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現“殺手大黃蜂”,可構成致命威脅
綽號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身長可達6.4釐米,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致人死亡。而且,它還會襲殺蜜蜂,並用蜜蜂軀體餵養後代。
“殺手大黃蜂”。/華盛頓農業部
據《紐約時報》5月4日報道,美國華盛頓州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這種大虎頭蜂主要分佈在亞洲地區,因此也被稱為“亞洲大黃蜂”,一般情況下不與人類為敵,但每年在日本會造成約50人死亡。
“這種大黃蜂會多次刺中你,並釋放大量毒液,毒液的毒性巨大,在傷口周圍造成局部壞死,你會看到傷口周邊的肉在腐化。”美國華盛頓農業部的昆蟲學家斯文·埃裏克·斯皮奇格對路透社表示,這不僅會對人類構成威脅,還可能傷害農業和養蜂業。
在新冠疫情之下,帶有威脅的新物種出現在美國,引人關注。美國科研人員正在追蹤“殺手大黃蜂”,阻止其擴散。目前還不清楚它們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抵達北美洲的。
“它們就像怪物漫畫裏的生物”
華盛頓農業部通信專員5月5日表示,他們已經收到數百起關於大虎頭蜂的報告,但是有一些是誤認其他昆蟲,還有一些未能提供足夠證據,真正可以確認的報告案例有兩起。
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農業部尚不能確定分佈在亞洲的大虎頭蜂是如何抵達美國的。華盛頓州立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猜測,它們有可能是通過華盛頓港口的集裝箱潛入。如果有人故意將這種生物帶入美國,將觸犯美國聯邦法律。
動物多樣性(ADW)數據庫的信息顯示,大虎頭蜂的頭部為淺橙色,身體部分為橘黃色,與其他黃蜂的明顯區別在於,其橙色的下頜骨處長有牙齒,而它的毒刺長達6毫米。
據BBC報道,華盛頓州立大學的昆蟲學專家和養蜂人蘇珊·科貝形容大虎頭蜂説,“它們就像是怪物漫畫裏的生物”。美國入侵物種研究專家託德·默裏表示,它們的體型“巨大到令人震驚”,會構成健康危害。
大虎頭蜂的生命週期始於4月,這時候出動覓食並建巢,可在幾小時之內摧毀蜜蜂的蜂巢。儘管它們不以人類或寵物為攻擊目標,但是一旦被招惹,也可能致人於死地。
根據美國昆蟲學家發明的“施密特刺痛指數”(Schmidt Sting Pain Index),大虎頭蜂襲擊人類的疼痛感在1-4的等級範圍內僅位列2級,類似於“指尖上的偏頭痛”。曾被大虎頭蜂蜇過的美國“網紅”彼得森認為這種疼痛感評定不準確,他在YouTube視頻中表示:“當毒刺刺入手臂,手就像被鎖住一般不能動彈,灼熱的疼痛,然後感到極度暈眩。”
美國養蜂業如臨大敵
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專家指出,人們不必對大虎頭蜂的出現感到恐慌,只有被其連續刺中才可能危及生命。而更令人擔憂的實際上是美國養蜂業。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網站上關於大虎頭蜂的信息顯示,一個由15至30只大虎頭蜂組成的羣體,能夠在幾個小時之內摧毀30000至50000只蜜蜂。它們會肢解蜜蜂並帶回自己的巢穴餵給幼蟲。
華盛頓州立大學網站上關於大虎頭蜂的信息。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美國年均生產蜂蜜7.4萬噸,蜜蜂授粉每年可為農業收入創造150億美元的價值。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美國的蜜蜂羣數量從600萬減少至250萬。
華盛頓州立大學昆蟲學系副教授蒂莫西·勞倫斯對美媒Mashable表示:“美國蜜蜂已經面臨很多威脅,我們不想要再看到新的威脅出現。”目前還不能評估大虎頭蜂對美國養蜂業的潛在影響,但是在部分地區,這可能對本來就舉步維艱的養蜂人造成毀滅性打擊。
美國昆蟲學家克里斯·盧尼告訴《紐約時報》,現在是消滅大虎頭蜂的窗口期,如果在幾年內無法掃除這種大黃蜂,那麼未來也無法做到。
在日本可被食用
據《紐約時報》報道,大虎頭蜂在亞洲較為常見,尤其是日本,這雖然是一種致命威脅,但是日本部分地區將大虎頭蜂以及其他種類的大黃蜂進行烹飪,油炸後和米飯一起食用,被稱為“ヘボご飯”。此外,還有日本人用大黃蜂釀酒。
日本岐阜縣東南部的惠那市有一個名為“串原”的村莊,每年11月3日會舉辦“大黃蜂大會”。惠那市觀光協會網站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好者會帶來大黃蜂的蜂巢進行展示和交流,現場還會用這些昆蟲製作美食。
大黃蜂大會/惠那市觀光協會網站
日本的滅蜂專家鈴木對《紐約時報》説,他每年剷除30至40個大黃蜂蜂巢,“告訴人們會被蜇,但他們還是會食用,認為這能增強體質。”在日本一些城市,人們對食用昆蟲的興趣有所增加,部分年輕人被吸引,是因為他們認為昆蟲是對環境友好的蛋白質來源。
事實上,每年一到秋季,日本就會有大虎頭蜂蜇人的報告,各地政府也會發布相關警告,建議民眾在野外時不要噴發膠或香水,以免被蜇。據日本電視台報道,去年9月,廣島市一所小學的20名師生在進行户外教學時遭到大虎頭蜂襲擊,被送往醫院救治,所幸全員輕傷。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