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作為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裏的一出經典軍事妙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全過程,幾百年來惹來多少叫好聲。而放在真實歷史上,雖然諸葛亮沒“找曹丞相借箭”,但“草船借箭”也確有“真實素材”:《魏略》記載,三國年間,曹操孫權在濡須口(今安徽無為)廝殺,“東吳大帝”孫權親自乘大船來探看曹軍水寨,接着就被曹操一頓亂箭招呼,以至於孫權“座駕”上插滿了箭,差點就沉水裏,緊跑慢跑才脱身,“白撿”一船箭回來……
此情此景,也令多少票友們紛紛替曹操嘆氣:這“曹丞相”怎麼就這麼不會算賬呢?你衝他射幾根火箭,不就把他“烤”在江上了嗎?何至於“白送”人家一船箭。但要叫“當事人”曹操自己説,那更是一肚子苦水:你以為三國年間,“火箭”有這麼好打?
這事兒,首先就得説説三國戰場上的“放箭”:三國時代,中國的弓弩與冶鐵技術大幅提高,出現了拉力120斤的單兵強弓與射程更遠的重型弩,箭支也全成了鋼簇,破甲能力極強。看過《魏略》就明白,倘若在水面上對着一艘戰船亂箭齊發,殺傷力通常十分強大。哪怕是孫權的“專屬座駕”,也是驚險死裏逃生。像《三國演義》裏諸葛亮那樣優哉遊哉的“草船借箭”?那也只是小説裏才有。
所以,曹操“送箭”這事兒,放在三國時代的水戰裏,那都是常規操作,而且打起來真要命,通常不“白送”。
那為什麼曹操不放火箭呢?因為比起“説打就打”的普通箭簇來,“火箭”在那時,就太費事兒了。三國時代也確實有“火箭”,通常是把泡過“火油”的艾草布帛系箭頭上,點燃後用弓弩發射出去。公元228年的蜀魏陳倉之戰上,魏將郝昭就發射“火箭”,燒掉了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攻城雲梯,叫諸葛亮嚐到了慘痛一敗。可放在西北陸戰上,這“火箭”好用,放在水氣重的江面上,當時的火箭卻容易熄。所以基本不用。
其實何止是三國時代?到了四百多年後的大唐年間,當時的“火箭”已經大大進化,箭簇上捆的不再是艾草布帛,卻是“小油葫蘆”。不但能用單兵弓弩發射,還可用重型巨弩打出,一旦命中船舶樓宇,往往就是“火發軍亂”“樓櫓盡焚”。“因烈風發火弩”也成了唐軍的出名打法,“水氣再重”也好使。唐王朝平定高句麗的戰爭,以及吊打日本的白江水戰,這“大唐火箭”都曾大顯神威,殺得日本殘兵們在朝鮮海灘上跪了一片。
但如此“強悍火箭”,成本也極高,單是這點火用的“小油葫蘆”,就特別金貴,隋唐年間的“火油”,要麼是昂貴的動物油脂,要麼是“稍便宜”一些的植物油。但哪怕“麻油”等植物油,隋唐年間時的產量依然有限。大規模的種植生產,至少要等到兩宋時。一支“火箭”的造價,自然也無比昂貴。所以這“發火弩”的給力一幕,哪怕放在“打富裕仗”的唐軍裏,也多是關鍵時刻的殺手鐧,輕易不會用。
也就是説,如果“穿越”到大唐年間,諸葛亮來一通“草船借箭”的操作。像這類“小仗”,對手也不會輕易“放火箭”。理論上説,諸葛亮都是安全的。
而火箭的大規模應用,除了有賴於宋朝年間起,植物油的大規模生產,更得益於火藥的異軍突起。北宋年間起,箭簇上包裹着火藥,點燃後用弓弩發射的“火藥箭”,迅速在戰場上躥紅。比如宋神宗年間用兵熙河,一次就調用了二十五萬支“火藥箭”。北宋末年金軍南下,打到白熱化的“汴京保衞戰”裏,雙方都動用了大量“火藥箭”,甚至金軍還築起高台,與宋軍敞開了對轟。這時的火箭,才漸漸成了常規殺器。
在以往火箭更容易“趴窩”,甚至曹操都捨不得用火箭的“水戰”領域,宋代時成為戰場新寵的“火藥箭”,更曾創造奇蹟:1161年10月27日,大英雄岳飛昔日的愛將李寶,率領3000人規模的南宋水師從臨安出發長途奔襲,向盤踞唐島海域(今山東省青島市唐島灣)的七萬金國海軍發起決死突擊。呼嘯冬風裏,宋軍以“火藥箭”發起攻擊,唐島海面上一片烈火熊熊。七萬金國水師,這支金國南侵的“家底”,就這麼活活燒光……
動輒幾十萬支火箭“對轟”,且冬天裏的唐島海面上,還能打出這樣的大場面,倘若諸葛亮來大宋“草船借箭”,別管天黑大霧,只要戰鼓一響,接下來的畫面也可以想……
而發展到明朝時,中國的“火箭”技術,也進入了井噴狀態。火箭不但成了常規裝備,且各種“新花樣”層出不窮。用弓弩發射“火藥箭”?這打法都落伍了。明朝的火箭,既有架設發射的“飛刀箭”“飛槍箭”“飛劍箭”,也有多火藥筒的“神火飛鴉”,5尺毛竹做箭筒,可離水面4尺飛行3裏,攜帶四支“飛火箭”的二級火箭“火龍出水”,更公認海戰神器。另外還有一次發射數十支火箭的“架火戰車”,變着花樣打。
這一系列明朝“火箭裝備”,哪怕在明朝中後期,面對裝備先進火器的日本倭寇與西方殖民者,也常常打出國威軍威。比如面對葡萄牙荷蘭艦隊時,明軍就常以快艇搭載火箭噴筒,漂亮焚燬敵方鉅艦。萬曆朝鮮戰爭時的平壤血戰裏,明軍就是以數十輛“架火戰車”發射密集火箭,將手握精良鳥銃的倭寇打得稀里嘩啦,殺出這場“戰勝之速委前史所未有”的大捷!
而在萬曆朝鮮戰爭的最後一仗:露梁海大戰,更是明朝火箭的巔峯傑作:面對困獸猶鬥的數萬日本艦隊,完成合圍的大明水師動用了二級火箭“火龍出水”,密集的火箭直撲日本艦隊,露梁海面上頓時“煙焰漲天,海水盡赤”,數萬兇殘倭寇在烈火中哀嚎,直至化為灰燼,“倭屍及敗船木板兵器蔽海而下,水為之不流”。除了幾十艘小船倉皇逃生外,數百艘日本戰艦沉入海底。16世紀日本“夢日而生”的侵略野心,就這樣被燒個精光。
而到了二百多年後鴉片戰爭的前夜,“火箭”的強大威力,也曾叫當時的清朝人寄予厚望:比如面對英國人越發迫近的戰爭腳步,“放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就認為,雖然大清水師打不過英國戰艦,可咱們可以“預備火船”“演放火箭”,就用“火箭”燒他嘛。而在清軍沿海軍營裏,“火箭”更是重要裝備。比如清軍的戰略要地吳淞營,就裝備了118個火箭噴筒,水師也組成突擊隊,靠近英軍就“施放火箭”。
甚至,在鴉片戰爭裏的廣州戰役前,主持戰事的“大清王爺”奕山,也從京城帶來大批能工巧匠,到了廣州就加班加點不惜血本,把明朝以來的各種強悍火箭造了個遍。然後緊急部署部隊,打算用火箭“火攻”英軍,來個出奇制勝。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鴉片戰爭裏,何止清軍有火箭?英軍也裝備了近代先進的“康格里夫火箭”,無論射程還是殺傷力都碾壓清軍。幾次交鋒下來,清軍的火箭“燒不着”英軍艦船,比如奕山精心策劃的突襲,打了半天才燒了英軍的幾個小舢板,可人家的“康格里夫火箭”一轟,奕山就嚇得倉皇逃竄,廣州城都幾乎淪陷,最後還靠花錢贖回來。
可即使這樣,也攔不住人家“奕山王爺”,在奏報裏敞開了吹,還是拿“火箭”做文章。一會説自己“拋擲火箭火器。焚燒三桅兵船一隻”。一會又説觀音菩薩顯靈,當場“展袖拂火”,讓英軍“火箭炮彈,無一延燒。”明明是打仗,硬是吹成玄幻小説。可就這種玄幻小説都不敢寫的劇情,當時大清的道光皇帝還真敢信,看了就給觀音廟題字,君臣好一頓慶賀,全不知前線正丟盔卸甲。鴉片戰爭為何打成這熊樣,看看“火箭”的事兒就明白。
科技進步的意義,落後捱打的教訓,“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這事兒,背後就是多麼警醒與領悟。
參考資料:王兆春《中國火器史》、李湖光《大明王朝的火器戰爭》、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曆代軍事裝備》、司今《中朝抗倭戰爭中的露梁海戰》、關河五十州《晚清帝國風雲》、杜車別《明冤》、劉鴻亮《鴉片戰爭前後清朝火箭技術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