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並非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之爭,而是與李淵之爭
玄武門之變後2個月,李淵禪位,李世民繼位登基,很多人都認為是李世民與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之間的爭鬥,實際上是李世民還有和李淵之間的博弈。
在秦王府有兩個謀士,一個是房玄齡,一個是杜如晦,但是他們被一個人逼走了,此人正是大唐的唐高祖李淵。
當年李淵為了解決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的事,就想出一個辦法,讓李世民到洛陽發展。
那段時間,相對來説李世民比較劣勢,一是李世民沒了兵權,二是東宮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瘋狂收買李世民的人,還正大光明的調走秦王府的將軍。比如要調程咬金到外地任職,程咬金找理由拖延時間一直沒去,李建成也想收買尉遲恭,但是尉遲恭並不給太子面子。
秦王李世民的勢力不斷被削弱,李淵看到此情形,為了減少兄弟殘殺,就讓勢力薄弱的李世民到洛陽去發展,秦王府的人知道這個消息,高興的不得了,但是有一個人就不高興了,東宮太子李建成,如果李世民到了洛陽,給他去哪裏發展幾年,到時候不是更不好控制他,於是就想將李世民留在長安,才有機會解決他。
於是李建成就耍了心思,用了激將法跑去告訴李淵,説秦王府聽了你要讓他們去洛陽,高興的不得了,現在個個都在打包,看來他李世民早就不想呆在你身邊呀。
李淵聽了當然生氣了,自己是為了他好,忍住骨肉分離,他到還好,從來沒有想過父子之情,想想當年為了讓他李世民打天下,將精兵強將,智囊團都給他,沒想到這些人都是當年自己很看重的人,看來是這些人在中間挑撥離間讓兄弟之爭。
於是就下令,將秦王府的智囊團房玄齡杜如晦炒掉,立馬搬出秦王府,並禁止與秦王府私通。這兩位謀士從秦王府出來,眼看熱鬧的長安街,卻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於是二位到道觀做了道士。
李淵這麼一弄,李建成的目的就達到了,借李淵之手將李世民的智囊團轟走,這下就可以直接對付李世民了。
本來喜出望外的秦王府一下子又陷入慌亂,這次李淵有任性一回,收回讓李世民去洛陽的想法,還將李世民的智囊團趕走,這是對秦王府不好的信號。
於是長孫無忌連忙跑去找李世民商量,並勸解李世民該行動了,要立即出掉李元吉和李建成,否則後患無窮。
李世民便問,真的到了必須拔劍的時候了嗎?長孫無忌答道,你已經沒有退路了,李世民沉默一回,決定去請教兩位先生。
李世民從家出來找到第一位是李靖,李靖在隋唐末期也是風雲人物,當李世民來到李靖的家裏,説明來意之後,李靖便以這是你們皇室之事,我等外人不便插手。
遭到李靖的拒絕,於是他又想到第二位,長安城最聰明的徐世勣,但是同樣遭到徐世勣的拒絕。
李世民從徐世勣的家裏出來,走在長安街上,突然感覺站在好陌生的城市,問自己未來的大唐是自己的還是李建成的。回想起自己戰場上從未畏懼過,如今卻感覺危險的信號也來臨。
正在李世民憂心忡忡的時候,邊關被敵人入侵,有的史學推斷,説這次邊關遭入侵,是李世民引誘過來為自己奪回軍權的,從後面的發展來看,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當時李淵也從李世民手中收回軍權一年多。
也正是這次邊關入侵,將李世明推向邊緣化,敵寇入侵,在李建成的舉薦下,李淵任命李元吉為總指揮前去迎戰。
其實李元吉不光是個武將,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有一次李元吉在家裏,曾安排殺手刺殺到自己家來閒逛的李世民,不過最後被太子李建成阻攔。,從而可以看出李元吉的野心也不是隻想做大將軍。
那次李世民並不是一個人來,而是陪同李淵和李建成一起來的,想想一下,當着父親的面殺掉兄長,如何給李淵交代,會不會李元吉的殺手在亂刀之下,也將李淵殺掉,既然把父親李淵都殺了,兄長李世民都殺了,還留你一個太子李建成做什麼。
按照這樣的推演,最後的結果相信大家都能想到,李元吉要殺的不是李世民一人,而是一鍋端。想想都可怕。
本來李建成就想除掉李世民,為什麼這時候要阻攔李元吉殺李世民,就是李建成在齊王府有親信,李建成收到情報,李元吉説:先除秦王,再取東宮易如反掌,這也是李建成自保的一種方式。
在李元吉心裏,李世民是蟬,李建成是螳螂,然而自己才是真正的黃雀。
李元吉很快佈局他的未來,先是借用統率諸軍的機會,將李世民的大將尉遲恭和程咬金,秦叔寶調到自己軍中,以前是想拉都拉不過來,這次藉助自己是打仗總指揮的的機會,正大光明的調過來,這還不滿足,要檢閲秦王府的兵,將優秀的士兵挑選到自己軍營中。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大將紛紛被李元吉拉走,他也還是佈局自己的小九九,李世民也把眼光瞄向齊王府東宮,不過李世民的手法和李元吉和李建成不一樣,他們是專挑一線人物,李世民就盯上一些不起眼的人。
雖然這些平時看起不起眼的人,官職也不高,但是大小也都是官,必要的時候能起到至關作用。
在李世民的細心觀察之下,東宮的率更丞王晊被李世民拉入夥了,王晊雖然只有七品芝麻官,但是也有一定作用。
王晊打探到一個消息立即前來送給李世民,就是前面我們不是講李淵將李元吉封為總指揮,在李元吉出征之日,李建成會叫上李世民到西郊的昆明池設宴送行,藉此機會在宴席附近提前埋伏好殺手,只要李世民一到,當場將其殺死,寫個秦王突然疾病而死的報告給李淵,隨後李建成逼宮李淵禪位。再讓李元吉在昆明池將不肯歸順的尉遲恭處決。
想想這個計劃確實也周密,也狠毒,李世民雖然想到兄弟之間必有一站,但是沒想到太子動作如此之快。
曾經在戰場被敵人重重包圍的李世民都沒有畏懼過,此時他畏懼了,於是李世民將這個消息透露個幾個親信,讓大家一起想對策。
長孫無忌最先發言,現在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唯一的就是先下手,隨後尉遲恭也表態,支持長孫無忌的想法,總比要在這裏等死要強。
於是在尉遲恭和長孫無忌的提議下,全票通過先下手,可就在這時李世民卻猶豫了,他之所以猶豫是這次面對的不光是兄弟之爭,卻還有一個是父子之間的博弈。
很多人都覺得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兄弟之爭,其實大家忽視一個細節,就是後來李世民干預史書編纂的佳作,其目的就是為了掩蓋玄武門事件真正原因。
聊到李淵大家就有一個疑惑,李淵明知道李世民在建立大唐,功勞遠比李建成要高,而李世民的慾望也比較強烈,為何李淵不將太子之位重新考量李世民。
其實這個想法李淵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每次一想到這個問題,就想到前朝教訓,打消這個念頭。
隋煬帝楊堅,就是聽從皇后的建議,廢除太子立次子楊廣為太子,後來楊廣殺父奪權,最終十幾年就將隋朝送上滅亡之路。
於是李淵就決不允許李世民替代李淵的位置,讓大唐重演隋朝的路。
摸清了李淵的命脈之後,就知道李世民猶豫的原因不是兄弟之爭,而是父子之間博弈。
在歷朝歷代兄弟之間爭鬥是常有的事,在我國以孝為先的美德,但是要與父子之爭,這就有點讓後人笑話了。
於是在最後拍板的時候李世民猶豫起來,但是也不好將此事説給大臣們,大夥就只能靠揣摩主子的意思,這時候終於有人看懂李世民的顧慮,他就是長孫無忌。
雖然知道主子的意思,但是要勸解還是有點難度,本來讓兄弟之爭就不容易,現在可要對付的是他老子,於是長孫無忌就想到一個點子。
問秦王瞬是什麼樣的人?
李世民答道,作為兒子,因為他孝順,作為帝王,他很仁慈,他是一個聖人。
長孫無忌繼續問道:如果瞬在水井中沒有出來,他是不是孝?如果瞬在糧倉,沒及時下來是否還能為仁。
長孫無忌接着説,孔老夫子説:大杖避,小杖受,也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關係到要與父親決裂,李世民還是於心不忍,於是下令,找一個算命的來,看看上帝的意思。
算命先生在算命的時候,張公謹進來了,此人原先是王世充的部下,歸順大唐之後一直沒有那個部門願意接受,後來在徐世勣跟尉遲恭介紹,才來到秦王府謀了個事做。
對他來説秦王府的未來也就是他的未來,看到李世民還在想靠神靈指引,從半仙手中搶過龜甲一扔。都這個時候還靠占卦來問命運,要是占卦出來不吉利,是不是大家就在這裏等死。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問神不如問自己。
此時李世民像打通任務二脈一樣,叫長孫無忌去把房玄齡杜如晦叫回來。
長孫無忌一個人去又一個人回來,雖然沒有將二人帶回來,給李世民帶了句話回來,聖上有旨,禁止我哥倆二人事奉秦王,如果未經允許,私自溝通,腦袋就要搬家了。
李世民聽了,在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卻不來,既然我讓長孫無忌請你你不來,那我就不客氣了。
於是從腰上取下佩刀,遞給尉遲恭,你拿我的刀去,要是他們人再不來就把首級給取來,於是在長孫無忌的帶領下,殺氣騰騰尉遲恭來到房玄齡杜如晦跟前,兩位謀士相視一笑,説道第一次不去,第一是因為李淵確實有給二位下禁令,二是想看看李世民的決心,既然都讓尉遲恭帶刀來了,看來秦王的心意已決,現在也輪不到自己想去不去的事了。
在天黑的時候房玄齡、杜如晦跟着長孫無忌進了秦王府,這一天夜裏,李世民和他的智囊團們究竟都聊了什麼,除了在場的沒人知道。
經過一夜的策劃,在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長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政變,在政變過程中射死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2個月後李淵禪位,李世民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