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角夔牛(作者原創授權)
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打到了凌霄殿外,被王靈官擋住了,玉帝命令遊奕靈官前往西天把如來佛祖招來,如來佛祖來到天庭,用如來神掌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關於玉帝為什麼不調其他的神仙來降服妖猴,有好多種觀點,我們簡單來看一看。
第一種觀點認為,玉帝懷疑這個猴子是如來派來的,所以故意命令如來出來收拾這猴子,看看你如來如何對待這個猴子,以此來判斷,這個猴子到底是不是你如來派來搗亂的。
第二種觀點,玉帝認為這個猴子是太上老君派來的,目的是想推翻自己的統治秩序,一開始玉帝請太上老君煉化這隻狒狒,可是太上老君故意防水,根本沒有把這隻類人猿煉化了,反而讓他逃了出來,按理説,太上老君作為三清之一,舉手投足之間,就能把這狒狒滅了,為什麼不下手?既然你太上老君有機會將這猴子置於死地,可是你沒這麼做,這次這猴子還來瞎鬧,還想來表演猴子爬杆,那我這次就要換一個人來收拾他了,選中瞭如來,因為如來是很忠心的,一旦接到聖旨,馬上就趕來勤王。玉帝以此來打壓太上老君。
以上的這幾種觀點,都是基於陰謀論基調的,我看過很多解讀《西遊記》的書和觀點,很多都基於如來或老君對玉帝不滿,想推翻玉帝的統治。玉帝就在這幾人之間縱橫捭闔,用手段來試探這些人,用手段來打壓這些人。這些是大部分人的觀點。
我國台灣省著名的作家薩孟武先生曾經寫過一本小書《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薩孟武先生在這本書中講到,玉帝命令如來前來降妖伏魔,其實是中國古代的社會中的傳統,中國古代經常發生改朝換代,每次改朝換代必定伴隨的是經常發生的戰亂,就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中國古代的朝廷、皇帝,當面對着農民起義、權臣叛亂、藩鎮割據等情況,有時候會採取一直措施,就是向外族借兵。
典型案例是在唐朝和明朝末年以及清末。
在平定安史之亂中表現的比較突出。
大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發動15萬兵馬,號稱奉了密詔,起兵討伐楊國忠,在范陽起兵,范陽就是今天的北京。安祿山的兵馬一路比較順利,勢如破竹。到了十一月十五日,唐玄宗相信安祿山造反了,就和楊國忠商議如何應對,馬上封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榮王李琬為東征主帥,高仙芝為東征副帥,在洛陽招募兵源,這些人沒有戰鬥經驗,一戰擊潰。於是封常清退守潼關,堅守不出,但是唐玄宗聽信太監之言,斬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臨陣換帥都是兵家大忌,更何況臨陣斬將呢。唐玄宗不得已再次起用在家養病的哥舒翰。哥舒翰依然採取只守不攻的策略,堅守潼關,安祿山派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攻打潼關未果。
安祿山以老弱病殘引誘哥舒翰出兵,唐玄宗得到密報,於是下令讓哥舒翰出擊,哥舒翰上書備陳當前的形勢,認為堅決不能出擊,但是唐玄宗聽信了楊國忠的讒言,逼得哥舒翰出兵,結果中了計。
隨後長安陷落,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甘肅靈武登基稱帝,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封郭子儀、李光弼為節度使,全面反擊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兵馬。
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唐朝廷就向回鶻借兵,和唐軍騎兵併線作戰。
在明朝末年,面對中原的李自成等起義,崇禎皇帝的某位大臣就向崇禎皇帝提議,向滿洲的皇太極借兵,用來鎮壓李自成的起義軍,但是這個崇禎皇帝頭腦還算清醒,他十分清楚,一旦向滿洲借兵,就是引狼入室、與虎謀皮,這些滿洲的兵馬一旦進來了,就再也不會走了。危害比李自成的起義軍還厲害。
以上的這幾種觀點,説的都有道理。
我認為,玉帝之所以命令如來前來想要,的確是懷疑如來,但是懷疑如來是否對自己忠心的原因,不是因為孫悟空,並不是因為跳出一隻狒狒想咬人,就令玉帝懷疑到如來或者老君那裏去了。
玉帝懷疑如來的原因,是如來沒有來參加蟠桃會。
如來是不是每次蟠桃會都不參加,我不知道,書中明確提到了如來有兩次沒參加蟠桃會。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起因就是王母的蟠桃會沒有邀請孫悟空,這次蟠桃會上,如來就沒有來參加蟠桃會,當孫悟空打到了凌霄寶殿外面,被王靈官擋住了,玉帝命如來降妖,如來這才趕來的。
天宮的仙女可是説過啊,蟠桃會的邀請名單,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有西天佛老、菩薩、羅漢、聖僧等,這其中應該包含如來佛祖啊,這如來佛祖為什麼沒來呢?
可能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忙於某些事物,可能是自身原因,正在閉關,可能是不想看見某些人,可能自己早就長生不老了等,原因會有很多種。
鎮元大仙曾經有一次也沒去參加蟠桃盛會,可是鎮元大仙很聰明,委託海外諸仙獻上了兩顆人蔘果,當時的沙和尚還是在當庭當保安,伺候鑾輿,看見人蔘果,聽別人一介紹,饞的直流哈喇子。
這個如來估計是沒有參加蟠桃會,但是又沒有跟玉帝、王母提前報告,所以引起了玉帝的懷疑。
玉帝在懷疑這個如來是不是起了二心了,是不是心懷鬼胎了?還是覺得自己法力越來越高深,開始妄自尊大,目無尊長,不聽招呼了?如來不是自己説過嗎,他曾經在大雪山修成丈六金身。
正是因為如來的這種行為,導致了玉帝對如來產生了懷疑,其實,孫悟空大鬧天宮只是一個藉口,只是一個引子,只是一個契機,對於玉帝而言,身為四御之首,名義上的天庭之主,要想做掉孫悟空,只需彈指一揮間,孫悟空的小打小鬧,根本不入玉帝法眼。
玉帝命令如來前來降妖,只是個藉口,即便沒有這個上躥下跳的狒狒,玉帝也會找個別的藉口,命令如來到天庭來一趟,可能是馬桶堵了,讓如來過來通一下下水道,可能是凌霄寶殿的吊燈憋了,讓如來過來換個燈泡。
讓如來過來解決這些小事,只是表面文章,玉帝真正的目的是想看看如來是否聽話,如來是否服從自己的命令,趁機看看如來是不是在暗中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這個如來,不愧是大政治家,他已經明白玉帝召見自己的原因了,所以才在啓程前往天宮之前,囑咐西天的諸佛、菩薩、羅漢等,你們要穩坐禪堂,休得亂了禪位。這就是給遊奕靈官看的,請玉帝的使者看看,我們靈山是多麼守規矩,遊奕靈官一定會向玉帝報告這件事的,另一曾意思是,我去天庭,是正常的朝見玉帝,沒什麼其他的事情,你們放心吧,在家看好家。
康熙帝召見吳三桂時,吳三桂就不敢離開雲南,即便吳三桂壯着膽子去北京,他也是安排好了後方一定要刀出鞘、箭上弦,一有風吹草動,馬上殺上北京去救我。甚至吳三桂會帶着一路人馬駐紮在北京城外,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玉帝看見如來過來了,就明白了,如來還是聽自己命令的,如來還是服從自己的。
如來是位很有心機的政治家,接到命令,馬上趕來天庭,到了天庭之後,看見孫悟空,並不是直接將這隻狒狒扔鍋裏烹了,而是藉着和狒狒的對話,委婉的給玉帝抬轎,也算是向玉帝表忠心。
如來説,你這狒狒,有什麼本事,也想坐天宮?孫悟空又是一番自吹自擂。如來説,玉帝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方才享受此無極大道。如來你跟這狒狒這麼多廢話幹嘛?直接宰了這狒狒不更好嗎?那樣顯得對玉帝多麼忠心耿耿啊。如來也明白玉帝真正的目的,不是收拾這隻狒狒,而是試探自己的忠心,如果貿然開殺戒,反而顯得向玉帝示威,那樣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再説,玉帝只是讓如來過來降服妖猴,並沒有讓他痛下殺手,萬一殺了狒狒,玉帝怪罪自己濫殺,那怎麼下台啊。
如來不一直標榜自身的佛教慈悲為懷嗎?怎麼能上來不問青紅皂白就殺人。
如來降服妖猴以後,馬上轉身想走,玉帝命人攔下如來,説玉帝來了,要召見你。隨後玉帝安排了盛宴款待如來。如來很謙虛的説,貧僧是奉大天尊之命來的,我能有什麼能耐?全仰仗大天尊和各位同仁有福氣,才把這狒狒剃了毛。如來的表演,得到了玉帝的認可,打消了玉帝對如來的懷疑。玉帝也不傻,一看如來對自己如此尊敬,也投桃報李,給足瞭如來面子,這也是玉帝的慣用招數,讓大家看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人,將會得到大量賞賜,將會給足你面子。
這是古代帝王常用的伎倆,用厚賞來鼓勵大家的忠心,用厚賞來刺激大家的慾望。玉帝為如來安排的盛宴,就是給其他神仙看的,讓你們看看對玉帝忠心的好處。
《戰國策》中記載過一個千金買骨的故事,一個國君,想奮發圖強,讓自己的國君越來越強大,於是想花重金購買千里馬,想用高官厚祿來招攬人才,表示自己求賢若渴。於是,一個手下主動請纓,願意帶着金銀財寶去尋訪千里馬,饒了好長時間,終於碰到了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千里馬已經死了,只剩下馬的屍體了。這位手下就花了五百金買了這匹千里馬的屍體,運回去後,國君很不爽,馬都死了,還買回來有什麼用?這位手下説,我們買這匹馬的屍體,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讓別人看看,就連千里馬的屍體,陛下都願意出大價錢,這麼多麼大的誠意啊,以後一定會有英才來投入您的懷抱,後來果然如此。因為國君求賢才的名聲傳出去了,很多人才投奔這位國君。
玉帝安排的盛宴,也是如此心思。
所以,書中還記載了另一次蟠桃會,如來也沒有參加,可以玉帝沒有再次試探如來的忠心,沒有懷疑如來暗中積蓄實力,沒有懷疑如來妄自尊大,因為上次表的忠心,起到了作用,使得玉帝不再懷疑如來了。
這第二次沒參加的蟠桃會是什麼時候呢?
西遊故事中,一年也是按365天計算的,天上的一年,是365天,按照《西遊記》的設定,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此處存疑,因為有的作者認為不是這樣的,他認為天上和地下的時間是同步的),靈山在人間,不是在天上,某一日,如來説,自從上次降服狒狒,到現在已經有半千年了,也就是五百年了。這如來非要説半千年,你直接説五百年多好,真是的。按照西遊故事的遊戲規則,地上五百年,也就是天上五百天,天上的一年也是365天,這就表示,天庭在這五百天中,還開過一次蟠桃會,這一次如來依然沒有去參加,因為如來自己説的,這一晃又是五百年了。這是在取經計劃開啓前的一段時間裏。
如來的確是有野心,也被玉帝發現了,所以玉帝才要試探一下如來的忠心和勢力。其實,如來一直暗中有兩條策略,一出一進,出就是傳教計劃,進的策略,我們在本書後面有詳細講解。不過,因為如來很恰當的處理了和玉帝的關係,所以,靈山在擴充實力的過程中,並未使得玉帝反感和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