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氛圍通常會有以下幾類:1想管沒時間,聽之任之。2有時間管,卻教之不聽,放任不管。3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孩子卻視而不見。4大聲咆哮,催一步走一步。
無論哪一種,都缺乏了核心靈魂:規範性,與執行力。通常都是這樣,制定好的計劃表,往往撕毀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還沒磨好孩子的性,家長卻先放棄。
《家有兒女》中,有一集是劉星考完期中考,成績下來了,劉梅看到後説"化學不及格,語文剛剛及格,他的總成績在他們班排名35名,請注意啊,全班42個同學"。
説這話時,劉梅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一直以來對劉星的打擊教育,很少表揚,讓劉星習以為常。所以,劉星對劉梅的反應也是在預料之中,心裏自然沒有多大的愧疚。
而夏東海看到成績單後説"數學和物理考的不錯",然後繼續説"劉星有一特別大的優點,你們沒有發現在劉星的操行評語一欄,人家得的是優秀。"順便推測出劉星有極強的溝通能力和變通能力,這是他的優點,他的一番話讓劉星心花怒放。
同樣是教育孩子,劉梅喜歡打擊教育,首先看到的是劉星的缺點;夏東海首先看劉星的優點,並極力挖掘他的優點,劉星是幸運的。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關注孩子的缺點多過於優點,導致優點被缺點所掩蓋。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有缺點是正常的,但如何讓孩子的缺點越來越少,優點越來越多,那就是揚長避短,而不是揚短避長。
其次,很多父母為了寶寶更好的物質生活奮鬥,往往忽略了陪孩子的意義;因為忙碌的關係根本沒法照顧孩子,只能支撐孩子經濟上的支出;其實並不是在否定物質對於孩子教育的幫助,
但是沒有父母的教導和陪伴,寶寶也是不會幸福的。想做一個滿分的家長,應該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時間,並且可以用實際行動陪伴孩子的。我們的人生其實只是匆匆數年,很多路還都要靠孩子一個人走,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缺位,給我們的寶寶帶來禍患,這會讓我們遺憾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