希望,聯想一下你大一的時候學長學姐刷樓求着你報他們學生會社團,然後你報名了之後瞬間變高冷,還給你壓力面,還發拒信,跟申請真是如出一轍。
申請前都是Your research background is quite strong, I encourage you to apply,然後也有簡單介紹和同意Skype的,申請後瞬間拒之千里之外。
所以請只把套磁當做保持聯繫的手段,之後有paper中了,有什麼科研進展,可以跟教授繼續更新一下,也許對方就感興趣了。
關於文書
在其他分數都可以量化,甚至論文的數目和質量,實習的數目和質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進行量化的情況下,文書這種玄學的東西就成了很大的變數。
沒有人知道哪個committee更看重的點是什麼,有可能你寫的這個“獨到的”很奇怪的點剛好打動了這家committee,那就穩了。
對於PhD申請來説,文書的重點是如何將你和其他999個優秀的人區分開來。
其實有點像是寫thesis,找到一個主旋律把自己的所有經歷(實習、科研)串起來,講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是最重要的。所以申請結果並不是嚴格的線性分佈。
這個還是建議儘量多找人看看。其實帶我的PhD學長告訴我那樣有一點花哨的文書對於PhD申請並不是很有用,對於ms倒比較好。
但是當時沒有聽進去就這麼用了,現在也是蠻後悔的。應該要ms和PhD文書分開寫成兩版的。
不過帶我的學術導師都很盡責地跟我過了一遍又一遍,從整體結構,到每一個句子和單詞的使用,在這裏還是很感謝。
申請不是一件可以短期突擊的事情,在這裏還是建議大家儘早規劃,儘早準備,最後祝大家都能去自己的dream school,做自己的dream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