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給錢給房最高補貼300萬! 多城市上演“搶人大戰”
這麼多年來,國家為了打造幾個超級城市定位,如北京政治、上海金融、深圳科技、以及以前的廣州貿易,這高昂的生活成本讓很多人開始逃離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返回二線城市的懷抱。
例如2016年的城市簡歷投遞數量,二線城市佔到55.11%,大量超過一線以及其他城市。
對於穩定來説,要在一個城市落地生根,有房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所以各地的住房政策,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從房價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是直衝雲霄。新興的人才在一線幾乎已經被房價阻擋在外了,可以説買房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了,一線城市買房無望,這無疑給了二線城市偷襲的機會。
很明顯一線城市,已經開始了嚴格的户籍控制政策,而一些領頭的二線城市,為了吸引人才,則紛紛各自出大招。近兩個月來,許多城市都開始出台政策降低人才落户門檻。
《樓市頭條》工作室梳理發現,為了吸納人才,多個主流二線城市均發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放寬落户要求。“租房就可落户”、“先就業再落户”、“發放購房補貼”等利好政策頻頻推出。簡而言之就是,給錢,給房,給工作,給户口。這些城市新政被形容為“搶人大戰”。
所以,21世紀比房子更貴、更搶手的是什麼呢?人才啊!
10月18日,江蘇崑山市人民政府出台人才安居的重磅新政: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在職人才不限購住房,享受本市户籍居民購房政策,本科在職可直接購房,最高有300萬補貼!這項政策的出台無疑是向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
不僅僅是崑山,國內多個熱點城市紛紛向高層次人才拋出橄欖枝。截止目前,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二線城市都向高學歷人才實施了哪些“優惠”政策?
武漢
今年初,武漢宣佈“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計劃五年內留住100萬名大學生,在10月11日發佈的《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將提供首批大學生人才公寓3600餘套,今後每年將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內滿足20萬人的租住需求。同時,意見還提出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
長沙
推出了畢業生購房補貼政策,對新落户並在長沙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六萬元、三萬元購房補貼。
除購房優惠外,多地還出台多項補貼項目,在當地就業並繳納社保即可獲得見習補貼、技能等級補貼、培訓補貼等。
杭州
今年出台的《杭州市新引進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實施辦法》中規定,畢業後一年內在該市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碩士研究生每人補貼兩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補貼三萬元,申請時限為自畢業之日起一年內,一次性發放。
西安
西安在今年初對部分户籍准入條件做出重大調整,具體可概括為“三放四降”。“三放”就是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户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户口條件、放寬對“用人單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就是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條件、降低投資納税落户條件、降低買房入户條件、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
同時,西安今年4月出台政策,提出給予大學畢業生住房租住支持,2017年西安市本級大學生安居試點套數不少於12000套。
蘇州
市政府自2007年啓動“姑蘇領軍人才”計劃,給予符合條件的人才以50萬至250萬元不等的安家補貼、100萬至400萬元不等的科研經費等支持,同時還對高層次人才在出入境、醫療、社保、住房、子女入學等多方面予以優惠,並舉辦各種創業大賽。
南京
7月1日起,《南京人才安居辦法(試行)》正式實施,當地無房且5年內無住房登記信息和房屋交易記錄的6類人才,給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補貼,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產權房,以解決這些創新創業人才的住房問題。此外,南京今年已經取消了之前“買房落户”的政策,而是根據相關要求進行“積分”落户。
除此之外,短短几個月內,還有包括濟南,重慶,成都,天津等地在內都出台了人才新政,吸引人才落户。對於人才的爭奪,二線城市各方政策真的是各出奇招,用盡心思。因此,很多購房者認為,有些城市的人才政策是變相為樓市調控鬆綁,為房地產市場提供更多接盤俠。
“搶人大戰”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大批有誠意的人才新政次第拋出。人才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早已無需贅言。
人才是一條理性的河流,哪裏的綜合空間最大,大勢往哪個方向走,人們就會跟隨那個潮流走,所以無論是一線還是二線的房價,這個時代最稀缺的是人才,只有人才的創造力,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逃離北上廣,已經逐漸成為熱潮,人們逃離的何止是城市,還有逼仄的生存空間,或許伴隨着年齡的增加,高人才羣體的價值取向也在發生變化。年輕時候大家可能比較看重待遇,認為一線城市甚至國外是首選。但經過了多年努力,他們的第一目標是讓家人活的更舒坦,更加看重軟環境和生活小氛圍,更希望自身得到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待遇尚可,也許這一羣體願意選擇落葉歸根,回到所在省份的省會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