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文/魚尾
對這個話題,我們不妨來開一個腦洞。
不伐吳,劉備仁義的招牌怎麼打?
假設劉備稱帝后,忍住二弟去世後的悲痛,不發動夷陵之戰。那麼,張飛就不會因為急着置辦軍備鞭笞手下士卒而被殺,同樣,劉備也不會在大敗之後急火攻心悲憤交加而去世。同時,蜀漢也不會在伐吳中損失馮習、張南、馬良等一大批辛苦培養起來的精英班底成員。這樣,就能保證劉備這個皇帝和張飛這個最親密的開國元老還在,以及蜀漢中央有經驗有資歷忠誠可靠的核心層的完整,不至於人才突然大規模空缺斷檔。
然而,我們要注意到蜀漢集團內部的一個問題。前半生屢戰屢敗,數次瀕臨滅亡的劉備,靠的是什麼走到最後而稱帝的?答案就是,靠的是劉備人格魅力,靠的是劉備的任意招牌。
試想,起初,張飛失徐州時劉備怎麼對待張飛?
關羽被迫降曹又歸來時,劉備怎麼對待關羽?
劉備大舅子糜芳畏罪投降東吳直接導致荊州之敗、二爺之死後,劉備怎麼對待他哥哥麋竺?
黃權在夷陵之戰時被迫降魏時,劉備怎麼對待黃權家人?
失徐州後,劉備仍重用培養張飛,這才有張飛後來取巴郡、戰嘉萌,震漢中。
劉備不計較關羽降曹,依舊委以重任鎮守荊州,這才有關羽斬龐德、降於禁、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面對負荊請罪的麋竺,劉備盡心勸慰,待之如初。
黃權被迫降魏後,曹丕問黃權不擔心劉備殺你家人泄憤嗎?黃權説,以我對劉備的瞭解,劉備決不會這樣做。果然,成都有人勸劉備殺了黃權家人。劉備卻説:“孤負黃權,黃權不負孤。”
可見,劉備待人之仁義。同樣,早年的劉備,相比二袁曹操等人,儘管沒什麼勢力,卻能結交到許多名人,並得到他們的肯定。無論在幽州,還是在徐州,都是如此。幽州田豫、牽招,徐州陳登就是證明。徐州土豪麋竺甚至散盡家財資助劉備,嫁妹妹給劉備,乃至一生追隨劉備。這都是劉備極強人格魅力的寫照。
所以,易中天才在《品三國》裏説,蜀漢政權更像一個家庭,很温馨。這裏有兄弟情,有君臣義。劉關張寢則同牀,食則同器。劉備與諸葛亮是魚水之情。為何劉備在早年顛沛流離之時,能召集到關羽張飛簡雍孫乾趙雲諸葛亮這麼多人才,讓他們心甘情願跟劉備打拼,就因為劉備對屬下有義。義是前期蜀漢政權有強大凝聚力的核心因素。雖敗不散。
倘若劉備不因關羽之死而伐吳,那麼劉備對屬下的這份義便會出現瑕疵。劉備集團賴以生存的義就立不住腳了。有些跟着劉備的人就會開始產生懷疑和動搖:我為什麼要追隨這位前半生一直失敗的主公?
不過,我們也可以設想。劉備及手下所有人全都權衡利弊,決定忍辱負重,不伐吳。包括張飛。那又會怎樣?
北伐?平定南中?
不打夷陵之戰伐吳,劉備就選擇北伐吧。
北伐前要先鞏固後方。憑劉備的威望,團結凝聚蜀漢內部不難。但要憑蜀漢一個益州之力北伐,就有點夠嗆。
我們先假設劉備把鞏固後方放在首位。雖然劉備在世,南蠻(今川南雲南)不一定反叛,但不能保證劉備北伐途中不叛亂啊。
平定南中是個長期大工程,我們先簡單講講歷史上蜀漢怎麼平定鞏固南中。平定南中後,可以大大增加蜀漢北伐的人力資本。實際上,諸葛亮北伐時確實徵調了許多南蠻土著士兵。
很多人受《三國演義》誤導,以為諸葛亮平定完南中,讓孟獲歸順後南中就安定了。其實不然。諸葛亮徵南中後,直到蜀漢滅亡,南中都不穩定,幾次反叛。
蜀漢在南中設置庲降都督來管理。但這個位置可不好當。第一任庲降都督鄧方死在任上。第二任都督,由出自南中大姓的李恢接任。李恢任上,撲滅數次南蠻叛亂。第三任都督,名將張翼,因對南蠻的鐵腕政策不得人心,南蠻再次叛亂。張翼平亂不力被召回成都問責。第四任都督馬忠再次平定南中叛亂,並用仁德之政教化南中百姓。在249年馬忠死於任上後,南中百姓痛哭流涕。第五任都督張表缺乏史料詳細記載。第六任都督閻宇,任上精明能幹。但其在258年蜀漢滅亡前夕被召回成都。蜀漢因國力衰弱,也就此廢除庲降都督。
此外,《出師表》中提到的將軍向寵,他在240年討伐南蠻叛亂時陣亡。
從這些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出,平定南蠻,非一朝一夕之功。蜀漢對安定南蠻可是下了血本,最後都未必成功。後方不穩,何談北伐。要平定南蠻這個邊疆,首先就要一個穩固的中樞。光靠成都平原這個中樞顯然不夠。萬一北伐打到一半。曹魏一策反孟獲朵思大王木鹿大王這些人,夠蜀漢喝一壺了。
再説北伐,按照諸葛亮隆中對提法,最好荊州益州並進,單靠一個益州漢中出秦川顯然不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入蜀困難,出蜀也難啊。東吳孫權那個二五仔,即便修好了關係,後來的歷史也證明,這種盟友靠不住。孫權不去合肥送人頭成就“孫十萬”大名就行了。
失去荊州是蜀漢永遠的痛
作為一個四通八達的戰略要地,荊州對蜀漢的發展意義不言而喻。既拓展了蜀漢的外部防禦空間,又讓蜀漢有了一個隨時東出北上的交通要道。
荊州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此用武之國。諸葛亮把荊州的戰略意義説得再清楚不過了。
沒有了這塊直接威脅宛城洛陽許昌等曹魏核心地區的北上通道,單憑益州一地,蜀漢想北伐成功,簡直痴人説夢。即使劉備在世,蜀漢內部團結,南中不反並大力支持北伐也沒用。
歷史上,諸葛亮以益州一隅之地北伐,能數次對曹魏給予極大震動,並打的司馬懿龜縮不出,只能拖時間已經很牛逼了。
最後開個腦洞
三國鄧艾有句話是“屯田日久,當建奇功”。這句話我想也可以反用於蜀漢。假如諸葛亮坐鎮成都,劉備忍着失去臂膀兄弟的悲痛,和好東吳,並帶着張飛趙雲魏延馬超等人北上漢中,長期屯田,打消耗戰。一點點饞食,一點點磨損消耗曹魏,估計也有六七成可能打出蜀地,進入關中。拿下關中,就好辦了。
這個腦洞我有歷史依據。歷史上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抱着死磕之心,在五丈原屯田,打的司馬懿龜縮不出。司馬懿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進退維谷。蜀漢差點就耗盡了魏軍鋭氣。可惜,天不佑蜀漢,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因此這個腦洞,我們就要保證,已經年近六旬的劉備,身體不出問題,能熬到在前線對峙的魏軍鋭氣耗盡,精疲力盡。畢竟,魏國要防的不止蜀漢一家。還有東南的東吳,西方的西羌,北方的鮮卑南匈奴,東北的高句麗。後面那幾個狠角都讓日後的中原王朝吃盡了苦頭。
所以,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修好東吳,安心發展生產,一心北伐,擊敗滅亡曹魏一統天下,還是有那麼六成希望的。但要看劉備身體情況,曹魏外部外交局勢以及內部穩定情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