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優質-:關注孩子成長,分享育兒心得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們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此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被逼無奈時只好動手打幾下。即便是脾氣好的父母,有時也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鄰居雯雯是一位4歲孩子的媽媽,由於孩子的爸爸工作很忙,照顧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雯雯身上。這天,兒子想要看動畫片,沒有心思吃飯,雯雯説了他好幾次也沒反應。這時,雯雯一氣之下將電視關了,沒想到孩子將桌子上的碗直接推到地上,雯雯見狀,動手打了兒子幾下。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要離家出走。

孩子出門之後,雯雯也趕緊跟了上去,這時,一隻狗狗跟在孩子後面,只見兒子回過頭對小狗説到:“我們先藏起來”,這一幕倒是把雯雯逗樂了。看着孩子的背影,以及緊隨其後的小狗,雯雯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打孩子。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跟父母生氣呢?

1.父母言而無信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隨意向孩子許下承諾,但承諾過的事情一會就忘,不能及時兑現,長此以往,孩子便會對父母產生失望的感覺,十分生氣,即使後續自己犯了錯誤,也會和父母頂嘴,以此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2.感到委屈

有時候,孩子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出於好意,想要為父母提供幫助,但卻不小心“搞砸了”,反而受到責備。此時,孩子們會覺得很委屈,從而跟父母頂嘴、生氣。

總的來説,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應做多一些耐心,忍不住就動手,並不能將實際問題解決,對於孩子來説,出手教訓並不是好的引導方式。這種行為只會為孩子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包括以下幾點:

1.和孩子講道理

在跟孩子講道理過程中,會花費父母很多時間和精力,但該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雖然這些道理可能會被孩子忽略,但經過長期的堅持之後,孩子們都會領悟父母所説的話。

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2.給孩子立規矩

與講道理相比,立規矩的教育方式更加有效,但孩子在接受這些規矩時,同樣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給孩子立好規矩之後,孩子就會明白自己的行為受到了約束,相比於之前的教育批評,父母立規矩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回應和認可。

3.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

為了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言行習慣,家長可以設置一些正確的獎勵方式,引導孩子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在獎勵內容的設計上,應儘量避免物質獎勵。如果孩子養成習慣,他們會覺得物質很重要,影響他們的價值觀。這種獎勵可以是口頭獎勵,也可以是精神獎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處於良好的成長狀態。

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絕對不能和孩子硬碰硬,打罵教育時最不可取的,如果爸爸媽媽們能夠學會開展接納式教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站在孩子發展角度來説,父母的評價很重要,因此,父母們要學會塑造一些正面的教育環境,決不能打罵和否定孩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1 字。

轉載請註明: 4歲的夢娃離家出走,後面跟着狗,寶貝:我們先躲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