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成績下滑,必有原因”:若孩子沾上這四種毛病,就很難翻身了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經典

  有過一線教學經驗的教師們都知道,學生成績下滑,必有原因。有些學生是因為力不能支,比如從初中到高中,思維方式沒有進行很好地調整,沒辦法跟上學習節奏,導致成績下滑;也有一些學生是因為染上了一些毛病,成績開始直線下滑。

  如果孩子沾上了這四種毛病,成績下滑就幾成定勢,想翻身就難了。

  第一種毛病:懶惰不吃苦

  不少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一段時間後成績下滑嚴重,就是與染上“懶惰不吃苦”這個毛病有關。他們從以前主動學習變成了現在的被動學習;他們不只為完不成學習任務找藉口,也會為學習成績下降找各種藉口;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和勤奮,而是變得倦怠和消沉。

  “懶惰不吃苦”是非常危險的惡習,它具有很強的破壞性,能消磨人的自制力和忍耐力,使人喪失進取心,並很容易讓孩子變成一輩子都擺脱不了“拖延”的人,導致他們徹底與成功“絕緣”。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整天苦思冥想而對周圍漠不關心、常常賴牀且不以為然、沒有學習目標又不主動思考、沒有時間觀念總把今天的事安排在明天做”等表現時,就一定要注意了,要及早進行科學干預,把危害降到最低。

  第二種毛病:狂傲不自知

  筆者曾遇到一個小學階段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三,他的學習成績從班上名列前茅變成了墊底,以至於中考成績都沒有達到普高線。這個孩子在小學時一直比較謙虛,可進入中學後,自己的“出眾”,加上家長的吹捧,很快就迷失了,還染上了“狂傲不自知”的毛病,不僅覺得老師講解的知識內容很簡單,也瞧不起其他同學。很快他就成為了老師和同學的疏遠對象,學習成績下滑不算,心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狂傲不自知”的孩子會顯得特別固執,他們比較狹隘和偏激,既沒有很好的學習狀態,又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他們表面上自高自大,實際上內心特別痛苦,如果這個時候他們沒有接受及時而有效的疏導,大概率會出現成績下滑和心理問題。

  第三種毛病:聽課不留神

  課堂對於學生來説太重要了,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基本上都是課堂上的“積極分子”;而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大多是課堂上的“消極分子”。

  若上課不留神,可能很快就錯過了老師講解的重要知識點。如果長期上課不留神,不僅重要知識無法掌握,就連基礎知識,恐怕都很不紮實。這樣的話,越往後學習越吃力,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學習成績自然就一落千丈。此時,即便家長花重金為孩子請“名師”輔導,也會因為效率低、無動力而導致成績無法提升。

  孩子染上“上課不留神”的毛病,家長切不能大意,要及時與孩子交流,找到問題的根源。與此同時,家長要與孩子的班主任以及其他授課老師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努力,用科學的方法引導、用理性的語言説服,爭取孩子改掉這個毛病。

  第四種毛病:作業不用心

  學生時代的作業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作業,為教師在上課時佈置學生當堂完成的作業,旨在第一時間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另一種是家庭作業,為教師讓學生在家完成的學習任務,以鞏固新學習的內容和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同時也能達到進一步檢測知識掌握程度的目的。

  染上“作業不用心”毛病的學生,會改變以往對待作業特別認真的態度,他們不僅不按質按量完成作業任務,甚至還會抄襲別人的作業或乾脆不寫作業。這不僅直接造成他們學習成績下滑,還給了老師很不好的印象,不利於與授課教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由此可見,對作業的用心程度,既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又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注程度,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要找到學生染上“作業不用心”毛病的原因,比如是不是迷上了小説?是不是早戀?是不是結交了一些校外或社會上的朋友?或被其他學習以外的事情干擾?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幫助孩子改變對作業的態度。

  以上幾種毛病,一旦孩子沾染,就很難翻身了。所以,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身上的點滴變化,始終正面影響孩子,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到極致,就能較好地避免孩子“被淤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