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認為孩子是家裏的寶,他們都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苦頭,只想着給孩子最好的生活。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的做法,卻會變相導致孩子以後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
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沒有那麼強,
所謂的吃苦
,也並不是的打壓、貶低孩子這類型的所謂挫折教育,而
是通過適合的方法,培養自家孩子性格習慣上的一些特質
。那麼到底孩子要吃哪三種苦頭,才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呢?
1.自律的苦
自律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説,都未必能做得到,這也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並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在社會上,自律的人對自己更加嚴格,也更容易讓自己走向成功。因為他們對自己有要求,內心有一種傲氣,不會讓自己過隨意散漫的生活。
從小養成孩子自律的好習慣,雖然是吃了這方面的苦頭,但是卻對未來發展更有利。讓他們有一個自己的時間表,這是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自律養成方法。
2.金錢的苦
對於小孩子來説,在物質方面,他們是從來沒有受過委屈的。他們對於金錢也沒有自己的概念,也不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因為物質而付出過。往往都是伸手向家裏人要,錢就輕鬆地得到了。正因為他們沒有缺少過物質,所以金錢在他們的眼中,是不能帶給他們什麼危機感的。
現在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新聞:大學生貸款消費還不上、青少年花光父母的積蓄充遊戲幣等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都是因為父母對於孩子的
金錢觀教育
得不夠。
其實這樣是不行的,孩子不知道金錢的意義,只知道地索取。這樣他們會對消費沒有節制,在以後自己步入社會時,往往會造成“月光族”的現象。所以要
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
,讓他們知道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換取金錢,要做自己經濟範圍以內的事情,不要過度消費。
3.獨立的苦
家長對於孩子的想法就是,能照顧到的地方就一定是面面俱到。這就養成了他們懶惰的習慣,以至於家長會抱怨孩子不幫自己的忙,在家都不願意動彈。其實這還是因為大人從小對孩子的過度照顧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長教育的不到位。
為了避免孩子養成自私、懶惰這樣不好的性格,家長需要從小鍛鍊孩子自己完成自己能做的家務,就像是疊被子、折衣服、打掃房間、收玩具這樣的小事。雖然這些事情並不起眼,可能就是家長一順手的事情,不過對於孩子來説,卻能夠逐漸培養出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
父母疼愛孩子是沒有錯的,可是不能一直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裏成長,這樣雖然避免了孩子受到外界的傷害,但是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成長所需要的環節。如果説在成長中他們沒有這樣的經歷,那麼勢必會在以後的人生中走得更加困難,也讓家人更替他們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