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語:良莠不齊

學習成語:良莠不齊

今日成語

良莠不齊

成語讀音

liáng yǒu bù qí

成語資料

用 法作謂語;用於書面語,側重於人的品質

近義詞參差不齊、魚龍混雜、混淆視聽、犬牙交錯

反義詞涇渭分明

成語解釋

良:善良,指好人。莠:又名狗尾草,樣子很像穀子,常混在禾苗當中,對禾苗生長有害,這裏用來比喻壞人。比喻好人和壞人混雜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朝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且説彼時捐例大開,各省侯補人員十分擁擠,其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成語典故

明朝時期,田藝蘅《留青札記》中記載:元朝時稱人以郎、官、秀為等第,“秀”是最高級別,“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時稱鄙人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齊就是不郎不秀,稱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 字。

轉載請註明: 學習成語:良莠不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