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取錢都是整百的取 1元5元又是怎麼到我們手中的?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經典

  恰好從事相關行業。

  總體來説,所有的鈔票和硬幣都是中國人民銀行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投放市場的。


 

  鈔票從造幣廠生產出來以後運輸到全國各地的人民銀行。相信大家初中的時候政治課本里都講過,人民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各家銀行的現金庫是有核定的數額的(不是有多少都可以放在裏面),多餘的部分就要交回人民銀行,當然,央行付利息給他們。

  當銀行的現金庫存水平較低的時候,就會預約到人民銀行把自己存在這裏的錢提出來,這時,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的職能就體現出來了。為了平衡市場上大中小面額的貨幣以及輔幣,比如某家銀行來人民銀行提 1000 萬現金,那就搭配着來,給一些 100 的,一些 50 的,還有其他各種券別,這樣鈔票就進入了銀行的現金庫。

  平時我們取錢,為了攜帶方便,基本都選擇要大面額的貨幣。ATM 和 CRS 基本也只識別 100 元和 50 元人民幣。但是銀行會通過窗口把小面額貨幣兑換給有需求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超市、醫院、公交集團、農貿市場、大型連鎖便利店。

  之所以大家覺得銀行取出來的錢都是大面額,這和回籠週期有很大關係。通俗理解,回籠週期是指一張鈔票從人民銀行發行庫出庫到銀行業金融機構再次將鈔票交回人民銀行發行庫的週期。一般來説,紙幣的壽命週期是 9 個月。人民銀行也有相關規定,《不宜流通人民幣挑剔標準》,當大家把現金存入銀行後,經過人工挑揀和機器清分,能夠繼續流通的人民幣回到市場,不宜流通的人民幣由商業銀行交回人民銀行統一銷燬。這是個苦力活,舊鈔又髒又臭,櫃員和人民銀行復點人員要一張一張的挑選,識別真假。任何一個銀行的現金處理中心都瀰漫着一股神秘的味道,我第一次進入人民銀行鈔票處理中心,直接哭了,沒錯,就是哭了,被燻哭了。

  小面額的貨幣,回籠速度較慢,雖然有超市、醫院、農貿市場、菜場等等大型客户把小面額貨幣回存銀行,但是相比市場流通的人民幣,還有很大的體量是在大家手裏流通着,俗稱“體外循環”。舉個例子,比如各位打麻將需要 5 元鈔票,那肯定是去門口便利店兑換或者買包煙,很少有人會去銀行,同時,假如今天你打麻將贏了幾百塊,雖然都是五塊十塊,但是你也不會去銀行存起來,慢慢又花出去了。如果大家仔細一點,就會發現相比大面額鈔票,小面額的紙幣更破舊一些。同時,因為現在的鈔票處理設備主要是針對大面額鈔票的,小面額的鈔票清點費時費力,專業人員,在有機器,一個小時可以清點大約 100 把紙鈔,但是如果是一元或者五元的紙幣,就沒有這麼高的效率了。總之,就是由於大家使用習慣和多種因素作用,小面額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時間長,回籠速度慢,反之,銀行需要的投放量也就不那麼大了。

  小額貨幣回籠難的課題,央行已經抓了好多年了。除了大型企業直接交回外,央行還會組織商業銀行去市場為商户們兑換,把破幣兑換回來銷燬掉。

  因為這樣,小面額貨幣硬幣化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硬幣不易形變,可以流通更長時間。但由於南北差異和使用習慣,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等值的硬幣,需要更大的運力運輸到投放機構。

  以上,不對之處請指出。

  最後請大家愛護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