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7月10日,南華早報刊登了評論文章《為什麼香港國安法不會造成第三輪赴加移民潮》,該文在首頁的推薦語為:為什麼(部分)港人不該寄希望於加拿大。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2019年香港騷亂期間,加拿大華人華僑支持止暴制亂現場,圖源:美聯社

本文作者鄭經翰,是前香港的電台政論節目主持,曾以“泛民派”身份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此外,他曾創辦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目前已移居加拿大。

在粵語文化圈中,鄭經翰曾因主持著名政論節目《風波里的茶杯》為兩岸三地觀眾熟知,更因觀點犀利被稱為“十點前特首”,指其在特首10點上班前通過節目能影響民意。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騷亂期間,鄭經翰一直力挺示威者,甚至對暴徒表示同情。不過,相比其他激進派,鄭的分析相對務實。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鄭經翰資料圖,圖源:港媒

或許正是抱着還算“務實”的態度,已經移居加拿大的鄭經翰,向自己支持的香港示威者們潑了盆冷水:香港國安法頒佈後,港人不應把希望寄託在加拿大所謂的“支持”上。

在文章開頭,鄭經翰對試圖爭取所謂“海外支持”的香港抗議者,點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加拿大,大多數華人都理解,甚至熱烈支持香港國安法的通過。

鄭經翰的分析主要基於前2輪“加拿大移民潮”的香港居民成分。據他的觀察,1960年代第一輪“移民潮”的香港居民裏,有很多人原籍就是中國內地,是因為經濟困難而前往香港討生活,因此從香港前往加拿大時,對還在英國治下的香港談不上有什麼歸屬感。

而在1980年代的第二輪移民潮裏,大部分香港居民是出於對迴歸後香港形勢的擔憂,才短暫來到加拿大的。隨着後續香港經濟變好、政治形勢穩定,這些相對富裕的移民也大多回到了香港。

由於許多老一輩在加華人多年來在當地飽受歧視,是中國經濟騰飛才讓他們得到了加拿大人的改觀和尊重,因此,他們在情感上更傾向於內地。因此,上述這兩個羣體裏,會熱烈響應所謂“香港民主抗爭”的人少之又少。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加拿大華人抗議扣押孟晚舟現場,圖源:彭博社

至於新一代的加拿大華人華僑羣體,鄭經翰表示,這個羣體中,來自中國內地的新一代移民已經佔據了大多數。據筆者查閲,加拿大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籍移民已成為加拿大第二大移民羣體。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圖源:加拿大移民部門官網

這個“比例”,讓鄭經翰這樣的“民主派”支持者感到悲觀,他表示:這些新一代移民天然親近內地,即使移居海外,仍受到中國國內媒體的影響。另外,他們對香港示威者的許多訴求並無好感,還大力支持香港國安法通過實施。

相比之下,最近這些新一代移民和華僑們密切關注、積極發聲的事情,是關於加拿大扣押孟晚舟一事。

事實上,排除政治立場,鄭經翰對加拿大華人羣體的判斷相當準確。在南華早報另一則報道中也提到,儘管香港籍移民更早來到加拿大,構建了加拿大華人圈早期的文化形態,但隨着內地移民不斷增加,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華人社區正面臨着從語言、文化、飲食喜好,甚至政治立場的重大改變。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香港籍教授Miu Chung Yan對當地華人文化變化的分析,圖源:南華早報

此外,對於加拿大官方的對華態度,鄭經翰也並不樂觀。他在文中提到,儘管加拿大聲稱放寬香港居民的移民要求,但由於經濟等方面和中國的利益關係,加拿大政府對中國的“強硬姿態”,既沒有達成普遍共識,也不可持續。

因此,鄭經翰建議那些試圖抗議香港國安法的香港人,不管加拿大未來是否對香港居民大開國門,抗議者都要牢記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想尋求“國際支持”,必須得學會“見好就收”,不要抱有不實際的期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4 字。

轉載請註明: 移居加拿大的前反對派議員,告訴香港抗議者一個“殘酷”的現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