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前本有求和機會,為什麼崇禎寧死不求和
今天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為什麼崇禎寧死不求和?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崇禎六年,農民軍大批度過黃河,進入到了河南地區。
到了崇禎七年正月,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主持圍剿河南、陝西等處農民軍。崇禎九年秋,張獻忠、羅汝才部進入四川,攻克大批州、縣。崇禎十一年,張獻忠部接受明軍招降,李自成部遭明軍圍剿,損失慘重,僅餘十八人,農民軍勢力一時低沉。同年,清軍犯境。
三年後,崇禎十四年,在農民起義和滿清八旗軍的兩相夾擊下,本就千瘡百孔的明王朝已是搖搖欲墜。連年征戰耗資巨大,崇禎皇帝見國家的財政入不敷出,於是,接連催促遼東的洪承疇,讓他主動出擊。當時,洪承疇率領着十幾萬明軍駐紮在松山一帶,同清軍的統帥皇太極已經對峙很久了。
洪承疇深知手下這十幾萬人是明朝僅有的大軍,不敢有絲毫的冒進。但是,大軍駐紮一天就要耗費一天的糧草,他能等,可崇禎皇帝實在是等不了了。接到聖旨後,洪承疇只好整頓軍馬,同皇太極決一死戰。當年的八月二十日,洪承疇向部下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十幾萬明軍頓時衝向了清軍。
洪承疇雖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他作戰勇敢,治兵有方。此時,雖是倉促出戰,但明軍的陣勢不僅一點也沒有亂,反而隱隱有壓制清軍的跡象。可惜的是,洪承疇接到崇禎帝的命令後急於獲得勝利,將全部的精鋭都放在了前鋒部隊裏面,後方糧草的護衞就顯得有些薄弱了。
經驗老道的皇太極敏鋭地察覺出了明軍的這一弱點,於是,不打算和洪承疇在正面硬碰硬,而是派阿濟格率軍奪取明軍後方的糧草。在阿濟格的衝擊下,明軍位於筆架山的大量存糧全部被奪,後路也被阿濟格率領的清軍切斷了。沒了糧草,洪承疇一下子陷入了被動。
之後,他設法進行突圍,但都被皇太極堵了回去。彈盡糧絕之時,明軍內部叛亂四起,身為主將的他也投降了清朝。消息傳到京城後,崇禎皇帝迅速召來了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陳新甲、大學士謝升等人。但是,人都到齊了之後,他又不發一言,只是將目光投向身邊的大臣。
看到皇帝不説話,兵部尚書陳新甲鼓起勇氣,提出了向皇太極議和的想法。其實,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崇禎皇帝早就明白,收復遼東已經不可能了。而且,如果再和皇太極這麼耗下去的話,就沒有精力去管李自成了。此等危急時刻,只有設法拖延時間,將全部力量都用在一頭上。之前已經對李自成、張獻忠百般招撫,可是,李自成堅持不降,張獻忠是降了又叛。
如此一來,只好向皇太極議和了。
但是,崇禎皇帝聽了陳新甲的提議後仍然沉默不語。在他看來,南宋的議和之舉已經被後人批評了幾百年,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得個軟弱無能的壞名聲。議和是肯定要議和的,但這種事不能牽扯到自己。一旁的內閣首輔周延儒是一個官場的老油條,他心中明白皇帝的顧慮,但他裝出一副迷惑不解的樣子,就是不搭陳新甲的話。許久之後,謝升實在是熬不住了。
他對崇禎皇帝説道:“如果陛下同意議和的話,臣感覺這樣做是可以的。”崇禎皇帝見謝升把難題推給了自己,只好回應道:“你們覺得可以議和的話就議和吧,朕賜予你們便宜行事的權力。”雖然,崇禎帝同意了陳新甲的議和提議,但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考慮,他多次告誡陳新甲,萬萬不可將此事泄露。陳新甲知道朝中大臣一直視滿清為粗鄙不堪的夷狄,於是,小心翼翼地開始了與皇太極的接觸。
皇太極見明朝有心議和,心中也很是高興。他雖然佔據了上風,但對大明王朝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中原國家還是很尊重的。他向陳新甲提的條件就是:“要求明王朝承認清王朝的存在,只要崇禎帝同意,那麼,自己就可以不再侵略明朝的邊疆。”平心而論,皇太極的這一要求並不過分。松山之戰以後,明王朝的遼東地區只剩一個山海關了。皇太極如果繼續進攻,那麼,明朝方面只能傾全國之力進行防守。
所以説,如果,崇禎帝答應了皇太極的請求,用名義上的尊重來換取邊關的安寧,對於明王朝來説是非常有利的。這樣一來,崇禎帝就可以將全國的力量集中起來對抗李自成、張獻忠了。等到把農民軍消滅之後,再轉過頭來對付皇太極,這樣做才有可能重振大明王朝的國威。陳新甲接到皇太極的回信後不敢表態,急得是團團轉。他雖然是兵部尚書,但兩國議和關係重大,根本不是他一人能夠決定的。
前幾天,羣臣知道謝升支持議和後,不斷地上書指責謝升,説:“這完全是賣主求榮的舉動。”崇禎皇帝為了自證清白,只好革去謝升的官職。看到皇帝如此的態度,陳新甲也犯起了難,到底是報不報告給皇帝呢?反覆地權衡利弊,陳新甲還是下不了決心。就這樣想着想着他就睡了,並沒有把這份絕密的回信藏起來。誰知道,陳新甲的這一疏忽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
由於,陳新甲一直都遮掩着議和的事情,他的僕人們對此一無所知。看到案板上放着的回信,僕人們像往常一樣交給了政府部門傳抄。很快,皇太極的回信便大白於天下了。
朝中的大臣本來就對議和一事頗多微詞,只是在崇禎皇帝罷免謝升後才有所收斂。而且,由於拿不到證據,他們也不敢太過放肆。這下見了白紙黑字的回信,他們理直氣壯地集結起來面見崇禎皇帝,想要問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崇禎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明君形象,直接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陳新甲頭上,然後,將陳新甲斬首示眾,以平眾怒。就這樣,替罪羊陳新甲稀裏糊塗地被殺了。
陳新甲死後,大臣沈迅在崇禎帝面前不停地説陳新甲的壞話,崇禎帝不由得心生厭惡。他冷着臉對沈迅説道:“你説陳新甲不行,朕要讓你當兵部尚書的話,恐怕你做的還不如他吧。”可能,崇禎皇帝處死陳新甲後,也感到有些慚愧吧。陳新甲前例在先,明朝再無人敢出面同皇太極議和了。而崇禎皇帝也只能打腫臉充胖子,繼續指揮着兩線作戰。內憂外患之下,他只能坐視明朝的覆滅。
崇禎帝想得到一個好名聲,但是,卻眼巴巴地看着祖宗江山亡於李自成之手,真是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