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和睦家醫院創辦者李碧菁獲中國綠卡 當38年“洋北漂”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綜合

  李碧菁在華的“雙創”生活

  當了38年“洋北漂”,創辦了和睦家醫院,

  自己還拿到了中國“綠卡”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賀斌 實習生/王雅欣

  7月10日,“洋北漂”李碧菁(Roberta Lipson)終於拿到了中國“綠卡”,當天,她用中文發了一則朋友圈:“38年後很高興正式成為中國永久居民。”並配上一張和發證機關工作人員的合影,照片上的她一襲白裙,笑逐顏開。

  李碧菁。攝影/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董潔旭

  從1979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38年來,這位猶太裔美國人在中國創造了許多的奇蹟:第一個將B超引入中國;建立第一家外資高端醫療機構和睦家醫院;青島和睦家成為第一家被納入醫保定點的外資醫院……

  李碧菁能説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會帶上北京特有的兒化音。對中國的文化,她也始終保持着一份新鮮感,聽到一個新的中國成語和諺語時,會追問是什麼意思,直到弄明白為止。

  對於成為中國的永久居民,李碧菁似乎有種執念,“我的事業是在中國,而且這幾十年我都待在中國,這是我的家,我就想着如果有一個永久居住權,心裏會感到更舒服一點。”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她這樣解釋道。

  儘管多年的夙願得以實現,李碧菁還是有點遺憾,“現在最可憐的是我3個孩子,如果在他們18歲之前我能拿到居留權,就可以帶着他們了,可現在最小的孩子也有21歲了,很可惜。”李碧菁的三個兒子都希望回到中國來,“他們是在這裏長大的,這裏就是他們的家。”

  對政策瞭如指掌

  8月3日上午,李碧菁騎着摩拜單車,去幾公里外的和睦家醫院參加了一個講座,主講人是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田志雲教授,內容是胎兒心血管超聲的運用。田志雲在講座上分享了一段手術視頻,外科醫生為還在子宮內的胎兒做心臟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田志雲是李碧菁多年的中國“鐵姐們兒”,兩人的相識是源於一次大型的技術交流會,當時還在美國醫療器械公司工作的李碧菁,在福建推介B超,而現場,就有年輕的中國醫生田志雲。就這樣,兩人因技術結緣,成了要好的朋友。

  後來,田志雲去了美國,而李碧菁則留在了中國。如今,田志雲帶着最先進的技術回國。“那個時候是我把B超帶進中國,為她打開了眼界,現在是她從美國回來,帶來新的技術,打開我們的眼界。”

  在李碧菁看來,人的發展有時候是一條直線,當你沿着這個直線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可能會發現另一個方向其實更好。也正因此,剛來中國時,她並沒有考慮醫療服務,因為那時中國的醫院急需的是一些硬件。但隨着在中國時間越久,她越發感到當時的中國缺乏的不僅是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更是高端的醫療服務和理念。

  於是,在中國開一家擁有高端技術和服務的醫院成為她新的目標。1997年,中國第一家外資私立醫院――和睦家醫院在北京成立。

  在當時中國的醫院幾乎全是公立性質,外國人想在此開一家醫院,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李碧菁不但敢想,也敢幹,“那時候中國缺乏一些法律的細節和法律的環境,雖沒有現成的路徑提供指導,但也沒有明令禁止,反正你就大膽往前走,碰到釘子你就拐個彎。”抱着這樣樂觀的想法,李碧菁説幹就幹,但真正做起來才發現,事情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我們不知道要蓋多少章才能做成,甚至連‘蓋章’是什麼意思都沒有搞懂。”李碧菁説到這裏,自己忍不住笑了起來,“後來才發現要蓋那麼多章,而且不同層次的政府,對同一個問題不一定有一樣的想法。”

  李碧菁沒有放棄,碰到一個無法完全接受的人,她就努力説服對方,讓對方看清楚這是件好事。“當你蓋到80個章的時候,你就想,已經蓋了這麼多章,還有什麼理由不繼續蓋下去?”

  就這樣,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跑,一個人一個人地磨,直至首家和睦家醫院被獲准成立,李碧菁一共蓋了180個章。“當我下決心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覺得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很值得做,所以要不斷説這個道理,一直説到有人聽進去。”

  正因為自身有這樣不輕言放棄的個性,李碧菁最不喜歡聽到諸如“這個不可以”“這個不符合我們的規定”等等託辭。在她看來,有的規定不符合政策,並非政策不好,只是因為一些細節跟不上而已,在這種情況之下,更應竭盡全力去爭取。

  “跟着Roberta(李碧菁英文名)很鍛鍊人,有時候遇到困難,她會幫我們分析,提示我們是否還有其他路徑,很多潛力被激發出來,很多不可能也都變成了可能。”李碧菁的助理尹玉丹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

  在李碧菁辦公室外面的牆上,掛着大大小小的相框,都是她和中美兩國高官的合影――這也是她和很多外企高管不同之處――李碧菁非常注重中國的政策導向,也非常願意同政府部門接觸,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座談會,只要有時間,她都會欣然參加。

  李碧菁對中國很多醫療領域的政策都瞭如指掌,從中尋找發展機會。她和《中國新聞週刊》談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中央最高層面的政策,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寫明瞭中國醫療應該往什麼方向走,所以我相信具體的一些法律規定也會跟着走。我們做的事情也許是超前的,但都是符合這個大政策大方向的,所以不要説今天是不可以的,我們就不去爭取。”

  今年4月7日,青島和睦家和青島人保局簽訂協議,正式成為醫保定點醫院。青島分院院長王S向《中國新聞週刊》回顧起這段歷程,不禁有些感慨。他是2007年來到和睦家,第二年進入總部的發展部,接觸的第一個項目就是醫保。當時北京的醫保是審批制,需要在社保局提交申請,但要拿到醫保資格,還需要很多硬性條件,其中一項就是定價,也就是納入醫保定點醫院後,必須按照同等級別醫院的額度定價,這對於主打高端醫療的和睦家來説,幾乎不可能。

  按照和睦家的想法,如果納入醫保,患者在和睦家的費用可以按照統一定價的醫保額度報銷,多出的費用自理,這樣也能為患者減輕很多負擔。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和睦家向各分院所在社保機構申請,都沒能推進一步。青島分院也是從建立時就開始談,但同樣卡在審批制上,直到去年年中,青島市將醫保定點從審批制改成協議制,只要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均可和社保機構簽訂協議,納入醫保定點。

  這一消息,對於和睦家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轉機。李碧菁決定以青島作為突破口,開始和睦家和醫保的第一次牽手。她多次往返北京青島之間,反覆同青島的領導談,一遍遍闡述她的想法,終於如願以償。

  李碧菁並不擔心納入醫保就會影響和睦家的“高端化”。在她看來,醫療機構的高端不光體現在價格,更體現在硬件和軟件上。“納入醫保定點,只是給更多的患者多一些選擇,這是對的事情,為什麼不去爭取呢?”她説。

  親力親為的女總裁

  李碧菁習慣凡事親力親為。

  在青島分院建設之初,李碧菁無數次前去青島,從和當地政府商談,到建設方案敲定,甚至醫院如何裝修,風格顏色的搭配,桌椅器械的購置,她都親自過問。

  “即使是一把椅子,她都必須親自試坐才行,不但要自己感覺舒適,還會考慮身材胖、個頭大的人坐着是否合適。護士站的座椅高度,她也要試一試,必須坐着就能看到來來往往的患者,尤其是坐輪椅的患者。”王S説。

  早在建立第一家和睦家醫院時,李碧菁就找來很多中外專家一起策劃。以產房為例,和睦家的產房設計就是家庭式的一體化接生,而不像中國很多公立醫院那樣,待產室、產房、病房都在不同的房間,產婦還得忍着劇痛自己挪騰位置,並且全程都得獨自面對。

  為了實現一體化,李碧菁甚至要求產房達到能進行硬膜外麻醉的標準,也就是手術室的環境。在李碧菁看來,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無痛,因此,她拒絕使用“無痛分娩”這個詞,而是一直用專業的“硬膜外麻醉”來描述產房標準,説起來拗口,但更準確嚴謹。

  由於多位明星選擇在和睦家生產,在很多人印象中,和睦家是一家婦產醫院。對於這個問題,李碧菁感到很無奈,“和睦家是一家綜合醫院,絕不僅僅只有婦產科。只是大家都認為生孩子是喜事,所以明星生子會願意告訴所有人,但如果她的家人生了重病,即使也是在我們醫院看病,她可能就不會説。”

  而且,在李碧菁心目中,和睦家也不僅僅是將美國醫院照搬到中國,她會將中國的習俗和中國人的性格都融入醫院的一些細節中,“比如中國人要坐月子,我們有產後康復服務。還有,如果一個人得了絕症,大部分情況下,家人會向他隱瞞病情,我們也會尊重這一要求。”

  每年,她都會抽時間帶領和睦家的醫療團隊到中國的落後地區,提供義診。尹玉丹記得,去年在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和睦家醫療團隊義診現場來了一位腿腳不便的孩子,由他爺爺從很遠一路背過來就診,李碧菁看到後,悄悄一個人跑去縣城,買了一個輪椅,又一路拉到義診現場,送給了這個孩子。“誰都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出去的,她有一種企業家精神,凡事親力親為。”尹玉丹説。

  從“美中互利”到“和睦家”,從“美中互利”納斯達克上市到完成私有化退市,引入復星,從第一家和睦家醫院建立再到各地建立分院,李碧菁用38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的創業歷程。

  當初和她一起創立“美中互利”的美國同事李瓊玖已經退休,而李碧菁依然忙碌在一線,“總有人問我是不是準備退二線或者退休,我也希望有人幫我分擔,讓我能夠稍微輕鬆一點,或者有機會做一些其他想做的事情。”

  對於李碧菁來説,這幾乎是一種奢望,就連她在《經濟學人》擔任記者的丈夫也揶揄她,“也就是説以後你一個星期工作60多個小時?”

  “他是在取笑我,因為以前我一個星期幾乎要工作80個小時。”李碧菁羞赧地笑着,將頭埋得低低的,像個小女孩。

  王S在發展部時,曾經常跟着李碧菁一塊出差。在他看來,李碧菁幾乎沒有閒的時候,可以中國美國三天往返,北京香港一天往返。王S記得,李碧菁有一次到青島出差,一大早的飛機到青島,上午處理完一件事情,便趕中午的火車去濟南,到濟南已是下午四五點,到地方就開始工作,處理完手頭的工作,再坐晚上8點多的火車回北京。“爭分奪秒,不願意浪費時間,無論火車還是飛機,永遠都是踩着點到。我們有時候都快急瘋了,可她總是很鎮定,而且時間掌握得剛剛好。”

  實際上,家人已經習慣她的這種高強度工作節奏了。在創業之初,還在哺乳期的李碧菁就經常帶着孩子出差,而在她的辦公室裏,擺放着3個兒子的照片,都是小時候的,“現在都是大小夥啦。”李碧菁説,口氣中有些失落。

  但李碧菁也開始調整自己的時間,爭取每天早起半個小時跑步游泳,然後上班,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半到晚上七八點。“如果晚上沒有事兒,沒有應酬的話,我就回家和家裏人一起吃飯。”

  週末的時候,李碧菁也會抽時間和家人一起度過猶太人的安息日,“首先,你要跟你家人在一起,或者全家一起拜訪在北京的猶太人朋友,或者做一些跟工作無關的事情,回想一下這一星期都做了什麼,這是非常健康的一個方式。”李碧菁説。

  一般説來,安息日需要25個小時,但對於李碧菁來説,很難有個不被打擾的整天,於是每週五晚7點~11點就成為她固定的安息日時間,“大家都知道我這個習慣,不會在這個時候安排其他活動。”

  每年至少都會有幾個星期,李碧菁還會和全家一起旅行。7月最後一個週末,李碧菁和家人去了一趟延安,“我看到了革命者的勇氣,他們從延安那麼小一個窯洞走出去,建立了新的中國,你再看看現在的北京,簡直是個奇蹟。”

  她一直感慨這些年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有一次在車後座對着電腦工作,猛然抬頭,發現到了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一問司機,竟然是她創業之初在北京住過的四合院,現在已經是銀河soho所在地了。

  “也許有人説美國是機會國家,the land of opportunity,但其實我覺得中國這幾十年才是the land of opportunity。”李碧菁説,在中國創業幾十年,她目睹了很多人一路拼殺,深感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完全是另一種生活機會,另一種生活方式,“在這樣一個環境,只要你願意做事情,就有機會成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