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一帶一路+電改龍頭 遭主力6600萬鎖倉, 將翻3倍漲
昨天,滬深兩市放量上攻,多個股指刷新階段新高。雖然成交量有所放大,但是市場的存量博弈格局沒有改變,滬指強勢刷新了去年股災底以來的新高,自然創業板走勢就相對較弱,微跌了0.13%。不過好在創業板也站穩了年線,後市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整體來看,成交量是制約權重與題材齊飛的主要問題,隨着大會閉幕以及新領導班子亮相,場外資金開始迴流。但是進場資金的體量還不足以改變當前的結構性行情,因此在操作上,要把握好板塊的輪動節奏,市場風格還是會不斷的交替切換。
上證指數重回3400點上方,隨後開始高位震盪,量能放大,指數收三連陽,但相較前期突破3300點的量能依然較小,未來持續強勢創新高不大,大概率震盪攀升。深成指連續逼空行情,創新高後出現回落情況,收較長上影線,説明上方拋壓較大,未來可能會出現回踩動作,並且雖創業板指站上年線,但午後的回落或正説明前期的獲利盤在慢慢回吐利潤。週五交投不活躍是大概率事件,震盪概率較大,操作上逢低關注有業績支撐的低位個股,但從一些高位白馬股衝高回落看,或有止盈出局逐漸對現盈利跡象,所以一定不要追高。
今年以來,機械設備市場的回暖有目共睹。
在基建增長拉動,產品更新換代需求及出口增長等因素疊加下,多種類型工程機械銷量維持高速增長。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基建投資仍保持較高增速,隨着PPP項目的加速落地,產業逐步改造升級,機械設備行業仍然具備較大增長空間。在前三季度高增長慣性下,儘管四季度在相關因素下,機械設備銷量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行業仍將維持增長態勢。而作為估值相對較低且具有較高成長潛能的行業,機械設備行業後市料仍有一定機會。
商務部擬定多項新重點電商發展將獲政策扶持
會議報告提出,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將培育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有哪些?商務部外貿司商務參贊宋先茂表示,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貿易和外貿綜合服務。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我國跨境電商出口逾1400億人民幣,同比增速約60%,大幅高於平均增速。
滬指五連陽,昨天盤中突破了前期的平台上軌3410點,最終收在3407點。從目前的走勢形態來看,強勢滬指突破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從周線上,大的趨勢是向上的。我們不斷的強調,做股票一定要看大勢,大勢對了,賺錢就很容易,如果大勢不對,就算拉命賺辛苦錢,也不一定能賺到。
今天的看點主要還是看3400點這個突破位能否確認。平台很難一次性突破成功。所以最好的操作就是在平台確認突破後,回踩後,再次準備上漲時,才是最好的介入點。
另外,我們從指標上來看,雙指標昨天是雙紅大於0。如果繼續能保持呢,我們的操作不用做任何變化。如果出現雙綠就適當減倉,如果雙綠小於0,我們就要減倉更多的倉位。
點擊上方
“中國審判”
可以訂閲!
文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
“一帶一路”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但主要還是一個經濟外交,是一個經濟戰略,因此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法律糾紛解決機制是多元的,除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之外,核心機制就是三種:調解解決、仲裁解決和訴訟解決。我國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理應以“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為契機,推動構建適應“一帶一路”特色的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有效利用中國特色的調解、仲裁、訴訟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為中外當事人提供靈活、方便、高效的爭議解決服務,打造“一帶一路”爭議解決國際中心地位,服務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發展需要。在這裏,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三個構想。
一是關於構建“一帶一路”商事爭議解決中心的基本構想
構建“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是一個大概念,應當包括推動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議的調解中心、仲裁中心和訴訟中心。當然,現有的爭議解決機制,例如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WTO爭端解決機制,也可以用於解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爭端,但是從真正為“一帶一路”戰略服務的角度出發,需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構建一個公信力比較高的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因為一方面,隨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區域內國際貿易及投資糾紛必然會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現存國際爭端解決機制自身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ICSID,其自身也存在偏重對投資者的保護,對相同條約規定的解釋不同以及仲裁程序透明度不夠等問題。更為嚴重的問題是ICSID仲裁員的“集團化”和缺乏獨立性、中立性問題。整個ICSID的500多個仲裁案件中,涉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佔到43%,但是參與這些案件仲裁的仲裁員只有17%是來自這些國家的國民,更多的仲裁員來自西方發達國家,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我們現在有必要探索如何建立新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機制,以更好地維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平衡東道國與投資者之間的利益,提升爭議處理結果的可預見性,增強仲裁程序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是關於構建“一帶一路”商事爭議仲裁中心的構想
由於仲裁解決機制具有自主性、保密性、高效性及跨國可執行性等特徵,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商事爭議仲裁中心在爭議解決機制中的地位必將愈發重要。我國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倡導者和主導者,商事爭議仲裁中心的建立應該由我國主導,但不應當是我國的獨奏曲,而應當由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努力參與的交響樂。新中心的建立必須尊重各個國家的國情,以簽訂多邊國際條約為基礎。現在,要達成這麼一個條約並不容易,因為“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法律制度風俗差別較大,短時期內達成共識並非易事,所以筆者的想法是藉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一平台和框架來推動其成立。
首先,這在法律上可行的。一是在亞投行協定裏面,為這個機構的建立預留了一些空間,規定成員可以基於協議建立特別程序來解決銀行與成員之間的爭端;二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是亞投行成員國。其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無論是在人才資金方面還是在法治環境方面,雖然還有不足,但也都有了相當的儲備。再次,這個中心的建立可以克服ICSID等機制在制度設計、公約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應對“一帶一路”區域內不斷增長的投資貿易爭端,加強地緣性投資貿易保護並推進我國參與乃至引領國際投資貿易規則重構。比如説,在爭議受理範圍方面,除了投資者與東道國之間的投資爭端,其他與亞投行有關的貸款爭議、普通的國際貿易爭議、私人之間的投資爭議,基於交易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都可以提交到這個中心來解決。
三是關於把我國打造成“一帶一路”商事仲裁目的地的構想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要把我國建成“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筆者認為其核心意思是要把我國打造成國際商事仲裁的目的地。除非有大量的國際商事案件在我國仲裁,否則我國就不是真正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仲裁的核心價值是意思自治,只有越來越多的商事爭議當事人願意把爭議提交到我國,由我國仲裁機構或者在我國的仲裁機構解決,我國才可能成為真正的仲裁目的地。現在我國仲裁機構有244家之多,機構仲裁案件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但處理的都是跟我國有關的仲裁案件,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仲裁機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為此,我們一定要做到“四個一流”:一流的法治環境、一流的仲裁法律制度、一流的仲裁管理服務和一流的仲裁品牌機構。這是我國成為國際商事仲裁目的地、成為世界級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的必要條件。
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本身就有仲裁這種公斷理念存在,只是沒有制度化、系統化。我國現代仲裁製度或者説近現代仲裁製度,從民國時期就建立起來了。新中國真正有了比較完備的仲裁製度,是以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出台為標誌,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但是還很難説已經形成中國特色的仲裁理論和仲裁製度。我們應該對《仲裁法》實施20多年來的仲裁實踐進行系統的總結、梳理、分析和評估,用面向世界和麪向未來的眼光,緊緊圍繞“完善仲裁製度,提高仲裁公信力”這個思想來構建中國特色的仲裁理論和仲裁製度。
本文刊載於《中國審判》2017年第15期
本期封面
相關閲讀:
中國審判@你:涉“一帶一路”建設司法解釋、典型案例和大咖點評送給你
全面深入踐行司法為民的“浙江實踐”
關注“中國審判”微信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編輯:孫敏
(2017-07-07)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從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光伏產業大致分為高純度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以及相關生產設備的製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光伏發展之路曲折漫長
自1839年法國科學家E.Becquerel發現液體的光伏現象算起,太陽能電池在全球已經經過了170多年漫長的發展史。就中國而言,從1958年成功研製出首塊單晶硅,到2007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國,再到現在通過技術創新,重新發掘國內外市場,確立全球領導位置,光伏產業發展之路可謂是艱阻不已。
我國的光伏產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7年京都氣候變化會議後的光伏產業導入期。轟轟烈烈的美國百萬屋頂和德國十萬屋頂項目,觸動了國內光伏產業的出現。第二階段是2004年到2010年的高速成長期。隨着德國出台EGG法案,歐洲國家大力補貼支持光伏發電產業,中國光伏製造業利用國外的市場、技術、資本,迅速形成規模。第三個階段是2011-2013年的國內光伏產業的調整整合期。由於光伏製造業產能增長過快,而歐洲補貼力度削減導致市場增速放緩,光伏製造業於是陷入嚴重的階段性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我國光伏製造業陷入全行業虧損。最後一個階段是2014年至今的逐漸回暖期。以國務院24號文為代表的光伏產業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國內掀起光伏裝機熱潮,帶動光伏產品價格開始回升。
從長遠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全球能源體系的趨勢是向低碳化轉型,各國政府也紛紛出台相關的措施來支持光伏行業的發展,光伏電力的需求量大。
短期來看,光伏行業的發展也存在大量問題。首先是行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銀行普遍存在惜貸限貸的情況,光伏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其次是技術難題。中國光伏材料、裝備等關鍵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尚存差距,基礎研究有待加強。同時資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過於偏重應用環節,對製造業研發及技術改造支持不足。然後是市場內需不足的問題。光伏行業長期依賴國外市場,國內電力需求放緩、棄風、棄光高居不下,市場還有極大的潛力未挖掘出來。最後是產能過剩問題。“吃政策的飯,做燒錢的生意”曾是光伏行業的行話。各地政府以“GDP為綱”,看見政策利好,紛紛大規模建造光伏產業園,導致產業集羣化、區域化形勢嚴重。此外,“分佈式”將是未來光伏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但分佈式光伏發電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面臨屋頂落實難、貸款融資難、電費回收難等問題。
加之“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光伏行業迎來歷史機遇
長期以來,歐美日是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海外銷售市場,這為光伏企業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就2012年而言,歐盟委員會9月發佈公告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同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對進口的中國光伏產品徵收高額“雙反税”,彼時歐美市場出現大幅萎縮,使中國光伏企業的生存一度陷入困境。
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的出現為中國光伏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和國際化佈局。首先它可以幫助企業規避諸多風險,特別是地緣風險;其次是它吸引部分中資銀行、法律機構、商會在沿線國家增設網點,這使得中國企業因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風土人情、税收、外匯管制、匯率波動等條件而導致的損失大大減少,減輕企業風險。
目前,國內部分光伏企業已經借力“一帶一路”政策,在沿線國家建設光伏產業園,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帶動高效產品、先進技術在當地生根。晶澳能源控股、海潤光伏和無錫尚德太陽能就是典型的例子。2015年底,晶澳在越南總投資2.8億美元的1.5吉瓦硅片項目落地,投產後年產值達10億美元,將吸納就業2200餘人。次年,其又在“一帶一路”沿線共承接30餘個國家的光伏項目供貨,使光伏產品的出貨量達到近700兆瓦,佔公司全年發貨總量的12%。
印度作為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大,電力缺口大。數據顯示,印度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量達8吉瓦,並且未來5年內新增總量將達56吉瓦。尚德太陽能看到了其中的機遇,積極參與印度市場的培育和佈局。除此之外,尚德還積極開拓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其中,公司在約旦實現光伏產品出貨100兆瓦,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海潤光伏也組建專門的針對新興市場的團隊,參與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市場的佈局。就印度而言,其採取了聯合開發、共同投資的模式,與大型電力運行商印度ReNewSola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Medak Solar Projects Pvt. Ltd.,在印度特倫甘納邦完成8.2兆瓦的光伏項目開放存取模式與併網發電。
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內發力讓光伏企業基業長青
外部環境固然是影響中國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這終究是自身無法控制的。所以只有國內加強對自身的要求和更新速度,才能真正讓中國光伏企業屹立於世界不倒。欲達成此目標,一是需要國家增強對國內能源轉型的約束力。這不僅要求中國堅持能源向綠色、低碳、清潔型轉變的大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上也運用新能源。二是運用新能源的緊迫性有待加強。目前的金融、電網、税收、土地政策基本都是服務於火力發電或傳統能源的,並沒有形成服務於新能源發展的更科學、更細緻的體系。三是需要加快推動光伏市場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光伏行業正在進入新一輪的產業整合期,新興市場擴大以及平價競爭上網將成為未來新的趨勢。明者因時而變,是到乘着順風扯篷的時候了。
(文/無涯)
(2017-10-17)
10月19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到訪啓迪控股,實地參觀啓迪之星孵化器、啓迪控股數字展廳和亞都科技,考察啓迪在科技創新和環保領域的優秀成果,並就“一帶一路”環保基金等合作議題與王濟武董事長進行會談。
鳩山由紀夫作為日本前首相,見證了中國這五年內政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認為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建立和平、繁榮之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舉措,將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他對“一帶一路”戰略充滿期待,希望聯合亞投行、啓迪等有共同發展目標的機構和企業,發起建立“一帶一路”環保基金,為亞洲乃至世界的綠色發展、和平共處貢獻力量。
王濟武介紹了啓迪控股的發展模式和核心優勢,回顧了啓迪與日本的合作歷程。他表示,啓迪控股立足全球,在“一帶一路”沿線上展開深入合作,目前已成為中國科技服務輸出的先鋒企業和旗幟企業。日本是啓迪重要的國際合作夥伴,在環保方面有領先的理念與獨創的技術,雙方可基於創新平台優勢,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上有所作為。
座談前,鳩山由紀夫參觀了啓迪之星孵化器和啓迪控股數字展廳,詳細瞭解啓迪獨特的創新孵化模式、“科技園區、科技實業、科技金融”三位一體業務模式以及啓迪在環保領域的佈局發展情況。
基於啓迪之星成功的運營經驗和龐大的創新網絡,
鳩山由紀夫
表示歡迎啓迪之星去日本落户。
此外,鳩山由紀夫還實地考察了亞都科技,並與啓迪控股高級副總裁、亞都科技總裁龍林,GTS執行副總裁林三津子等就環保合作事宜進行再次磋商。今年6月,亞都商務出訪團赴日考察,期間拜會了鳩山由紀夫,並與GTS集團就生態治理、綠色PPP基金等議題展開洽談,並達成戰略合作共識。
山一證券投資銀行部部長孫峯,SōInnovationInc.高級工程師德森恆男隨同到訪;香港百駿控股集團董事馬曉明,啓迪控股常務副總裁陳鴻波,啓迪控股常務副總裁、啓迪科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書貴,啓迪控股孵化業務總監、啓迪之星總經理沈全洪等參加上述活動。
(2017-10-21)
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造紙行業走出去再添一把助力
中國造紙工業將是21世紀的朝陽工業,造紙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是國際公認的永不衰竭的工業,造紙業是與國民經濟許多部門配套的重要原材料工業,我國造紙工業產品總量中80%以上是印刷工業重要的基礎物資,又是主要的各類包裝材料,以及建材、化工、電子、能源、交通等工業部門和國防軍工技術配套用的重要產品。
2017年的造紙行業因為紙價持續上漲而風光無限,眾多造紙企業則是大賺特賺,這種盛景一直延續到了三季度。
造紙行業景氣度提高,在二級市場上也得到一定反映。在22只造紙股中,有11只個股9月份以來的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累計上漲0.53%),其中,造紙行業龍頭股,美利雲、晨鳴紙業、中順潔柔和太陽紙業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
以走出去來看,國家支持造紙企業到境外建立原料林基地。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與國外建立木漿等項目,現在多數公司都定位於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事實上,除中國和少數國家外,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造紙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技術和產量都處於落後水平,但卻有木材等原料、勞動力、市場等優勢,將是全球漿紙最具潛力的。
國內造紙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後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資金實力,在面臨國際化的競爭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政府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經濟圈和多個自由貿易區逐步形成,將促使我國造紙產業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造紙行業走出去再添助力。中國做為全球造紙第一大國,不僅長期須從國外進口木材、紙漿等原材料,還要出口各種成品紙,而且國內產能過剩、競爭慘烈等因素,也促使急需走出去尋找新的市場機遇。
近年來,隨着我國紙及紙板消費的增長和產能的快速增加,國內纖維原料供需矛盾凸顯。由於我國森林資源匱乏的國情及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木材砍伐限制將更加嚴格。
從走出去來看,國家支持造紙企業到境外建立原料林基地。專家分析表示:目前公司正積極與國外建立木漿等項目,現在多數公司都定位於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事實上,除中國和少數國家外,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造紙產業發展相對滯後,技術和產量都處於落後水平,但卻有木材等原料、勞動力、市場等優勢,將是全球漿紙最具潛力的市場,也是中國造紙行業的機遇。
此前,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以貿易為基礎的玖龍紙業,需要藉助一帶一路走出去,尤其要抓住東盟十國的重要市場。除了東南亞向來就是中國民營企業的重要市場外,她還指出,東南亞也集中了大多數優秀的華商,大家互助式藉助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
再商網分析認為:一些非木纖維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可以通過學習引進中國的造紙技術和造紙裝備,加快當地造紙產業發展,進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中國造紙行業積極追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017-10-18)
文/《新產經》郭師緒
回首兩千多年前,先輩們邁着堅定的腳步,靠着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開闢出聯通亞歐大陸的絲綢之路,強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當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東盟時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自此,“一帶一路”走進世人視野,再一次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繫在一起,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獲得廣泛認可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參與“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83個,涵蓋了五大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習近平總書記與來華的多國領導人會談時,“一帶一路”建設是重點話題之一。
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加緊開展互聯互通等方面項目對接,促進兩國毗鄰地區共同發展。
與巴西總統特梅爾舉行會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積極探討“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投資夥伴計劃”“前進計劃”對接,促進地區互聯互通和聯動發展。
會見南非總統祖馬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下階段,中方願同南方一道,積極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峯會成果,全面深化兩國各領域合作,推動中南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
會見泰國總理巴育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方讚賞泰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願同泰方一道,落實好《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和未來5年《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會見後,兩國領導人見證了戰略性合作共同行動計劃及“一帶一路”建設、鐵路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會見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方歡迎墨方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框架內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節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肖鷂飛在接受《新產經》採訪時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本上得到了沿線國家的認可,並且和沿線國家的國內戰略實現戰略對接、優勢互補。
目前,中國已同有關國家協調政策有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提出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間走廊”、蒙古提出的“發展之路”、越南提出的“兩廊一圈”、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提出的“琥珀之路”等。中國同老撾、柬埔寨、緬甸、匈牙利等國的規劃對接工作也全面展開。
已與40餘國家簽署了政府間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與4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已全面展開,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正式簽署,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
“‘一帶一路’區域外的國家也比較認可中國的‘一帶一路’,特別是國際機構,聯合國相關的機構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都認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因為它跟聯合國21世紀解決貧困發展計劃是高度吻合的。”肖鷂飛補充道。
毋庸置疑,“一帶一路”建設掀起新一輪高潮之時,世界各國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是大勢所趨。
項目成果遍地開花
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致力於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這也是中國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標,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使得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1月出席達沃斯論壇年會開幕式做主旨演講時指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項目上的投資超過500億美元,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在沿線國家展開。
其中,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的製造能力和建造能力與沿帶沿路國家的需求產生合拍,設施聯通取得顯著進展。
四年間,“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果喜人。2016年3月份,匈牙利至塞爾維亞的鐵路開工建設,加上正在建設的印尼雅萬高鐵、中國-老撾鐵路、中國-泰國鐵路,中國推動的“泛亞鐵路網”建設取得了標誌性進展,中國還通過鐵路和伊朗連接在一起。
“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也有長足的進展。中國寧波航運交易所與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在集裝箱運價指數方面展開密切合作。目前,寧波港出口到歐洲、中東、地中海東部和西部的四條航線指數都在波羅的海交易所官網上發佈。“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也在加速推進。2016年11月13日,中巴貿易車隊首次抵達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也標誌着“中巴經濟走廊”正從概念變成現實。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對於巴基斯坦能源,包括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就業經濟的促進和拉動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肖鷂飛告訴《新產經》,2014年-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和投資遠高於全國進出口貿易的平均水平,特別是2016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呈現出兩位數的增長,遠高於其他國家水平。在投資方面,中國向沿線國家的投資以及沿線國家對中國投資都比較高,增長比較快。
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項目承包方面,也高於世界的平均水平。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歐洲學會學術研究部主任忻華告訴《新產經》,中國和中東歐之間在經濟方面的合作表現良好,中國支持中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在道路的互聯互通方面的建設。
“而且‘16+1合作’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16箇中東歐國家和中國的產能合作更加深入。中國的一些大型國企已經參與了中東歐國家的道路橋樑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在羅馬尼亞開展港口的建設,以及推進塞爾維亞的鐵路工程。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已投資和建設了大量項目,如跨越多瑙河的貝爾格萊德澤蒙—爾察大橋、貝爾格萊德—布達佩斯高速鐵路、翻修科斯托拉茨發電廠和新建350兆瓦電廠、建設塞爾維亞E763高速公路兩個標段等。在希臘,中國和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進行的合作非常成功,已成為中國的商品進入歐洲的橋樑,對兩國回報巨大。”忻華補充道。
據瞭解,中歐班列已經開行超過5000列,初步形成西、中、東3條中歐鐵路運輸通道。這些線路的蓬勃發展,不僅密切了中歐之間的經濟聯繫,也見證了“一帶一路”建設乃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忻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中國企業對中東歐瞭解非常少,而且中東歐和中國之間也沒有這麼密切的關係,現在,中東歐和中國之間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非常密切,中國企業對中東歐瞭解也在逐漸加深,投資合作興趣越來越濃。此外,西歐在歐盟提出的與“一帶一路”的對接意願也越來越明確,正在考慮推進一些具體的項目。西歐里面英國也比較亮眼,連續兩年,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是英國,甚至超過了德國。相較於西歐,中東歐則把中國視為歐盟之外最重要的一個推動其本國經濟的重要資源和力量的來源,中國對中東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肖鷂飛也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來,不但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國際話語權也在提升。除了國際機構高度認可中國的倡議和發展,大部分國家也都是認可和贊成的。中國在參與國際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解決世界貧困發展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積極簽訂聯合國的發展計劃,解決世界貧困問題,為這些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這和聯合國發展目標高度吻合。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宏大的世紀工程,“一帶一路”的基礎思路就是抓具體的項目,以項目為抓手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一帶一路”是一條線或者是整個面,還是得需要具體的項目和工程點連接起來,通過具體項目的落實逐漸促進產業的規模發展。四年來,中國和世界對它的認知正在不斷地深化。
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