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北宋在歷史上可以説得上是一個譭譽參半的國家,雖然其武力值相對較低,但是經濟高度發展,甚至當時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白銀都流入大宋,當然,正是因為經濟的發展,才導致了大宋文化的鼎盛,尤其是在宋仁宗時期,文人輩出,唐宋八大家中屬於宋朝的六位,都是出於此時。
小小秀才
小子姓王,名叫若樸,生於天聖元年,因為家中排行第五,因此也被人稱作王五,我家中還算富裕,就在應天府居住,應天府是大宋四大京都之一(北宋四京制: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其中,東京是首都,位於汴京),因此外面的十分熱鬧,但是我不能經常出去,我要讀書。自從我五歲那年被送到私塾之後,就開始天天聽着老師講《論語》、《中庸》、《大學》之類的書籍,因此,我也天天的在學堂\'\'之乎者也\'\',如今我也十五歲了,在學堂讀書已經整十年了,在這十年中,我考過了童子試,成為一名小秀才了。其實秀才這個詞語,在大宋是相當普遍的,因為在大宋,只要是讀過書,並且成功的考過童子試都會成為秀才的,因此,做一個小秀才不是我的目標,我想成為狀元,但是狀元實在是太難了,全天下的文人都是為了那一個目標,但是我不怕失敗,我也會一步一步成為狀元的。
州試後逛街聽“秘聞”
州試入場
慶曆元年夏,今天就是州試了,州試也叫解試,這是邁向狀元的第一道難關,而我也由家人陪伴早早的來到了考場的門口,來考試的人很多,但是每個人臉上都帶着緊張,但是眼角都含着期冀,畢竟這是除了小小的童子試之外的第一次大型考試,時間到了,我也排好隊,隨着前人一步一步走進了考場的大門,這些檢查可是真嚴啊,衣服帽子檢查個遍,果然前面好幾個查出來夾帶私藏了,直接給扔了出去,沒有實力,就不要來參加嘛!這樣一來,他們又好幾年不能參加州試了。
宋朝街市
終於開考了,好在試題比較簡單,我也能答得上,下筆若有神助,時間還沒有到,便已經擱筆了,瀟瀟灑灑的交上了試卷,走出了試院,家人看我帶着笑意走了出來,也都認為我考的還不錯,就簇擁着我回到家中,但是我好不容易出門一趟,還是想在街邊逛一逛,街邊有好多新奇的小玩意,也想買一些,於是就同陪我的三哥説了一下,三哥也很體諒我,因此就留下了身邊的一個小廝陪着我,也給了我一些錢,他們就走了,而我也能肆意的逛了,只是三哥臨走時吩咐不能回去的太晚,否則會讓我吃苦頭,但是能這樣出來玩已經很好了。
宋仁宗
小廝帶着我走到了附近最熱鬧的一條街道,街道兩側新奇的小玩意多得是,什麼會跳的木青蛙,五顏六色的面具,這些可能對於小廝們都不是稀奇的東西,但是對於我來説都是稀罕物,真的什麼都想要,簡直挑花了眼,漸漸的天色暗了起來,腹中也漸漸飢餓,也還適時的祭一祭五臟廟了,於是喚上身邊的小廝一起走進了前面最大的酒樓。
酒樓修建的相當氣派,趕緊叫來小二點了些飯菜,酒樓的廚子還是很麻利的,沒一會兒飯菜就一起端上桌,只不過,在吃飯的時候聽到了一些所謂的\'\'秘聞\'\'。
\'\'雖説咱們當今官家已經繼位多年了,但是前幾年朝政一直由太后大娘子把持着,大娘子雖然是個女人,但是也可以稱得上是女中堯舜,也是從古至今唯一一個穿着黃袍戴着王冠的女人,但是咱們大娘娘也辦了一件大大的錯事。\'\'
\'\'哦,兄弟,給我講講,什麼事啊?\'\'
\'\'官家不是大娘孃的孩子。\'\'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先帝的時候,大娘娘一直沒有孩子,這時候,先帝看上了大娘娘身邊的丫鬟,還寵幸了她,這個丫鬟也是爭氣,因此就懷上了龍子,先帝大喜,也將她收進後宮,給了名分,這時候大娘娘也懷孕了,一下有了兩個孩子,就等着孩子降生了,丫鬟先生的,結果孩子沒留住,這時候大娘娘那邊也要生孩子了,直到龍胎落地,是個男孩,先帝大喜,於是大娘娘才成了皇后,其實那個男孩是那個丫鬟生下的,而大娘娘也一直是假孕的,因此也一直照顧着官家,直到前幾年那個跟了先帝的丫鬟去了,大娘子本來想要隨便安葬了就是,但是丞相呂夷簡建議大娘娘隆重安葬,並且要追封於她,這不僅對您未來好,也對官家好。於是大娘娘就聽從了丞相的建議,將那個丫鬟追封為宸妃,並且厚葬了。這事本來官家一直不知道,但是大娘娘在明道二年山陵崩後,燕王就告訴了皇帝這些事。\'\'
狸貓換太子畫
\'\'那官家不得龍顏大怒啊?\'\'
\'\'大怒倒是沒有,官家雖然沒見過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牽扯的人都已經去世了,也就沒什麼了。不過,這個是東京城裏最新鮮的事了。\'\'
\'\'確實夠新鮮的。\'\'
旁白:此處指宋仁宗的生母乃是李宸妃,而非宋真宗寵愛的大娘娘劉德妃,這件\'\'秘聞\'\'也是人盡皆知的\'\'狸貓換太子\'\'的原型,但\'\'狸貓換太子\'\'之説顯然只是戲曲説辭,並不足為信。另注: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最早出於清代石玉昆編撰的《三俠五義》。
邊吃飯還能聽到這許多的新鮮事,還是真不錯,看來我也不能總是被圈在家裏讀書,還是要出來走一走的。吃畢了飯已經是華燈初上,外面的燈火將整條街都照亮了,對於這種景色都能驚呆,我也真的是坐井觀天了,甚至我連那井中的蛤蟆都不如,蛤蟆都知道看看外面的天,而我之前卻連天在哪都不知道,這是該死。本想在燈火通明中逛一逛,但是,小廝實在不肯,只能先回家去,就這樣,到家還是捱了一頓大罵。而我就又開始了讀書的日子,順便期盼着州試的榜單。
省試之路
放榜
過了半月,榜單下發,而我也名在其中,雖然不是第一,但是也好在沒掉落前十,這樣的成績也讓家人們開心不已,一個十五歲的年紀就通過了州試,成了舉人,也可以讓家人吹噓一陣了。州試通過了,還有兩個月就是省試了,省試是在京城的貢院舉行,而省試的考官都是官家任命的出題人,與解試不同,兩者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省試需要\'\'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此時的我想來不會知道,或許也正是我在學習上的不嚴謹、散漫的文風才會導致我接下來的十數年科考晉身之路的阻塞,直到嘉祐二年,一個利好傳來歐陽修知貢舉,歐陽文公厭惡程式化的文章,提倡言之有物的\'\'古文\'\',我想此時已 不在年輕的我機會來了,繼續準備省試,但是身邊也沒人陪伴,可作為家中的希冀,家人還是安排了我的同窗小友一起前去汴京城,而和我一同前往汴京的同窗在州試的時候成績比我好多了,而且他雖然不如我家富貴,但是他的學習卻沒有絲毫閒置下來,而我也向來欽服他的文采,想來這次的省試他也一定會榜上有名的,我倆一起上路,那簡直是太好了。
入京待試
隔天家人就開始為我打點行裝,秋冬兩季的衣服都拿了不少,一些錢財,還有一些值錢的小物件,如果錢不夠用,典當了也能有個經濟來源,還有應試要帶的書籍筆墨,滿滿兩個大包袱,看來再讓一個小廝跟着我是對的,要不然就我自己拿也是拿不了的,畢竟是從應天府走到汴京城,路途還是相當遙遠的。
一早,我帶着小廝就和同窗一起踏上了去往汴京城的路上。從南京去往東京,雖説一個是都城,另一個只是陪都,本以為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這一路上的見聞卻讓我大大的驚訝一番,直到進入了汴京城,我才知道什麼是天子腳下,皇城威嚴了。
住的地方因為眾多學子進京考試,所以房間大多緊俏,好在小廝機靈,為我們向老闆討價還價準備好了房間,行李放下,小廝的任務也算是告終,畢竟家中還有事情需要操持,他也需要趕緊回去辦理,為此,他也一遍又一遍的將我託付給同窗,讓他多少顧着我一些,也叮囑我要好好聽同窗的話,畢竟他長我幾歲,見識的事也多些,就這樣,小廝連夜就回應天去了。
沒有了身邊人的管束,我也放肆的逛起了汴京城,都城就是都城,與陪都果然不同,在陪都的稀罕物,在這裏到處都有,甚至還有許多我們見過的喝的,比如荔枝飲,用的是夏日的荔枝,在冰窖中存好了,然後這時候拿出來在冬日喝夏日之物,真真美極了,還有那柔軟的狐裘,毛質順滑,顏色油亮,難得的東西,茶樓裏也是需要逛逛的,茶樓裏一色用的都是建盞,茶湯勻淨,美味至極,而且還有新鮮的書聽,也是難得的享受,這回的書講的還是官家的事,這就更應該聽聽了,那可是冷麪包老一時沒注意直接把唾沫噴在了官家的臉上了,那官家都沒有介意,真是好脾氣。直到街道上的人漸漸減少,我也就回到了宿處,歇息了,就這樣,直到大考來臨。
科考
省試又一次開始了,因為我與同窗住在禮部附近,所以前往考場時也沒有那麼着急,其實流程與州試差不多,只不過嚴了許多,沒辦法,這可是京都。進了考場,考試也就開始了,試卷並不簡單,但是不知道同窗答得如何,應該一定比我好,雖然已經是數次考試,但這一次因為歐陽文公的主持,題目也確實不一樣了。
時間剛到,題也答完了,雖然感覺自己答得不怎麼樣,但是還是步履輕鬆的走出考場和同窗一起回到了宿處,就等着大榜公佈,而這些天,我也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才俊,比如父子一起考試的蘇洵、蘇軾、蘇轍等等(嘉祐二年,1057年,千年第一榜,這一榜單上除了這三位,還有橫渠先生張載,明道先生程顥,\'\'三奇副使\'\'王韶,王安石變法的核心干將呂惠卿、曾布、章惇等人。)我們一起談天説地,把酒言歡,好不熱鬧,就這樣,終於下榜了,我對自己的預測還是對的,並沒有上榜,而我的同窗和這羣好友們都榜上有名,真實讓我這個小孩子無地自容。過幾日就是殿試了,我是沒有資格參加了,只能祝願他們可以成為進士,以後都能當個好官,我也就打點行囊回家了。
今朝不中,三年之後再試,總會成功的。此番榜單之上,又皆是英才,心中也有一些服氣,忘記説了,我那位同窗名字叫做曾鞏,他的文章可是相當不錯的。
我眼中的宋仁宗
宋仁宗
趙禎之所以被稱之為\'\'仁宗\'\',就是一位他的仁慈與剋制,對於一名普通人來説,剋制僅僅在於避免口舌之爭罷了,但是對於君王來説,剋制就可以避免兵連禍結。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算得上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在這42年的事件中,大宋並未讓百姓遭受兵禍,甚至與外部諸國和平共處四十餘年。
因此,當仁宗崩逝後,汴京百姓一片縞素,就連遠在深山之中的百姓也在道路兩旁為仁宗焚燒紙錢。而作為一個依靠科舉而晉身的學子,於我而言也正是在仁宗朝之上的政治清平,對文人的重視,才讓\'\'我\'\'這樣的文人得以在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對於《中國通史》的評論:仁宗嗣統,率多善政,其尤著者,眾賢拔茅以進,小范老子主西事,鐵面御史專彈劾,黑王相公在樞密,閻羅包老任要府,而且鄭公善北使之職,魏公寒西賊之膽,歐陽正時文之體,武襄成廣南之功。作為一個歷經仁宗朝的學子,我也深以為然。
參考文獻
《宋史》
《中國通史》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