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孩子總是愛告狀,不要忽視這背後的原因

"媽媽,哥哥趁你出門偷偷看電視了!""老師,XXX把小倉鼠帶到學校來了!"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急着懲罰,看似是公正嚴明的處理了事情,但是有時候孩子的注意力並不在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上,而是拖同伴下水。隨着長大,生活中我們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那麼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卻經常發生呢?

生活中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首先我們要分析一下孩子告狀的原因:

一、求助類的告狀

一般求助類的告狀是孩子想要尋求成人的保護。對於這類情形,老師和家長不要直接插手,而是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詢問類的告狀

遇到這樣的告狀,老師及家長要及時肯定孩子積極的一面,以強化其積極行為。比如孩子告狀同桌不認真看書,我們可以表揚孩子説:"你認真聽故事,不講話,真是個好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判斷力和剋制力,同時也藉助榜樣的力量,培養其他孩子積極正面的行為。

三、為自己辯解的告狀

如"這是某某讓我做的",這類告狀一般發生於孩子在做錯事情後,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試圖推卸責任或者逃避懲罰。這時老師和家長就要分清責任,進行懲罰,同時讓孩子認識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不對的。

四、"檢舉揭發"類告狀

這種行為不宜鼓勵,更不能當着"告狀"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個孩子,要防止孩子因為想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或懷有嫉妒心理而亂告狀。老師和家長對這種告狀行為要及時糾正,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生活中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日常中如何培養孩子:

一、要教育孩子妥善處理夥伴間的矛盾

孩子的依賴性較強,即使一點小矛盾也想依賴大人幫助解決。因此,老師和家長不要一聽到孩子告狀就插手他們之間的事,要指導他們自己處理矛盾糾紛。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減少告狀次數。

二、要教育孩子看到同伴的長處

孩子常常通過與別人比較而進行自我評價,因而在"詢問""請問""要求被關注"時,他們總習慣於用別人的不好來突顯自己的優勢。所以,老師和家長應注意克服孩子的思維侷限和評價習慣,讓孩子學會獨立地進行自我評價。此外,還要引導孩子自覺地做小朋友們的榜樣,不能用批評別人的辦法來抬高自己。

三、要教育孩子有事敢於直説

如果孩子説話"繞彎彎",則可採取佯裝不懂的方法,教育孩子有話明説。把握好這一點,對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是十分重要的。

生活中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孩子們之所以告狀,一方面是他們缺乏判斷和解決問題的矛盾,或者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我們要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7 字。

轉載請註明: 生活中都不喜歡打小報告的人,為什麼告狀這種事在孩子中經常發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