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腿部骨折,學校為其開通在線課堂
“一條長江路,半部南京史”,如果説這句話是對南京城內最富文化底藴的長江路的概括,那坐落其上的長江路小學對於技術的探索所輻射的影響範圍或大大超出了南京城。
從21世紀初將計算機課程提到一年級,到探索計算機技術與美術課程的融合,再到圍繞課堂布局未來教室,課程教材、結構應時而變,孩子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升,老師減負。
校內基於技術和課程等方面的摸索經驗,使得在學校支援西部的災後重建工作中,又創造出跨區域網絡協作教研,帶動了183名西部地區教師的專業成長,四年間開展的16次較大規模的網絡遠程協作教學和教研活動,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涵蓋東北、西北等偏遠地區近萬名師生。
懸掛在長江路小學的技術“頭銜”很多,但校長宋紅斌拒絕“為用而用”的形式化技術運用。“我們一定要弄明白技術之於教學的作用是什麼,不要為用技術而用技術,而要適時適當、有意義的使用”。
從一年級開始的計算機課,到對美術的融合探索自2011年成為全國數字美術首批基地學校後,長江路小學要經常接待來自各地同行的觀摩教學,這種將美術與電腦技術融匯的課程,早在2003年該校便開始探索。但在此之前,讓學生在入學時便接受和感知信息技術卻至關重要。
這就不得不提關鍵人物宋紅斌,他在2000年擔任長江路小學校長時,也兼任着計算機老師。無論是簡單的打字操作還是複雜的dos命令,宋紅斌想的是如何讓計算機課真正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進而幫助到同學們。
對技術的感知需要從娃娃抓起,宋紅斌開始嘗試計算機課程的探索。彼時很多學校從三四年級開始開展計算機課程,國家也未對在更早學段設置該課程做出規定,但宋紅斌還是決定提早到一年級開設計算機課。不過,一年級學生還在識拼音認字的階段,上來直接操作看來不太現實。宋紅斌先對學生進行科技等相關資訊的介紹,“讓他們熟悉計算機對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改變”,真正上機操作是從第二學期開始的。
但課程真正要對學生產生影響,頂層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不可缺少。同年,該校制定了《長江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方案》,全校每個學生從一年級開始進行為期六年的計算機校本課程的學習,總計300課時。同時組織編寫教材,開發校本課程。
隨着孩子逐漸適應計算機課程內容,宋紅斌想到的是,如何讓孩子們將計算機課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別的學科呢?事實上,將技術運用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在長江路小學的歷史中早已有之。該校的信息技術研究最早可以追述到上世紀70年代,1976年該校著名的教育家王蘭老師就開始運用自制投影片進行拼音教學,創造性已經成為該校基因的重要組成之一。
從美術課入手,將信息技術與美術交叉融合成為新的突破口。宋紅斌介紹,彼時,國家規定一個星期兩節美術課,長江路小學將其中一節放在電腦房讓學生學電腦美術。
電腦美術課,可以讓創意通過軟件的幫助更形象地呈現出來。“原來他們在紙上畫圓很難畫成理想的樣子,在技術幫助下創意繪畫變得更有特色,且即時性強,畫完立刻呈現,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果十分開心。”不過,在操作的過程中,由於此前從未在電腦上繪畫,用鼠標操縱畫筆的方向對於小朋友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孩子們多年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
“我們很多畢業生到了中學以後沒有這樣的課,他們都覺得好遺憾,説要是繼續學下去多好。”宋紅斌説到。時代的發展促進了技術手段的更新,2010年該課程率先引進壓感筆的數位板課堂教學,並於2011年成為全國數字美術首批基地學校。時常接待來自全國的同行觀摩教學。
以生為本的課堂探索:老師減負,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不獨計算機與美術的創造性結合,圍繞課堂,長江路小學也開啓了未來教室的建設,為全部教室安裝交互式電子白板,購置了一定數量的平板電腦,同時開發了多種資源網站,支持學生藉助移動終端隨時訪問資源。傳統課堂單線灌輸、低互動、低效的桎梏在新的條件和資源下正在被打破。
課堂探索最初選擇以三年級的科學學科作為試點,宋紅斌介紹,探索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實驗和觀察的任務前置,學習小組在自由選擇課題的基礎上,在過程性學習、課堂的資料信息整理中充分利用移動終端。
第二階段中老師將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有學習的選擇權,同時針對學生自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給予幫助,搭建師生、生生互動的平台。這樣相對自由並拓展的學習方式,在網絡的輔助下讓時間和空間上不再有界限,貫通線上、課後與生活。在小組合作中,成員分工不同,各司其職,拍攝、記錄、彙報、資料調用、實驗等等,同時小組成員團結合作,將本組的成果充分向其餘的小組展示。宋紅斌表示,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發現移動終端的介入增強了孩子的課堂參與度。
第三階段將試點擴展到四年級,進行數字課程優化,對現有教材進行新的設計,構建重基礎、多樣化、綜合性、選擇性的課程結構,探索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材呈現方式,開展電子作業網絡互評互改,關注課程學習的評價,實現課堂即時練習、即時糾錯分析、即時評估績效。這使得教師負擔大大減輕,實現學生自主選擇,分層次個別化學習指導。
科學課積累的經驗為其他學科拓寬了視野和空間,其他學科也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科特點展開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宋紅斌與學校老師發現,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技術賦能的落腳點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固有的優勢,針對學生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教學支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
長江路小學曾為一位腿部骨折的畢業班學生專門開通了在線課堂,藉助QQ和pad為學生進行現場直播,下課後教室裏的孩子會和她談心,消除她的孤獨感。三個月的居家直播學習,孩子的成績沒有受到影響,獲得了家長的稱讚。此後學校再遇到生病或者特殊情況需要居家學習的情況,老師們都會採用此方式,“技術不只是工具,還應該傳遞温暖。”
讓普通老師成長為骨幹老師的跨區域網絡協作教研這種温暖還通過技術傳遞到偏遠地區的網絡遠程協作教學中去。2011年,中央電教館在四川綿竹舉辦的年度會議指出,三年時間已基本完成災後重建任務,然而當地學校的硬件雖已具備,但軟件卻跟不上,老師的觀念、教學能力還很滯後。
長江路小學和四川省綿竹市天河小學是姐妹校,長江路小學的一位體育老師在汶川大地震後被南京市政府派到四川省綿竹市天河小學支教,並與該校師生結下深厚友誼,在結成姐妹校後,天河小學也陸續派了很多老師到長江路小學跟崗實習。
如何藉助信息技術的支撐,通過空中課堂的方式加強兩校之間的交流溝通?彼時,網絡條件尚不成熟,藉助衞星技術兩校的課堂被聯繫起來,同時也開啓了網絡協作教研的初步探索。但衞星技術的不穩定導致的聲音卡頓、聲畫不同步等問題也給兩校的課堂聯繫與溝通帶來了麻煩。2014年,在市教育局和市電化教育館的大力支持下,長江路小學年完成校園網帶寬升級,購置了硬件視頻會議系統,保障視頻、音頻信號暢通。
底層技術具備後,怎樣的跨區域網絡協作教研更適合當地?宋紅斌認為,“要充分考慮援助地區教師的接受度,教研要考慮適切性”。對此,長江路小學在幾年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確定了通過“精品課堂展示,用常態化手段深入日常教學”的方針。通過優秀教師個人課例的改造,教研團隊經過研究後,基於互動交流需求組織網絡示範課堂。而通過技術環節設施的不斷優化,跨區域學校可實現點對點轉播、多點轉播,到雙向和多向交流,教師可實時互動研討,師生異地遠程學習交流,多平台同時在線互動。
這促進了西部教師的專業成長,綿竹天河小學的李琴老師,在多次參加與長小的視頻高清互動教學研討後,深受啓發,並主動和長小的李勤老師結為對子。通過網絡同課異構、網絡同課同構,網絡課堂實踐等方式,逐步成長為四川省骨幹教師。而李勤老師也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學校已開展16次較大規模的網絡遠程協作教學和教研活動,輻射範圍涵蓋整個長三角地區,並且包括了西部的四川、雲南、甘肅等地區,福建、廣東地區以及東北地區,已有近萬名師生通過不同形式參與學校組織的網絡課堂教學與教研活動,通過網絡協作教研,學校已對口援助2所西部學校(四川省綿竹市天河小學、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文林小學),帶動了183名西部地區教師的專業成長。
不過,隨着對跨區域網絡協作教研的深入實踐,其可發揮作用的空間也將越來越大。宋紅斌表示,“不宜將網絡協作活動侷限在教研活動這一種形式上,可以拓展到家校互動與學生輔導方面,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元互動也是跨地域遠程協作應當探索的內容,這一點也是我們接下來要繼續探索的方向。”
經驗共享和技術使用,需迴歸到以人為本從以上的諸多探索,可以管窺長江路小學在技術運用上的先人一步,如今掛在該校的“頭銜”不少,長江路小學既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又是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這些榮譽與學校師生的努力不可分割,這其中包括如何營造教師間的知識共享、以及對技術的清醒認知。
在關於計算機的培訓方面,長江路小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教育部或地方教育部門要求老師們拿的所有計算機的證書(根據年齡段分批次獲得),該校的老師必須在第一批全部完成。“所有老師都要在同一起點起跑,老教師通過年輕老師的幫助,他成長的會很快,並且很有學習的氛圍。” 宋紅斌介紹,培訓的形式採取集中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會開展針對性的技術培訓,老師之間也會形成課題研究小組,共同探討。
宋紅斌認識到在教師間營造分享和促進教研的氛圍至關重要。該校所有的資源在校內都是共享的。據宋紅斌介紹,學校每年會舉辦很多課件等比賽,獲獎的作品都會有相應獎勵,“學校老師們花了很多精力製作出的課件、網課,一定要尊重他們的知識產權”。
老師的課件一旦被學校評獎後,可給全校老師共享。別的老師上到同樣課程內容時也可以拿去使用,但要求是不能重複使用,必須在此課件上有所修改、進行優化。通過這樣的方式,集體的智慧被凝聚,課件不斷地迭代升級,校內優質資源被充分的利用與分享。如果課件已經在市級或以上層次獲獎,知識產權被承認,有學校水印的課件可以與其他學校共享。
這種開放的心態和對於技術理念的認知一樣,最終都要回歸到以學生為本的角度上。
宋紅斌拒絕“為用而用”的形式化技術運用。“我們一定要弄明白技術之於教學的作用是什麼,不要為用技術而用技術,而要適時適當、有意義的使用”,他強調,“小學階段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孩子,更多需要的是面對面的交流,是情感上的疏通,技術這一塊要涉及一點,但是切忌太多。特別是網上學習的東西,孩子們主要以查資料和互動為主,不要有更多大量的網上學習要求,否則會造成與社會脱節,進而造成心理的不健全,心智的偏差,後續上會有比較大心理問題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一定要適時適量的使用技術。”
宋紅斌認為,教育的價值觀要突破對功利價值的過度追求, 迴歸到以人為本, 關注育人本身的價值。 在信息技術大革命的今天,規訓與教化在撤退,支持和服務在推進。教育本質是對學習者的支持和服務,而不是對他們的規訓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