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京城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案,丞相胡惟庸以謀反罪被殺,屠滅三族,前後因這一案件被株連的多達三萬餘人。然而僅過去十多年,胡惟庸案的陰影還未散盡,又一件驚天大案發生了,戰功赫赫的名將藍玉也以謀反罪伏誅,受此案牽連被害的有一萬五千多人。兩次大案,使明朝的開國功臣幾乎被誅殺一空,一時間朝中人心惶惶,眾臣都有朝不保夕之感,甚至出現了每天上朝前先與家人訣別,下朝後則舉家相慶又活一日的情景。胡惟庸和藍玉真的要謀反嗎?真有那麼多開國功臣參預他們的謀反嗎?
中國有句古話叫:“敵國滅,謀臣亡。”以及“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反觀中國古代史,歷朝歷代,皇帝和開國元勳的鬥爭可謂是血跡斑斑。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説: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朝開國“杯酒釋兵權”等。胡惟庸案、藍玉案是明初影響最大的謀反案件,當年隨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受這兩大案的牽連而慘遭屠戮的數不勝數,朝中幾乎為之一空。朱元璋南征北戰,最終平定天下,當了皇帝,這與他身邊有一批才智過人、英勇善戰的文臣武將是分不開的。朱元璋稱帝后曾經對開國功臣論功行賞,而一些功臣便也乘勢居功自傲,其中以李善長、胡惟庸等所謂“淮西幫”勢力最為強大,在朝廷中影響很大。這對有着強烈集權慾望的朱元璋來説,顯然是一大隱患,他對此十分放心不下,多有猜忌,恐其圖謀不軌,危及朱明王朝的長治久安。“胡藍之獄”成為朱元璋清算這些功臣的大好時機,無論胡惟庸還是藍玉是否真的謀反,但如此大規模的株連顯然是朱元璋有意為之的。朱元璋不僅將相權和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還將他心懷疑慮的開國功臣們一網打盡,可説是最大的得益者。
關於朱元璋連興大案的原因,目前學界尚無定論。比較通行的説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觀點認為,胡、藍等人居功自傲,目無法紀,並覬覦天子寶座,所以遭致殺身之禍;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保證朱明王朝長治久安,而故意找尋藉口,大興獄案,以達到剷除功臣的目的。
藍玉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素以英勇善戰而得重用,數次統兵出征,立有大功,洪武二十年升為大將軍。由於戰功顯赫,藍玉被朱元璋喻為大破匈奴的漢代名將衞青和唐代名將李靖,並封他為涼國公。藍玉遂因此日益驕傲起來,侵佔民田,鞭打來執行公務的御史,廣蓄莊奴,仗勢欺人。雖然藍玉為朱家天下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但看到朱元璋京城內大開殺戒,心中也感到非常懼怕。他説:“本朝官員,哪個有始終?”果不其然,災難終於降臨到了自己的頭來。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衞指揮蔣獻誣告藍玉“謀反”。在嚴刑拷打之下,藍玉不得已承認與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吏部尚書詹徽等人,企圖趁朱元璋出宮舉行“藉田”儀式時,發動兵變,結果藍玉等人被處以極刑。藍玉案雖然只持續兩個多月,但連坐被族誅的人達一萬五千人,其中不少是軍中勇猛剛強之將。
藍玉是定遠人,他是常遇春的內弟,也就是小舅子。藍玉從軍的時候,一開始在開平王常遇春帳下效力,就任管軍鎮撫,做事很有膽有謀,面臨敵人勇敢,只要征戰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後因屢戰積功,由管軍鎮撫升任千户和指揮使,後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洪武五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戰中,藍玉隸屬徐達之中路軍。徐達以都督僉事,藍玉為先鋒官,開始先出雁門關,在野馬川打敗擴廓帖木兒遊騎,又在在土剌河打敗擴王保保的軍隊。洪武七年,藍玉又親自帶兵攻克佔領興和,俘獲元國公貼裏密赤等59人。
洪武十四年,藍玉用左副將軍的官階,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右副將軍沐英率領王師30萬,向南征討雲南,藍玉、沐英率領東路軍一部分兵將,沒有攻打就拿下昆明,元朝右丞觀甫保出城投降,盤踞雲南的殘元勢力也被消滅。同時,藍玉又攻佔大理,在曲靖擒獲元廷平章達裏麻,梁王在逃亡途中死去,滇地全部平定。戰後評功,朱元璋稱藍玉功勞尤大,增加俸祿五百石,而且藍玉之女被冊封為蜀王朱椿妃。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母親是郭子興之女郭惠妃。朱椿是一個喜好讀書和做學問的人,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稱。到成都後,在如今成都的紅照壁一帶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蜀王府,也即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成都“古皇城”還在沿錦江修建了籌邊樓、望江樓、散花樓,成為了成都的標誌性建築,均是朱椿之功。此外,他對蜀地佛教也相當關心,時常上峨嵋山參拜,峨嵋山上所建的清音閣接王亭就是為了迎接朱椿而設。
洪武二十年,藍玉被朱元璋拜為徵虜左副將軍,以徵虜左副將軍身份隨大將軍馮勝北征元太尉納哈出。藍玉率領輕騎冒着大雪出兵,殺元廷平章果來,擒果來的兒子不蘭奚,並得到了元廷的人馬。後率軍乘勝追擊,當軍隊到納哈出巢穴金山,納哈出來假裝投降,藍玉等將領看出他的計謀並將其生擒,同時,納哈的軍隊都歸順。征討期間,正碰到馮勝獲罪,明朝廷命藍玉“總管軍事”,拜大將軍,屯兵在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