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新疆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羣,稱作翁闊人(Ongkor,也稱昂科)。據1993年的人口普查顯示,當時他們僅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稀有民族”。
雖然只有20人,翁闊人卻曾有過自己獨特的語言並保持豐富的民族歷史。由於他們與錫伯、漢族等通婚,使他們很快喪失了自己的語言和民族身份,僅有極少數人保持獨特的民族性。上世紀到90年代,有個79歲的翁闊老人(如今已仙逝)還能流利地講翁闊語,但由於沒人向翁闊兒童教授翁闊語,所以,翁闊語消失了。而1993年的人口普查之後,翁闊人被併入達斡爾族。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今天,翁闊人已完全“適應”了他們居住地“鄰居”的生活方式。
翁闊人的名稱來源可以追尋至今巴楚縣阿拉格爾鄉一個叫“翁闊坦”村子,“翁闊”即“翁闊人”之“翁闊”,“坦”即維吾爾語“高地”。1820年和1830年,清政府曾兩調數百名伊犁、塔城索倫營官兵前往南疆戡亂,後部分索倫官兵留居巴楚縣,沒有回到伊犁、塔城,當地人則以“翁闊”為索倫營中的翁闊人的留居地命名。
很顯然地,翁闊人並不是因為阿拉格爾鄉“翁闊村”而擁有“翁闊”這一稱謂的。在清朝的索倫營甚至更早的時候,他們就擁有了“翁闊”這一名稱,阿拉格爾鄉是因為他們擁才有了“翁闊坦”這個地名。但目前阿拉格爾鄉的翁闊人已融入維吾爾族中。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如今,翁闊人主要居住在新疆北疆伊犁地區的伊寧縣、霍城縣一帶,人們雖然在茫茫人海中,很難追尋到一個在1993年只有20多個人的“民族”的身影,但是,翁闊人留給我們的歷史還在。這個英雄的羣體,也曾是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
乾隆年間,清朝政府為平定準噶爾叛亂,抽調東北布哈特八旗達斡爾、鄂温克官兵各500人,以“索倫營”名義編入西征軍中前往伊犁等地戍守邊塞。這就是“索倫營”的來歷,而我們説的翁闊人就在其中。1763年清政府將永戍伊犁的達斡爾人編入索倫營,並設領隊大臣,承擔起換防喀什噶爾和塔爾巴哈爾的任務。自此,滿營與伊犁四營成為保衞西北邊疆的主力。
然而,達斡爾、鄂温克等民族組成的軍隊,為什麼要被稱為“索倫營”呢?這是因為明末清初,人們把黑龍江流域的鄂温克族、鄂倫春族和達斡爾族,總稱為索倫人索倫部。而鄂温克族、鄂倫春族和達斡爾族是在直到清朝中後期,才被人們區別了開來,這是因為這3個民族看似相同,但其習俗語言是略有差異的。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索倫部”是明末清初出現的名稱,他們是黑龍江地區的土著民族。
1650年,俄國人強佔雅克薩,雅克薩原為達斡爾族敖拉氏的住地,在今呼瑪縣西北漠河東黑龍江北岸。俄國人在雅克薩修築城堡,並以此為據點,不斷向黑龍江內地深入,世居雅克薩一帶的達斡爾族等民族要保持原先那種事實上的獨立是不可能的,他們被驅趕到嫩江流域。
當時,這些部落面臨着這樣一個選擇,要麼投降俄國,要麼歸順大清。結果,他們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後者,因為俄國是與他們在外貌、語言、信仰、習俗、文化等方面完全不同的人,而滿洲人和他們説着相同或相近的語言,地理相接,習俗相同,甚至,在很早就被視為一個民族,即女真。
這些部落的歸附對清朝來説是一件大好事,但清朝並沒有將他們併入滿洲,為使他們有合適的安排、享受足夠合理的待遇,清朝把原屬雅克薩的達斡爾族等編入了布特哈八旗。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布特哈意”為打牲,即與動物打交道的意思,這與布特哈八旗民眾主要從事狩獵和放牧的生活方式有關。那個時候,翁闊人就混雜在布特哈八旗民眾中,與其他的部落一起被稱為索倫人。
清代曹廷傑《東北邊防輯要》中也説,索倫部並非一個民族,而是生活在東西伯利亞、外興安嶺、中國東北周邊各通古斯系民族的統稱。他們是“遼(契丹)之後裔,族類至繁,有敖喇、都喇爾、布喇穆等姓”。最初,“索倫”是達斡爾人對鄂倫春人的稱呼,意為“生活在山林的人”,因鄂温克人英勇善戰,所以其周邊部族同被稱為索倫部。
布特哈八旗每年向清朝貢納貂皮,同時,加強整飭訓練。因為生於塞北極寒之地,為獲得獵物、滿足生存,他們長期在馬背上放牧射獵,不僅騎術高超,而且箭法極準,矢無虛發。而艱苦的生存環境也造就了他們好勇善戰優秀品質,由此經常被調撥兵力支援其他戰場。少則上百人,多則幾千人,應徵參與一些重大戰役。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乾隆中期,一部分的索倫人,奉命披甲攜眷,遷徙伊犁,巡查邊界,駐防卡倫。形成了現在索倫人後代的鄂温克、鄂倫春、達斡爾這三個東北世居民族在新疆的較多分佈。
翁闊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新疆的,他們的祖先就是索倫人。在新疆,他們兼用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文,一部分人信仰薩滿教,少數人信仰喇嘛教。今天,他們雖然被併入了達斡爾族,但在語言與習俗方面仍與達斡爾族有着不同,這也是他們被稱為“稀有民族”的原因所在。
1820年,新疆南疆發生了“張格爾之亂”,伊犁將軍聞訊,立即命令在喀什噶爾換防的滿、錫伯、索倫等營官兵前往剿殺。在此次戡亂中,伊犁滿、錫伯、索倫等營官兵有數百人犧牲。1828年平叛結束後,道光皇帝下諭給生擒張格爾時最為出力的官兵獎賞並賜予各營官兵各種“巴圖魯”(英雄)稱號。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巴楚縣阿拉格爾鄉翁闊坦村就是在那之後留下來的,也是翁闊人跟隨索倫營出征的見證。而清朝統治結束後,戍守北疆的索倫營官兵大多留居新疆,棄甲務農了。
因為稀有,所以珍貴。1945年,新疆翁闊人還有2506人。然而,今天我們卻只能在茫茫人海中尋找翁闊人的身影了。(文/路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疆的這個民族只有20多人,是中國最小的民族羣體,被稱作翁闊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