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企高管在華體會文化的微妙

德國《經濟週刊》7月2日文章,原題:經理人在中國,需要筷子、尊重和耐心  中國近年來已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超過5200家德國公司活躍於中國大陸。德國對最近北京疫情波動的反應,凸顯兩國經濟相互交織的緊密程度——德國股市暴跌!一個月前,400名德企高管成為第一批從歐洲返回中國的外籍人士。這種特殊經濟關係意味着:要想在德國公司開創職業前景,幾乎不可避免需要有較豐富的中國經驗。不過,許多德國高管對德中文化的細微差別不太清楚,這是個大問題。

斯特凡·羅赫正在德國西馬克集團(SMS)一家中國子公司擔任臨時經理人。經歷行業危機後,這家從事冶金設備製造的公司希望在華找到新增長點。羅赫的任務是贏得新客户,並“正確地把中國子公司與德國總部聯繫起來”。他到中國後,希望第二天就能説服客户,但談判持續了整個週末,“我在中國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耐心”。他認為耐心是在華生活工作至關重要的能力。

但真正的障礙是體會中國文化的微妙之處,需要對很多事情有很高的敏感性。例如,SMS打算解僱一名中國董事。若突然公佈決定,會在員工中造成負面影響,失去員工信任。因此他建議德國高管對中國員工最好間接或私下批評。

羅赫説,在中國,對一個人能力的信任往往建立在個人風格和關係網上。因此,高管需展示一種權威。“我的白髮就有這種幫助作用”,他笑着説。此外,中國的談判桌安排嚴格按照等級,職位最高者坐中間並首先講話。此類儀式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這對德國經理人來説可能是一種考驗,在商業銷售談判中,不僅要跟對方主管業務的人員溝通,還要跟位置較高的人談。

通過幾周努力,羅赫終於贏得中國商業夥伴的信任——而這體現在一個很小的細節上。有一次與中國客户見面,羅赫同他們喝了點酒。喝酒前客户對他説:“羅赫先生,我們已取得很多進展。要一起喝瓶酒嗎?”(作者卡米拉·弗洛克,青木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61 字。

轉載請註明: 德媒:德企高管在華體會文化的微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