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扶不起是因為他那句:“此間樂,不思蜀。” 翼獅兄僅能看到表面現象,不錯, 劉禪在生死大權把握在司馬氏手上明哲保身,手下郤正卻勸他向司馬公講思蜀,或許還有機會回蜀地,然司馬公第二次問劉禪,“安樂公可思蜀否?”劉禪按卻正所講回答説:“先人墳墓,遠在蜀地,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晉公必放陛下歸蜀矣。”昭曰:“何乃似郤正語耶?”後主開目驚視曰:“誠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後主誠實,並不疑慮。後人有詩嘆曰:“追歡作樂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
我們來分析一下,諸葛亮去世後,後主與姜維的關係,可以探討一下,劉禪回答司馬公時複雜的原因。
首先要先説明一點,劉禪並非白痴,劉備以老謀深算著稱,他的兒子劉禪雖然沒得到鍛鍊,但他一樣頗有政治手腕,用個三國時期比較熟悉的人來形容,就是陶謙,政治上無所作為,但會耍手腕。諸葛亮一死,劉禪馬上把政、軍大權分開,分別由蔣琬、費文偉掌握,這一點和劉備死時,讓諸葛亮、李平分掌政、軍大權有驚人的相似;他的軍政分化是好的,但無論他怎麼分,大權還是落在荊州集團中,當時蔣、費是諸葛亮指定的兩個繼承人,當然要由他們掌握,這個集團的勢力是很強大的,就連集團內部的楊儀要把權,一樣被收斬。
姜維雖然不是荊州人,但諸葛亮等人為了培養他,他也為了得到權力,已經荊州化了,也是荊州集團中人。在蔣、費死後,姜維作為統治集團的首腦人物,理所當然的成為蜀漢的權力決策人物。
但劉禪並不甘心於做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他還想奪回權力,在諸葛、蔣、費年代,他的實力、經驗等還是很有限;到了姜維掌政,鑑於姜並非荊州人而成為荊州集團的首腦,他就開始了和姜維的較量。這場較量,主要表現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劉禪為了奪回權力而任用宦官黃皓,以黃皓來牽制、打擊姜維;另一個地方就是姜維為了保軍權而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所謂的北伐。
其實劉禪利用黃皓實在是逼於無奈,整個朝廷的人,幾乎都是荊州派的,沒一個他可以信任,他只能授予身邊的宦官權力,這點和東漢末年,年輕的皇帝利用宦官來奪回外戚手中的權力是一致的。黃皓的進逼,其實這不過都是在劉禪的授意;因此在姜維要求殺黃皓的時候,劉禪是不同意的。
面對劉禪的步步進逼,姜維要保住手中的權力(最主要的就是軍權),只要不停的對外擴張,一方面轉移視線,一方面製造理由來保持自己對軍隊的統治。所以對姜維來説,他並不在乎北伐時候成功,只要不大敗,能保住自己的權力就ok(餘以為,諸葛亮北伐也是為了奪軍權並鞏固之),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姜維老打仗。但姜維屢戰屢敗,沒什麼成果,劉禪要收回他的軍權,姜維只要藉口屯田,跑到遢中(是不是這個地方?咱不想找)去了。
可見劉禪和他老子一樣,其實是個好玩權術的人, 劉禪還有一點不為人知的是,他為了牽制姜維,避免大權旁落,經常偷偷摸摸在大臣家裏留種,種種為人所不恥的行為,姜維也知道,只是認為黃浩的唆使,也從來不問,姜只有不斷的北伐,才不會大權旁落而遭殺身之禍,後蜀幾乎是在劉禪不斷的去削弱姜維,暗中安排勢力去打擊姜維中度過,比如暗中和大臣交換妻妾淫樂,實際上是在下層官員中伏下劉氏勢力。
所以可見,劉禪並不傻,頗帶其老子大耳賊的風範,所以當時郤正想促使劉禪回蜀地,只怕是自己家也有劉禪留下的種,倘是這樣,這樣一來只要劉禪回蜀地,説不定有一些有人要打着劉禪的旗號復國也未必,因為劉禪手下的人也不苯,比如郤正,司馬公其實也是因為此而發現了一個更被自己忽視的問題,一旦 劉禪回蜀地,説不定有一些有人要打着劉禪的旗號復國,因此劉禪後來永困北方,而郤正被司馬公滅門,姑且不論郤正家有沒劉禪苗裔,或者司馬公還沒看出劉禪在大臣家裏留種的事,反正會給有野心的人起事的機會。
劉禪也只能明哲保身,而出賣了郤正。
由此也可看出諸葛亮的悲,因為大耳賊也是不信任他的,處處牽制他,要不然,憑諸葛亮的智力,是不會安排關羽去守荊州的,最合適的人是趙雲,但是大耳賊要牽制諸葛亮,所以三分兵力,也致使後來關羽失荊州的大錯,隆中對已經失敗了一大半,天意乎?諸葛亮實失敗在劉備對他的牽制,更不談姜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