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清乾隆五十七年,82歲的老人乾隆皇帝親自編纂了《御製十全記》。
在這部書中,乾隆皇帝回顧了自己文治武功的不凡一生,並將十大深刻影響清王朝歷史走向的戰事列為“十全武功”,而他本人也自稱“十全老人”。
然而,在“十全武功”裏頭,乾隆皇帝不無惋惜地感慨道:“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清緬戰爭究竟是個什麼戰事?居然這樣讓自命不凡的乾隆皇帝耿耿於懷?縱橫天下的滿洲八旗,為什麼會被緬甸軍隊打得滿地找牙?
今天曆史偵查處與大家共同探討下清緬戰爭的來龍去脈;縱橫天下的滿洲八旗,為什麼會被南部蠻邦打得落花流水?
清緬戰爭的背景
明朝末年,統治緬甸長達221年的東籲王朝覆滅,貢榜王朝崛起,兵力日漸強盛,緬族首領雍籍牙以貢榜為基地,一統緬甸各地。
此後,第三代緬王孟駁繼承先王遺志,克撣邦、亡老撾、取曼尼普爾,整個中南半島幾乎都納入了強大的貢榜王朝,
只有東邊的暹羅大成王朝與貢榜王朝並立中南半島。
然而,野心勃勃的緬王孟駁,並不滿足於中南半島上雙雄並峙的局面,於是在1767年,緬王孟駁傾全國之力向暹羅的大成王朝發起了猛攻,並於一年之後將大成王朝滅亡。
也幾乎就在貢榜王朝攻打暹羅的同時,緬王孟駁將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鄰居大清王朝,想來個猴子拍老虎屁股捋幾綹“虎毛”。
其實,也就在貢榜王朝以氣吞山河的威勢橫掃整個中南半島的時候,北方的大清帝國自1644年入關以來,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先後平大順、剿大西、滅南明、定三藩、收新疆、納蒙古。
到乾隆皇帝時代,大清王朝建立了一個西起巴爾喀什湖,東到太平洋,北至西伯利亞,南達南沙羣島,面積高達1316萬平方公里的超級龐大帝國。
而在開疆拓土、征伐四方的無數戰事中,滿洲八旗作為清王朝的起家班底立有不可磨滅的功勳。
滿洲八旗的創建還得歸功於清王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治下的臣民按黃、白、紅、藍四種顏色編成四旗,14年後,努爾哈赤為了提高效率,又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自此八旗制度正式確立。
其實,八旗制度只是滿洲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裏面既包括了軍隊,同時也包括了普通百姓。
在八旗這種組織形式下,努爾哈赤建軍的指導思想是“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打仗時按人頭編制衝鋒陷陣、立功受賞,和平時期,掄起鋤頭下地幹活,躍上馬背拾弓畋獵。
同時,以“牛錄”為基本編制的八旗,將血緣、家族和村寨雜糅在了一起,八旗內部以此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因此,滿洲八旗勁旅內部凝聚力之強,戰鬥力之捍,堪稱是17世紀世界第一強騎兵。
清緬戰爭的過程
1762年,緬甸木邦土司夥同貢榜王朝大軍2000餘人越境入侵中國孟定和耿馬兩內地土司的管轄區域,當時的清王朝忙於平定準噶爾之亂無暇南顧。
此後,收拾完準噶爾的乾隆皇帝騰出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了雲南邊境的清緬戰爭。
為此,乾隆皇帝在諭旨中説道:“此非犁穴誅渠,盡殲醜類,不足以申國威而彰天討,尤不可僅以受降蕆事,以永靖蠻服”。(《清史稿》)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説要一鼓作氣殺光緬人,從而讓南蠻懾服、恐懼,不敢再冒犯天威。
清緬戰爭共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雲貴總督劉藻指揮的自衞反擊戰。
1962年,緬甸貢榜王朝的軍隊進入雲南境內大肆劫掠一番後,劉藻派出軍隊前往剿敵,但由於緬人撤離迅速,清軍僅捕獲到了5名掉隊的敵匪。
然而,劉藻居然在上報的奏摺中寫道:“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乾隆皇帝閲畢很高興,於是升任劉藻為貴州巡撫,加太子太保。
當年10月份,緬人再次入侵雲南,劉藻派出3000人的清軍前往追剿,卻中了緬軍的埋伏致使600名八旗勁旅命喪疆場。乾隆皇帝震怒之下將劉藻革職查辦。
第一次清緬戰爭慘敗後,乾隆皇帝以楊應琚為雲貴總督,提兵兩萬對外號稱“發兵五十萬,大炮千樽”(《清史稿》)大舉進攻緬甸。
當時的清廷從上到下都認為緬甸不過乃撮爾小國何足懼哉!乾隆皇帝本人也認為貢榜王朝見到本朝的“天兵天將”,很快會嚇得尿褲子投降。
情況的發展似乎也如乾隆皇帝所料想的那樣,緬甸邊境的蠻暮、木邦、遮放等土司見到旌旗蔽日的清軍南下紛紛望風歸降,且此時的緬軍主力都在西線的暹羅主戰場,國內所能抽調的兵力捉襟見肘,戰爭形勢對清朝來説,可謂一片向好。
然而,當清軍攻佔蠻暮地區的重鎮新街後,緬王孟駁開始驚慌了起來,因為新街扼水陸之要衝,順流而下,四五日就可到抵達緬都阿瓦。
緬王孟駁於是組織了一支一萬餘人的隊伍,沿伊洛瓦底江溯流而上繞道八旗軍背後攻入中國境內南北夾擊大破清軍於鐵壁關,清軍死傷一千餘人。
此後,滿洲八旗2000多人與緬軍戰於雲南猛卯,清軍不敵死傷慘重,然而,身為雲貴總督的楊應琚卻數次謊報清軍大捷的軍情。
乾隆皇帝當然也不是傻子,在查看地圖後發現,戰場雙方焦灼的地方始終位於雲南境內,倘若大捷,為什麼不趁勢追擊攻入緬甸境內呢?
於是,乾隆皇帝密派心腹暗中調查得知是楊應琚謊報軍情,乾隆皇帝天威大怒,將謊報軍情的楊應琚等人全部處死。
由於緬軍採取繞道背後、斷敵退路和截斷糧道等運動戰法,清軍後勤補給被緬軍切斷,八旗大軍戰力崩潰,只得倉皇撤回內地。
乾隆皇帝見堂堂的天朝大軍被緬軍殺得人仰馬翻,心裏非常窩火,於是他再次任命自己的內侄富察·明瑞掛帥出征緬甸。
明瑞是富察·傅恆的侄子,孝賢皇后是其姑母,雖然明瑞是根正苗紅的“官二代”,但絕非紈絝子弟,此人野戰能力出眾,曾參與過剿滅準噶爾的多場戰役,屢立戰功。
乾隆皇帝和明瑞等人分析認為,前幾次戰事失利主要還是出在兵源素質上,只要以兩萬滿洲八旗精鋭出征,拿下小小緬甸不在話下。
朝中有大臣提出聯合暹羅共滅緬甸,乾隆皇帝一口否決説道:“我大清正當全盛之時,舉手抬足頃刻間即可讓撮爾蠻邦化為粉齏”。
也正是在清廷驕傲自大和對緬甸國內茫然無知的基礎上,八旗勁旅17000餘人在明瑞的統帥下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奔赴緬甸戰場的黃泉路。
戰爭初期滿洲八旗在明瑞的指揮下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緬甸要地新街附近,不過明瑞的副手北路軍統帥額爾景額患病身亡,乾隆皇帝令其弟額爾登額接任。
此後,明瑞再接再厲兵出木邦、克舊小、渡大疊江,經錫箔、大山等土司管轄地區,目標會合北路軍額爾登額部,以鉗形攻勢合圍緬甸首都阿瓦。
由於八旗勁旅深入緬甸境內後遭到水土不服,無數士兵因為瘴氣密佈,瘧疾肆虐大批量痛苦死去,軍隊非戰鬥減員極其嚴重。
且緬人憑藉着從葡萄牙進口的燧發槍等先進火器拼死抵抗,清軍死傷慘重。一連串的挫折使得額爾登額信念崩潰,於是不顧明瑞的命令私自撤回了國內。
面對北路大軍額爾登額的臨陣脱逃,久經沙場的明瑞不愧是一員虎將,他率軍繼續一路過關斬將沿途砍瓜切菜,徑直殺到了距離緬甸軍事要地阿瓦70裏的地方。
震恐不已的緬王孟駁於是徵調了12000人的軍隊在蠻結穩紮營寨來抵禦滿洲八旗的瘋狂進攻,並用西洋進口的燧發槍從柵欄後面射殺清軍。
清軍屍橫遍野,最終在明瑞一馬當先的指揮下,八旗勁旅還是攻克了蠻結,清軍殲敵2000,俘虜34人,取得了蠻結之戰的勝利。乾隆皇帝聞訊大喜,加封明瑞為一等公。
八旗勁旅雖然取得了蠻結之戰的勝利,但自身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人員傷亡代價,驕傲輕敵的明瑞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依然率兵繼續向緬甸都城阿瓦進發。
而緬軍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不與八旗勁旅展開野戰,只是以小股遊擊部隊不斷襲擾清軍,緬軍統帥瑪哈看準時機,繞道八旗勁旅後身,採取了南北合圍的方式將八旗勁旅圍困在了眉苗地區。
此時的清軍陷入了南北夾擊兩面合圍的死地,緬軍向八旗勁旅很快發起了總攻,經過三天三夜的鏖戰,清軍崩潰血流成河,三萬清軍全部戰死沙場,明瑞絕望中自縊而亡,緬軍取得了對敵勝利。
明瑞戰死後,屍體被運回了國內,乾隆皇帝撫棺慟哭,並憤恨地將額爾登額凌遲處死。
清軍第三次征伐緬甸的戰役以慘敗而宣佈告終,但乾隆皇帝由此愈發痛恨敢於挑戰天朝權威的撮爾蠻邦緬甸,必雪喪師辱國之恥的熊熊烈火,讓乾隆皇帝再度作出了第四次征討緬甸的決定。
於是在乾隆皇帝總結了前幾次征討緬甸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後,以名將富察·傅恆為統帥,阿桂、阿里袞等人為副手,以兩萬多人的隊伍採取水陸並進的方式向緬甸發起了猛攻。
當年7月20日,清軍誓師遠征,傅恆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沿途2000多公里兵不刃血深入敵境。
而阿桂、阿里袞指揮的水師也自野牛壩出蠻暮,沿江擊沉了緬兵十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
此後,水陸兩軍會師於哈坎,八旗勁旅繼續進發與緬軍廝殺於老官屯,由於老官屯距離緬甸首都阿瓦近在咫尺,緬王孟駁震駭萬狀急急抽調軍隊前往增援。
緬甸援軍的到來迅速改變了戰場局面,緬軍很快擊敗了大清水師,八旗勁旅在傅恆的指揮下也艱難地攻克了老官屯。
此時,緬甸內部發生政變,暹羅也爆發了反攻緬甸的戰爭,清軍由於後勤補給出現了嚴重的困難,且水土不服死傷累累,清緬雙方都已經成為了強弩之末了。
雙方都無心再戰,戰爭局勢陷入了微妙的變化,在戰亦不能戰,打又不能打的情況下,雙方統帥最終通過談判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清緬戰爭失敗的原因
其實,第四次清緬戰爭雖然以雙方統帥的合約而草草收場,但實際上,這次和談事先並沒有獲得清廷和緬甸兩國領導人的同意。
但由於兩國都已經精疲力竭了,清緬雙方對此也予以了默認。事隔18年後,也就是乾隆五十三年,通過政變手段上台的孟雲遣使來朝,向清朝稱臣納貢,並表示“求大皇帝如天之量,恕緬國以前之罪,永得作外域之臣”。
緬甸的態度為什麼會發生180°的大轉彎?原來是因為此時的暹羅已經復國,緬甸在清緬戰爭中損耗太大,加之國內政變內耗,無力稱雄中南半島的貢榜王朝不得不遣使上表向清王朝稱臣,自此,緬甸成為中國化外藩屬之國。
然而,清緬戰爭,國力處於鼎盛時期的大清王朝,擁有着縱橫天下的八旗勁旅卻花費911萬兩白銀,耗費長達六年的時間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滅國之戰。
反而還以巨大的消耗成功拖垮了緬甸,促成了暹羅的復國,改變了中南半島的局勢,簡直可以説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麼,縱觀清緬之戰中滿洲八旗拙劣的表現,清軍為什麼打得如此不堪呢?
主要有五大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不熟悉敵情。《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開戰前,清廷乃至最高統治者乾隆皇帝都盲目的誤認為,緬甸只不過是撮爾小國,不足為慮。
其實,當時的緬甸已經被新崛起的貢榜王朝所取代,貢榜王朝的軍隊經年累月長期作戰,戰力強悍橫掃整個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幾乎2/3的土地都納入了貢榜王朝的範圍。
暹羅也在貢榜王朝的打擊之下成為了其附屬國,後來貢榜王朝在與清王朝交戰時,滅掉了暹羅,而清廷對這些情況茫然無知,甚至第三次清緬戰爭失利後,乾隆皇帝還想過聯合暹羅共同夾擊緬甸,直到最後方知暹羅已被貢榜王朝滅亡,由此來看,清王朝真是到了閉塞驚人的地步。
其次是後勤補給供應困難。古代冷兵器作戰通常都是五個役夫供應一個士兵,按當時出兵的規模計算,四萬士兵、十萬馬,單十個月就需糧42萬石,雲南全省倉糧也不過35萬石。
如果按當時滿兵一萬、漢兵三萬的出兵規模來算,戰馬、馭馬需十萬匹,短時間內要徵集到那麼多糧食和馬匹非常困難。
且緬甸地形崎嶇、氣候悶熱、蚊蟲鼠蟻、瘴氣肆虐,進一步加劇了後勤補給的難度。
第三是瘟疫頻發。清緬戰爭,清軍徵調的八旗勁旅基本都是來自於北方地區,比較適宜温差不大、涼爽舒適的亞熱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氣候類型下的作戰環境,而緬甸潮濕悶熱的熱帶季風氣候顯然讓北方的八旗勁旅非常不適應。
由於水土不服,醫療條件較差,清軍內部疾虐橫行、瘟疫頻發,無數清軍將領和士兵還沒來得及跟緬軍交戰就已經被疾病奪取了生命。
第四是主將輕敵冒進。在清緬戰爭的前後四個階段裏,無論是乾隆皇帝還是前方指揮戰鬥的清軍將領,都沒有把緬軍當回事。
也正是由於他們的事前高度輕敵,事中沒有做好斥候情報工作,故此,清軍在戰爭中多次被緬軍切斷後路,輸的一塌糊塗,若非緬軍善於大規模殲滅戰,縱橫天下的八旗勁旅恐怕全部得有去無回。
第五是裝備落後。清緬戰爭中,無論是清王朝還是緬甸的貢榜王朝,從整體上來看,基本都歸屬於冷兵器作戰的末期。
而從整個世界大局來分析,此時的西歐早已經過了文藝復興的洗禮,思想空前活躍,啓蒙運動如火如荼,資本的原始積累促使着西歐各國相繼進入了“大航海時代”。
西歐各項科學技術都突飛猛進,尤其是軍工科技更是將同時代的清王朝遠遠甩出了幾條街,燧發槍和火炮成為了西歐各國軍隊通用的標配,而清朝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清緬戰爭結束後,前線作戰的將領,在目睹了緬人的燧發槍和火炮給清軍造成的巨大傷害後,於是向乾隆皇帝提出學習西方、發展火器軍工,乾隆皇帝卻以“騎射乃滿洲之根本”而斷然否決。
也正是由於上述五項因素,清緬戰爭能使得後來貢榜王朝自願成為藩屬之國,而這一切並非出於清王朝的強大,而是清王朝巨大的體量拖垮了緬甸的貢榜王朝。
以征伐六年、耗銀百萬和累累白骨換來的朝貢體系,最終成為康乾盛世下最後的帝國餘暉。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聖武記》、《徵緬紀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