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學生特別就業季⑧材料學碩士畢業幹銷售,導師助力開山大弟子“不對口”就業為哪般?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經典

今年畢業的上大學生葉春洋,是材料學院材料先進凝固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雲虎帶教的第一個研究生。

然而,這位學業上挺優秀的“開山大弟子”就業時,卻在張老師的鼓勵和助力下,走上了投資銷售類崗位。

如此專業不對口,老師怎麼想的?“學生有自己的人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子,我很高興,”張雲虎説。

校園路上凌晨兩點的對話

此刻的葉春洋,已經在上海象嶼上班,他的部門在大宗商品貿易的小組之一。29日下午17:30,剛剛走出辦公樓的他,抬頭看着尚亮的天光,想起一年多前,與導師在校園裏的小路上,凌晨兩點的對話。

“我是導師帶的第一個研究生,做項目做課題,他總是帶着我並肩戰鬥,”小葉記得,當時和導師的宿舍都在上大寶山校區,實驗室卻在延長校區,為了開發一個重要的硅鋁合金細化劑,常常拼到深夜。凌晨一兩點,兩個人走出實驗樓,一路上會覆盤剛剛的實驗,張雲虎會問他未來的打算,也將講自己在海外求學的過往。“好像在那時,老師已經在帶我慢慢思考今後的路。”

那個硅鋁合金細化劑最終在兩個月內攻下,實驗室效果非常好,目前正在進行進一步產業化研發。“目前汽車輪轂就常用到硅鋁合金,這個新東西可以大大提高這種合金的各項性能指標,我們有專利,還申請了國家基金,”小葉説得眉飛色舞,而最終選擇放棄科研這條路的他,又是為何?

“其實對於最終做什麼,考慮的因素很多也很複雜,”葉春洋説,求學過程中越來越覺得,可能往具有專業背景商貿複合型這個定位發展,更適合自己。“讀這個碩士,也不僅僅是學具體專業知識,也包含着能力、素養的提高,”他覺得,在這三年中的收穫,可以讓自己在更多領域做出好東西。

“不對口實習”,導師牽線、批假

“教學過程中發現,小葉腦子靈、執行力強,是個好苗子,但是確實不太適合搞純科研,”張老師説,當時正巧自己的師弟謝柯,在廈門象嶼集團金屬大宗商品交易相關領域工作,於是牽線搭橋,帶着小葉認了“師叔”,並申請進入象嶼在上海的部門實習。

當時,畢業論文所需的實驗數據,手腳利落的小葉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張老師批准他課餘可以花更多時間參加實習、積累經驗。

最終,小夥子不僅畢業論文贏得好評,實習期間的優異表現也讓象嶼直接留人。“可以説,一開始就明確定位,長線發展,是我就業的路徑,這其中離不開張老師的幫助和鼓勵,”葉春洋説。

4月7日,他正式走上了工作崗位,參與金屬的大額商品交易項目,開展業務的對象,主要是鋼廠,而在材料金屬凝固專業領域的深厚功底,成了他的撒手鐧。

“幹我們這行的,不少是金融、貿易專業出身,像我這樣的技術背景不多,”小葉説。就在上週,他前往蕪湖一家鋼鐵廠洽談,本來作為新人第一次打交道,總有些公對公的生疏。然而,鋼鐵廠方面的項目人員本身就是技術領域資深人才,倆人不知不覺開始聊起了疫情對鋼鐵市場的影響,話題迅速深入到“中國鋼材生產的均質化、潔淨化”,還聊到了這個領域裏特別知名的新技術脈衝磁震盪。“當對方知道老師帶着我也參與了這個課題時,聊起來滔滔不絕,一下子更近了……”小葉看來,在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學到的信息分析能力、多元視角探索問題的能力、大視野把控全局的能力,都是珍貴的財富,也是自己職場中的“特色”。

“張老師在研究中的那份認真,也是我耳濡目染,受益終身的,”葉春洋説。

曾有人問張雲虎,開山大弟子沒有從事科研工作,幹了“銷售”,你捨得嗎?失落嗎?

“當老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學生找到自己的路,發展得好,希望他在自己的新領域,能有更大的建樹,”這是張老師的回答。

正如上海大學校黨委書記成旦紅對大學生就業的思考:助力學生就業,要有“愛生如子”的情懷,想之所想、急之所急、辦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