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文課堂轉線上 催生教學新模式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經典

標題:中文課堂轉線上 催生教學新模式

本文作者在工作中

英國是歐洲中文教育開展較早、基礎較好、規模較大的國家之一。近年來,英國政府將中文列為中小學外語選修課程,納入素有“英國高考”之稱的A-level考試,還於2016年啓動“中文培優項目”,計劃到2020年培養5000名流利使用中文的中學生——類似支持中文教育的力度,在歐洲範圍內還是很罕見的。

同時,英國也是中國投放中文教育資源最多的國家之一,雙方已通過平等合作方式,在英國設立了30所孔子學院、160多箇中小學孔子課堂,中方每年向英國派出中文教師和志願者500多人。

受到突如其來的衝擊

在中英雙方共同努力下,英國中文教育成效顯著,目前共有39所大學設立中文專業,60多所大學開設中文學分課程,1000多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學習中文的大中小學生超過20萬人。從2018年開始,選考A-level中文考試的高中生連年攀升,目前已經接近甚至超過德語的選考人數。這表明,中文在英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已成為繼西班牙語、法語、德語之後的第四大甚至是第三大熱門外語。

遺憾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英國的中文教育也受到衝擊。基於防疫需要,英國政府暫時關閉了所有學校,教學活動均改為線上授課、輔導和考試。比如,政府公佈了“免費在線課堂”計劃,還面向公立中小學出資設立了“橡樹全英學院”項目,組織不同學科的教師錄製每週180堂課的教學視頻。不過,這些免費課程主要涵蓋英文、數學、科學等學科以及列為必修課或學分課的法語、西班牙語等外語課程,由於中文在很多公立中小學是選修課或興趣班,且選學學生不夠多,所以未能列入“橡樹全英學院”項目課程。

至於大學、私立中小學、社會培訓機構的線下中文項目,也都基本陷入停滯狀態,不得不嘗試着轉至線上。此外,諸如英國漢語教學研究會年會之類的學術研討活動,以及一些常規性的線下中文師資培訓項目均被延期或取消。

線上教學成為“主教室”

因此,線上教學自然而然就成為英國中文教育的“主教室”,特別是孔子學院的線上教學更是亮點紛呈。疫情暴發之初,孔子學院總部就及時指導各國孔子學院和中文教師開展線上教學,並加大了慕課、微課等網絡資源供給,全球最大的網絡中文教育平台“中文聯盟”還緊急推出了一系列示範課、精品課。英國漢語教學研究會也於近日在線上舉辦了網絡漢語教學研討會,總結和分享了疫情以來的線上中文教學經驗。因為有充足的資源保證和技術指導,很多教師紛紛使用Zoom軟件為學生開展一對一、一對多等在線授課,使用Moodle、MicrosoftTeam、BlackboardCollaborate等系統與學生共享資源並進行互動,使用Facebook、WhatsApp等社交軟件為學生答疑,還儘可能地將口語和聽力測評放到線上進行。所以,孔子學院自身的中文項目基本能夠維持線上運行,還儘可能地幫助了一些大學、中小學的線上中文項目。令人驚喜的是,蘇格蘭政府的E-sgoil網絡學校,原本計劃今年6月啓動蘇格蘭首家網絡孔子課堂,後因疫情影響取消啓動儀式後,乾脆將非母語學生的初級中文等課程直接提前到5月線上進行,可謂逆勢而上、振奮人心。

當然,線上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視頻教學或慕課、微課課程,對一些活潑好動、耐心不足的中小學生來説效果不佳。再比如,中文教學是一個在場性、對話性、實操性很強的課程,線上教學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員互動和語言操練。還有,由於英國的國際學生很多,疫情期間很多國際學生分別回到自己的國家,因此教師不得不根據學生的時間靈活安排授課,甚至一天重複安排多個同一課程的線上授課。

促進中文教育內生髮展

總之,此次疫情儘管給英國中文教育帶來很大的衝擊,但整體看絕大多數中文項目通過轉戰網絡延續下來,特別是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實踐為今後英國中文教育網絡化、信息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催生了新的中文教學模式、教學形態。

長遠來看,疫情會對英國經濟、財政以及家庭收入產生嚴重影響,未來政府及家庭和個人是否會縮減對中文教育的投入尚需要進一步觀察。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需要未雨綢繆做好長遠規劃和積極應對,重點是積極推進線上教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同時持續推進中文教師、教材、教學的本土化,促進英國中文教育內生髮展——這可能也是整個國際中文教育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孔子學院中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