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詔換主:史彌遠是用啥手段將皇帝調包的?

矯詔換主:史彌遠是用啥手段將皇帝調包的?

矯詔換主:史彌遠是用啥手段將皇帝調包的?

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皇太子趙曮去世,宋寧宗仍膝下無子,不得不再次考慮國本大計。次年四月,宋寧宗選十五歲以上的太祖十世孫入宮學習,意在遴選合適的皇位繼承人。其中,以早已入嗣沂王之後的貴和呼聲最高。但史彌遠不希望貴和入選,因為貴和對自己專權流露出反感,但是,宋寧宗仍於六月立貴和為皇子,改名趙竑。史彌遠知道這是寧宗對國本的安排,不便公開反對,就提議再為無嗣的沂王立後,史彌遠知道,宋朝南渡之時,曾有不少的皇室子弟流落到了浙西一帶,於是便派余天賜到那一帶去尋找流落到此地的皇室。余天賜不負所望,很快就為史彌遠領回來兩位氣度不凡的皇室子弟。史彌遠見後,非常滿意,覺得二人確實有着天生的富貴之相。由是他便在寧宗面前多次為二人美言,説這兩位皇室子弟是怎樣的天資過人和品行超羣。寧宗召見了這兩位宗室子弟,見後也是非常滿意,便立年長的趙與莒為沂王的子嗣,並賜名貴誠,授秉義郎。

史彌遠發現貴誠是一個為人乖巧、思慮縝密的人,尤其是對自己畢恭畢敬,所以對貴誠十分滿意,認為日後與貴誠必能合作愉快,所以他在眾人面前常常誇讚貴誠。相比之下,趙閎則總是一副傲慢的姿態,對誰都是不理不睬,更是不把史彌遠放在眼裏,對他獨攬大權的做法十分不滿。兩者通過比較,史彌遠自然是傾向於貴誠一方的。

次年,趙竑進封濟國公,娶了太皇太后吳氏的侄孫女為夫人,這一婚配是楊皇后的意思,趙竑卻不知情。史彌遠知道趙竑喜歡彈琴,便送上一名擅長琴藝的美人作眼線。缺乏心機的趙竑不知韜晦,對這位美人十分寵暱,並當着她的面大罵史彌遠,還説將來一定要將他發配到海南四州去。

由於溺愛這位美人,皇子冷落了吳氏夫人,她便到楊皇后面前數落皇子的不是。楊皇后特賜水晶雙蓮花,命皇子為夫人戴上,以為調解。但數日後兩人再起口角,皇子一怒碰碎了那對雙蓮花,吳氏又去哭訴,楊皇后自然不高興。

而史彌遠接到那美人的密報,處心積慮不讓皇子登上皇位。他讓自己的同鄉與親信國子學錄鄭清之兼任沂王府學教授,精心輔導與調教貴誠。不久,關於貴誠出生時的種種吉兆在宮廷內外不脛而走。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閏八月,在宋寧宗臨死前夕,史彌遠加緊了廢立的步伐。他先讓鄭清之通知貴誠做好即位的準備,然後把兩府執政與專司草詔之職的翰林學士隔在宮外,另召直學士院程珌入宮,許諾事成以後引為執政,與鄭清之連草矯詔二十五道。

其中與廢立關係最大的有三道矯詔。其一,改立貴誠為皇子,賜名趙昀;其二,進封皇子趙昀為武泰軍節度使,成國公。這兩道詔書使貴誠地位與趙竑不分伯仲,政變成功後,史彌遠指使史官將這兩道詔書的日期前移四日,造成貴誠立為皇子完全是宋寧宗決策的假象。第三道詔書是進封皇子趙竑為濟陽郡王,出判寧國府。

夜漏未盡,寧宗駕崩。史彌遠一方面立即派人宣召貴誠進宮,一方面找到楊皇后的侄子楊谷、楊石,渲染了皇子趙竑對楊皇后干政的反感,讓他們去説服楊皇后同意廢皇子而立皇侄。楊皇后雖對趙竑沒有好感,但因為是寧宗生前的意願,也不贊成廢立。

楊氏兄弟往返七次找楊皇后説項,最後哭訴道:“如不同意,必生禍變,楊氏一門恐無遺類!”楊皇后知道史彌遠的手段,這才不得不向廢立陰謀屈服,召見了趙昀。在開禧誅韓時,史彌遠不過是楊皇后借重的搭檔,而嘉定廢立中,楊皇后反成為史彌遠利用的配角。

一切安排停當,這才宣趙竑入宮,與百官立班聽宣遺詔:“皇子成國公趙昀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垂簾同聽政。”趙竑完全不知道變故,堅決不肯跪拜新皇帝,硬被殿帥夏震按下了頭。接着以楊皇后名義,宣佈史彌遠預先擬好的第三道詔書:皇子趙竑進封濟陽郡王,出判寧國府。新即位的皇帝就是宋理宗。數日後,趙竑改封濟王,賜第湖州,被監管了起來。

對史彌遠的廢立,朝野不少人感到義憤不平。濟王被監管以後,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聯絡了太湖漁民和湖州巡卒密謀擁立濟王,他們派堂兄潘甫到淮北爭取李全的支持。李全是一個翻雲覆雨之人,他玩了一個空袋背米的花招,表面約好日期進兵接援,屆時卻背信爽約。

潘壬兄弟只得倉促起事,妝束成李全“忠義軍”的模樣,夜入州城找到濟王,硬把黃袍加在濟王身上,跪拜如儀。濟王號泣不從,潘壬等以武力脅迫。濟王只得與他們相約不得傷害楊太后與理宗,這才即位。夜色中,起事者以李全的名義揭榜州門,聲討史彌遠私自廢立罪,號稱將領兵二十萬水陸並進。連知湖州事謝周卿也率當地官員入賀新皇帝登基。

天色熹明,濟王見擁戴他的都是些漁民與巡卒,知道烏合之眾其事難成,就派人向朝廷告變,並親率州兵討叛。待史彌遠派出的大軍趕到湖州時,起事者已被濟王討平。潘丙、潘甫當場被殺死,潘壬逃到楚州被捕,押回臨安處斬。

湖州之變,是民眾對史彌遠專政的一種抗議,也表明只要濟王存在就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因而儘管濟王不是主謀,而且告變平亂有功,史彌遠也決心斬草除根。

不久,史彌遠派親信余天錫(一説秦天錫)到湖州,説是奉諭給濟王治病,暗地卻脅逼濟王自縊身死,並殺死其子,對外宣佈病故。為平息朝野非議,理宗追贈濟王為少師。但不久史彌遠就指使爪牙上奏,理宗收回成命,追奪其王爵,追貶為巴陵縣公。

這種處理,激起了不少正直之士的憤慨,真德秀、魏了翁和胡夢昱等朝臣不顧罷官流放,接二連三為濟王鳴冤叫屈,胡夢昱還因此貶死。

在處理濟王問題上,宋理宗只得與史彌遠沆瀣一氣,因為否定了史彌遠,也就動搖了自己繼統的合法性,所以終理宗之世沒有為濟王平反昭雪。理宗與史彌遠既已結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史彌遠也就獲取了比寧宗朝更大的擅權資本。

宋理宗已經二十歲,之所以還要楊皇后垂簾聽政,一是理宗出身宗室遠族,此舉有助於加強其繼統的合法性;二是史彌遠有意將楊皇后推在第一線,以遮掩與與緩衝其擅自廢立的罪責,對付可能出現的政局動盪。但理宗已年非幼衝,女主垂簾顯然不合趙宋家法。史彌遠對湖州之變的陰狠處理,也讓楊皇后不敢戀棧貪權。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四月,她主動撤簾還政。

宋理宗由史彌遠一手扶上皇位,在朝中也沒有根基,儘管楊皇后已還政給他,他還得看史彌遠的臉色行事。直到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史彌遠去世,宋理宗在權相專政下,“淵默十年無為”,其目的顯然是韜光養晦,保全皇位與性命。從這點看來,理宗還是很有心計的。

寶慶紹定年間,史彌遠的心腹黨羽遍佈朝廷,執政有鄭清之、薛極、袁韶等,台諫官有李知孝、莫澤、梁成大等,地方制帥有史嵩之、徐國、胡榘、趙善湘等,還有知臨安府余天錫等。他最信用的是世人所咬牙切齒的“三兇”和“四木”。“四木”是指名字中都含有“木”字的薛極、胡榘、聶子述和趙汝述。“三兇”是指擔任台諫官的李知孝、莫澤、梁成大,他們是史彌遠的忠實鷹犬,搏擊政敵不遺餘力。太學生們憤慨地為梁成大的名字加上一點,直呼其為“梁成犬”。

紹定六年,史彌遠病重,但仍控制着朝政大權,並越級提拔史氏家族成員到要害職位上,其侄史嵩之數月之內由大理寺卿升為京湖安撫制置使。有朝臣上書指斥史彌遠專政誤國,宋理宗仍恩寵不衰,先後晉封他為太師、會稽郡王。史彌遠死後,宋理宗追封其為衞王,賜諡忠獻,還不許朝臣揭露其過失,公開宣佈:“姑置衞王事”。

史彌遠專政二十五年,對內以鞏固權勢、對外以苟且偷安為其執政的根本宗旨。統治集團根本不去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國力與應變能力,而是苟且偷安、醉生夢死,將國家命運完全壓在一紙和議上,對風雲變幻的中原大變局消極被動,不思作為。

史彌遠專政二十五年,“天下之勢,如人垂老而得疾,故其療之也難為功。”南宋後期的衰頹走勢已不可逆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33 字。

轉載請註明: 矯詔換主:史彌遠是用啥手段將皇帝調包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