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現代快報訊 "這是我們一個月以來吃的最好的一次。"接過民警送來的蛋炒飯,緬甸人吳屯芒和隋奴雯(音)立刻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江蘇鹽城警方救助和處理了一對非法居留的緬甸夫妻。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當初他們一行7人來中國打"黑工",後認為被騙開始"逃跑",一路向南認為可以走回緬甸,結果夫妻倆與其他人走散。
民警在對夫妻兩人進行審查(左一、二) 響水警方供圖
民警假期救助兩個外國人
10月5日,國慶假期的第五天,鹽城響水縣公安局全體公安民警加班加點。"在運河鎮瀋海高速公路橋下發現了一男一女流浪人員,無法用漢語溝通,從他們身上找出了一張外文證件,可能是外國人。"上午9點,該局出入境辦公室的電話響了,來電顯示是運河派出所。
現場的派出所民警將證件照片發送給出入境民警侯彬。"初步判斷,這是張緬甸的邊境通行證,這一男一女可能是非法入境的外國人。"侯彬和同事立即準備好相應材料,驅車趕赴運河派出所。
在派出所留置室裏,侯彬見到了這兩個外國人:臉色黢黑,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穿着單薄的衣服蜷縮在角落裏,身上散發着一股刺鼻的氣味。據派出所的民警介紹,是在巡邏過程中發現高速公路橋下有一男一女在引火烤玉米,覺得可疑,便上前盤查,原來玉米是偷來的。
"帶回派出所的過程中,覺得他們可能是餓了才去偷玉米的,於是為他們每人買了份早餐。"派出所民警説,兩人一邊狼吞虎嚥,一邊用極為生硬、蹩腳的漢語連聲説着"謝謝"、"謝謝"。侯彬試圖與他們進行簡單交流,可是未果。
民警分別對夫妻兩人進行審查 響水警方供圖
侯彬仔細查看了兩人各自的證件,顯示他們是使用緬甸的邊境通行證於今年5月24日入境的,通行證的有效期是7 天。"很顯然,這兩個緬甸人已經涉嫌非法居留了。"9點50分,侯彬將情況彙報鹽城警方的出入境支隊,請支隊協調聯繫緬甸語翻譯。
為回家一路向南走了500多公里
在翻譯的幫助下,民警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來,51歲的緬甸男子吳屯芒和34歲的緬甸女子隋奴雯是一對夫妻。他們有三個兒子,家中生活困難,聽説到中國打工工資高,今年5月底,他們帶上16歲的大兒子,以及另外4個同鄉,使用有效期為7天的邊境通行證到達了雲南。他們七人首先在一家工地打工。
"後來我們認識了一個老鄉,説到四川工資更高。"於是,6 月底,他們七人被這位老鄉介紹到四川的一家橡膠廠打工。8月10日,因為矛盾,他們被工廠老闆趕了出來,每人只拿到了100元工資。後在那位老鄉的介紹和帶領下,他們又踏上了去山東的大巴車。
侯彬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7位緬甸人從8月1 日起在山東威海的一家牡蠣養殖場打工,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其間還不發工資。"如果工作不好還捱打。"於是,吳屯芒和其他人商量,認為自己被騙了。9月13日,七人集體從養殖場"逃跑"了。
到底往哪裏跑呢?"緬甸在中國的南邊,我們看着太陽的方向,認為沿着公路向南走,肯定能走回家。"可是他們語言不通、不認識漢字、身無分文 …… 一路上害怕與人交流,餓了就翻找垃圾桶,困了就睡在橋洞、路邊。
沒有幾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一行人走散了,只剩下吳屯芒和隋奴雯夫妻結伴而行。他們從山東走到了鹽城響水,20多天走了500多公里。10月5日,兩人餓了受不了,偷了當地老百姓的玉米棒頭,在烤玉米時被假期裏執勤的民警發現並救助。
一盤蛋炒飯讓人熱淚盈眶
"這麼長時間,他們倆沒吃過一頓飽飯,沒睡過一個好覺。"負責此次翻譯的金麗美是緬甸人,4年前她嫁在鹽城濱海,精通中文和緬語,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吳屯芒和隋奴雯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他們七人到中國非法打工,又遭遇到同鄉的欺騙,現在後悔不已。
10月5日中午,在翻譯的幫助下,民警對夫妻兩人分別依法進行了詢問。"我們喊了外賣,幫他們點了蛋炒飯,結果他們激動得哭了,説這是一個月來他們吃的最好吃的一次。"侯彬説,兩位緬甸人非常感謝中國警察。
"雖然他們是合法入境,但超過了臨時入境手續規定的停留期限,屬於非法居留。" 10月6日凌晨3點,吳屯芒被送到了響水縣拘留所,他的妻子隋奴雯被羈押在鹽城市看守所。"我們將二人的相關信息上報省廳,對接緬甸駐華使領館核查。"侯彬表示,目前該夫妻兩人處於拘留、核查身份階段,待身份查清後再遣返回緬甸。
現在這對緬甸夫妻最擔心的是其他走散的5人,尤其是他們16歲的大兒子。"現在5人還處於失聯狀態,我們也將這一情況向上級公安部門進行了彙報。"據民警介紹,7人在中國遇到的這位緬甸老鄉,懷疑是"蛇頭","他們太容易相信別人,連對方姓名都不知道,也沒有聯繫方式。"
侯彬提醒,出國務工務必須走合法正規途徑,不要輕信熟人、老鄉介紹,遇到困境要及時聯繫當地使領館,或者向警方求助。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