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打了,該怎麼做?李玫瑾教授直言:打回去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當孩子漸漸長大,開始上幼兒園時,也就開始接觸屬於他們的小型社會了,雖然只是幼兒園,但裏面的情況還是要比家裏複雜很多,可能有的孩子聰明一些,有的孩子反應慢一些,有的孩子比較活潑,有的孩子則不愛説話,當然也會有小朋友比較兇,甚至喜歡欺負別人。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當孩子遇到問題時都會回家告訴父母,特別是當自己被欺負時,就更要回家把委屈告訴爸爸媽媽了。現在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如果孩子回來後告訴你,他被其他的小朋友打了,你會教他怎麼做呢?很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有被欺負的經歷,這也讓很多家長特別頭疼,有的家在會找老師理論,找對方家長算賬,也有的家會指責孩子太笨,為什麼這麼多人都不打,偏偏打你。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參加中央電視台《開講啦》節目時,有觀眾對她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説有同學打她,你是否支持孩子打回去呢?“李玫瑾表示肯定會支持孩子打回去,而這裏的打回去並不是所謂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是指有技巧的回擊,讓對方停止欺凌。

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孫女在幼兒園被欺負的事例,李明教授孫女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被同班的一個小男孩抱起後扔下,頭部磕在了凳子上,導致腫脹。李玫瑾教授這樣告訴自己的孫女,如果下次他再這樣做,你就用力拽他的耳朵,他感覺疼自然會把你放下來了。李玫瑾小時候父親就曾教她很多防身術,比如如果有人摟住你,就使勁按他的手,用腳跺他的腳趾。這些方法都很有技巧,既能夠保護自己又不至於讓人受傷,還能夠讓打人者知道自己很厲害,以後不會再敢欺負你。

為什麼被欺負了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告訴大家,孩子被欺負瞭如果不打回去,還會繼續被欺負,“打回去”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熊孩子在剛開始”欺負“別人時,可能只是無意間的行為,比如故意推搡,這個過程可能只是在試探,如果孩子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強烈反抗,而是不聲不響,沒有太大反應,欺負人的熊孩子會從這種欺負行為中得到滿足,從而得寸進尺,一直有意欺負這個孩子。

如何讓孩子遠離欺凌?

告訴孩子,當受到欺凌,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之所以有的孩子長時間被欺負,並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就在於第一次被欺負的時候,孩子選擇了隱忍,一次次的退讓,並不會讓欺負他的人收手,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很好欺負,反正他也不會告訴家長、老師。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被欺負的時候,就能立刻告訴父母,然後父母出面進行干涉,一般都能夠將欺凌現象扼殺在搖籃中,因為欺凌者看到家長態度強硬,會覺得不好惹而收手。如果孩子沒有告訴父母,沒有人替他做主,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欺負。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通常被欺負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身體瘦弱的孩子,父母平時要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這不僅能夠強壯他們的身體,讓別人不敢輕視他們。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現在家長們都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比如説美術,舞蹈,鋼琴,書法等等,家長不妨給孩子報一個與體育相關的興趣班,比如跆拳道、籃球,武術等等,孩子體能好,被欺凌的概率就能降低很多。

從小培養孩子堅毅勇敢的性格

父母平時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讓孩子從小就有安全感,內心豐盈的孩子一定是堅強勇敢的。父母同時也要多關心孩子,瞭解一下孩子心裏的想法,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與孩子溝通,不要在孩子受到傷害時還對孩子責罵,這會讓孩子變得唯唯諾諾,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信心,讓她勇敢有主見,遇到問題不要膽怯後退。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大膽拒絕和反抗不公平對待,是孩子保護自己的前提,但堅持的底線是一定不要傷害別人。而父母要做的是疏導他的情緒,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孩子被欺負,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