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一些農村,要是哪個家裏面出了一個大學生,村裏人總會開玩笑着説:“呦!出了一位秀才!”這也引發了下面一個有趣的問題,古代的秀才,放到現在究竟是什麼學歷?大學生真的能夠考上嗎?就讓我們來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要了解一下,秀才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就拿明清時期來説,一個人要想通過讀書來考取功名,首先要在學道或者是當地州縣組織的童子試中過關,就和你要考高考,必須經過中考是一個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童子試可不是什麼閉着眼睛就能夠過的,同樣也需要一番寒窗苦讀才行,在通過童子試後的讀書人,被稱之為童生,可以繼續進行由各省學政(也就是省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組織的三年兩次的院試。不知道多少人,倒在了這一關卡上,數十年無法過關者可謂是大有人在。
我們熟知的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一名老童生,而《儒林外傳》中的童生范進,等到了五六十歲,才艱難的考中了秀才,獲得了胡屠户“一副豬大腸”的祝賀,此時的他早已經家徒四壁,但是范進還算是好的,至少後來又連中舉人進士,但是更多的人則蹉跎了歲月。
只有通過了府試的人,才能夠被稱之為秀才。那麼秀才的錄取率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呢?根據統計,清朝260年的歷史當中,一共選拔出了300萬左右的童生,46多萬名秀才,因此平均每年會誕生10000多名童生和2000名秀才。或許有人説,這個數字似乎還可以接受啊!但是要注意的是,童生的平均年紀在16歲左右,然而秀才的平均年紀卻在24歲,足足相差了八年,這是因為每年的府試,參加者不但包含了當屆的童生,也包含了“范進”、“孔乙己”這樣的復讀者,而且數量更多。
因此秀才的錄取率,要一年的秀才加八年的童生相除,如此得來秀才的錄取率只有2.5%。而我國在2008年高考,報考人數1050萬,本科錄取率599萬,比例57.0%。由此可見,秀才放到如今,大學生還不一定能夠選上哦!他們至少也能上985之內的名牌大學,秀才如此稀缺,倒也正應了胡屠户的那一句話:“他們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啊!”
秀才在古代科舉中的地位,只不過是倒數第二層,往上走還有舉人和進士。為何秀才卻如此稀少呢?
分析原因,還是因為古代的科舉制度,説白了是為政府做官而選拔出來的,因此他們的管理模式,比起高考更像是公務員考試,科舉始終維持在一個查漏補缺的狀態,只有等到上面的官員因為退休或者是意外病故,開除,或者是朝廷需要擴招,舉人乃至進士才有做官的機會。而這同樣也就決定秀才數量的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