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00年前,一樁轟動明朝朝野上下的傷母案所引發的謎團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經典

一個叫做張福的人向官府報案説,自己的母親被鄰居張柱給殺掉了。京城的東廠立即聞聲而動,將嫌疑人張柱捉拿歸案。這裏大錘解釋一下當時京城的司法流程,理論上來説,在明代,北京是國都,所以這裏民間發生的刑事案件,也會高規格處理,一般是由刑部或者都察院來初審的,不過這倆機構不能直接受理告狀,它們都是案件發生之後,經過朝廷一整套程序,甚至要奏報皇帝,然後由皇帝下令刑部或者都察院介入,這求種的流程,就比較複雜,時間也比較長。

在這種情況下,京城地面上,兇名赫赫的東廠和錦衣衞就顯得影響力更大一些,因為這兩個機構並不屬於官僚司法體系之內,特權很大,東廠在京城內控制了一大批地痞流氓,他們平時負責通報消息,還能夠受到東廠的獎賞,東廠有了這樣一批人做耳目,收到消息時間更快,行動也更快,所以張福的母親遇害這個案件一發生,東廠這邊的人很快就到達現場,抓了嫌疑人鄰居張柱,回去就突擊審訊,一頓酷刑之下,鄰居張柱承認是自己殺害了張福的母親。東廠於是就把這個案件和偵探結果,一併報告給了嘉靖皇帝。

得到了報告的嘉靖皇帝,按照以往的司法慣例,就把這個案件批給了刑部,讓他們來審理。可是之前東廠上報的時候,已經有了一個刑訊的結果了,刑部負責辦理的人就順水推舟,走個形式,確認了東廠的偵緝結果,説鄰居張柱就是殺害張福母親的兇手,判處死刑。這個案件就算結案了。

但是這回刑部走形式,卻走出大毛病來了。因為鄰居張柱離開東廠到了刑部這邊,又翻供了,不肯承認自己是兇手。而且鄰居張柱這邊還有強力的人證——一個人證是張福的親姐姐,她説自己的老母親並不是鄰居張柱所殺,而是被自己的弟弟、不孝兒子張福因為平時口角而動手殺害,並栽贓給了鄰居張柱。並且張福周圍的鄰居們一堆人也都做了證詞,大家一致説張福是殺害自己親生母親的兇手。

這個事情就卡在這裏了。刑部就派遣郎中魏應召重審此案。魏應召重審此案之後,結論是張福殺害自己親生母親,鄰居張柱是被誣陷的。這下張福要被處決了。這下東廠又不幹了。因為之前他們突擊審訊弄出來的審訊結果被推翻了,這不是讓京城裏威風八面的東廠督主難堪嗎?

於是,刑部與東廠扯皮的這份報告,又送到嘉靖皇帝那裏。嘉靖皇帝怒了,説郎中魏應召辦案糊塗,先把魏應召抓起來了,又派右都御史熊浹[jiā]牽頭三審此案。結果是三審結論仍舊是認定,殺人者不是鄰居張柱,張福不僅窮兇極惡殺害自己母親,還栽贓誣陷鄰居。

熊浹上報三審結果的時候,所有人都暗地裏捏了一把汗。為什麼呢?因為嘉靖皇帝的態度,之前在派人三審的時候已經很清楚了,他可沒説此案存疑、需要三審,而是説二審翻案的刑部郎中魏應召有罪,你們三審把這個事情確認一下。皇帝這個態度,就説明了他是有明顯傾向、要維持東廠原判的。所以在三審的時候,一些沾邊的官員都悄悄找各種理由躲了,不出席判決,明哲保身,可是熊浹是直接負責人,他實在沒辦法躲,所以他只能上報。

上報結果,果然是嘉靖皇帝又大怒,説這個三審判決不對,把熊浹給革職罷官了。這皇帝就很不講道理了,二審三審的官員如果是糊塗判案,那之前聯名舉報張福殺害自己母親的張福姐姐以及一眾鄰居的證詞,又怎麼説呢?所以當時朝野的給[jǐ]事中們就不幹了,先後有兩位給事中上書給皇帝提意見,説陛下你這麼硬判案件會搞出來冤案的。嘉靖皇帝根本不聽,這倆給事中也給下獄了。

最後在嘉靖皇帝的強力干預之下,這個案件維持一審原判,鄰居張柱死刑,二審的魏應召被髮配充軍,三審的熊浹被罷官,連大義滅親的張福親姐姐,也被判打了一百板子。

這個案件雖然是惡性案件,但是其實並不太複雜,可是隨着嘉靖皇帝摻和進來以後,就成了一樁轟動朝野的大案,牽涉到的熊浹是右都御史,這可是二品大員,就因為這事給罷官了,外帶幾個給事中以及郎中都下獄。

那麼到底是誰殺害了張福的母親呢?這個歷史沒有給予答案。到了最後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張福殺害自己親母,還是真的鄰居張柱下手。不過當時和後世的學者都傾向於認為,這確實是一樁嘉靖皇帝親手釀成的冤案。

那麼嘉靖皇帝為什麼要親自插手這一樁民間的兇案呢。關於嘉靖皇帝的動機,後世學者只能推測。目前來説,相對來説比較靠譜的推測是,嘉靖皇帝需要用這個事情來小題大做,完成自己的想法。

因為張福也好,鄰居張柱也罷,對於封建王朝的皇帝來説,他們的生死,皇帝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但是,嘉靖皇帝在翻閲此案報告的時候,他還是清清楚楚記住了一件事情:按照東廠的調查報告,這個鄰居張柱,是前朝武宗皇帝的皇后夏氏的家僕。——這個事情,嘉靖皇帝非常在意。

嘉靖皇帝之前的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他死的時候30歲,沒有兒子,所以當時執政的大臣和太后商量的結果,請武宗的堂弟、也就是如今的嘉靖皇帝繼位了。嘉靖皇帝上台之後,就比較忌諱原來的武宗時代的一些舊人的勢力,而武宗皇帝的皇后夏氏,作為外戚後黨,也是嘉靖皇帝的打擊對象,所以就有學者推測説,嘉靖皇帝是為了給前朝皇后夏氏家族一個教訓,於是不管真假,一定要弄死夏氏的家僕、鄰居張柱。

不過,這目前也只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推測。到底為什麼,一個皇帝要積極參與一起民間的刑事案件,並且直接幹出來被後人視為枉法的冤案,這其中的是非曲直,還是作為一樁歷史謎案,留給了後世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