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國際舞台,中醫藥走出摩登範兒
本報記者 張佳星
砥礪奮進的五年・科技成果
《科學》雜誌日前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成果:腸道里的一種微生物代謝植物類黃酮後,能產生抵禦流感病毒的代謝物。
資料圖:中醫院藥房內,醫生在配藥。中新社發 任東 攝
“這從科學上解釋了漢代醫書《傷寒雜病論》裏葛根芩連湯、板藍根等抵禦流感的機理”,華大基因CEO尹燁在他的專欄《天方燁談》中解釋,植物類黃酮是多種中草藥的有效成分。
現代科學研究對中醫療效和機理做出瞭解釋,推動中醫藥走向國際,並不斷得到認可。資料顯示,多箇中藥正在開展國際註冊研究,如複方丹蔘滴丸膠囊、扶正化瘀片等5箇中成藥在美國完成了二期臨牀研究;地奧心血康、丹蔘膠囊等品種完成歐盟註冊;9箇中藥品種的27個質量標準已被《美國藥典》正式採納,還有一批中藥標準被歐盟藥典收載。
中醫藥在很多人眼裏與“摩登”是對陣格局,其實不然――“中醫藥正以與時俱進的姿態,在堅持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主動引進現代科技‘為我所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藥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介紹了中醫藥現代發展的情況。
創新升級:一直在重重困難中推進
“過去是‘丸、散、膏、丹’、前店後廠,現在已逐漸進入現代企業規模化生產。”張伯禮説,古老的中醫藥行業要適應時代。
適應一方面體現在生產工藝上。“現代製藥的工藝和技術不斷進步,能夠做到在線監測、全程質量控制,中藥也要積極汲取。”讓中藥生產做到數字化,過程透明化,使得生產過程的信息可知,且為實現智能製造奠定基礎。“與信息技術融合,有助於提升中藥過程管控水平和產品質量標準。”張伯禮説。
這是一個挑戰。“我們希望讓中醫藥的現代生產逐步實現全程控制、全程追溯,工藝參數數字化,流程自動化。”張伯禮説,“全程追溯在很多領域已經很成熟,但中藥生產更復雜,條件要求也更嚴格。比如黃芪提取,它的有效成分黃芪皂苷佔比多少合理?除黃芪皂苷外的物質含量及比例如何確定?均要有大量研究數據做支撐。這也增加了技術難度。”
在此前召開的十一屆藥典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張伯禮提出從中藥材的種植標準入手,推動從源頭上建立種植技術規範。他説:“目前,中藥材的田間管理、採收尚缺乏系統的生產規範,藥材流通倉儲及雜質農殘的標準還沒有全面健全起來,也需要深入研究加以提高。”
適應另一方面體現在診療方法的創新上。“西醫有什麼長處,我們也可以拿來用。”張伯禮談起為病人施治的過程,“例如嚴重心絞痛,病情兇猛,西藥能速效,就先用它迅速控制住病情,後續用中藥,綜合效果更突出。”
“寶庫”發掘:新形勢激發新成果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是用現代技術方法從中醫藥這個大寶庫中發掘的新價值。”張伯禮認為,中醫藥有數千年積累,是一個“尚未充分開發的寶庫”,需要創新方法,認真發掘。
針對人類健康的新問題,中醫藥也可以探索或提供解決辦法。例如,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中醫學者提出組織實施抗生素的中藥替代研究項目,目前取得初步成果――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編制了《中醫藥單用/聯合抗生素治療常見感染性疾病臨牀實踐指南》7項團體標準,已經正式發佈。
“在某些感染性疾病防治中,中醫藥能替代和減少抗生素用量,目前已經有了一些研究證據。”張伯禮説。
應對疫情,中醫藥有豐富的經驗。2009年對抗甲型H1N1流感時,王辰院士領銜“傳統中藥湯劑治療甲流”臨牀研究,證實麻杏石甘湯加銀翹散可顯著縮短病人發熱時間,成果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內科學年鑑》發表,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
在新疫情初始階段,不明確致病原因情況下,中醫針對患者表現辨證論治,效果很好。張伯禮説:“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其理念和方法並不落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將中醫藥偉大寶庫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將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科技日報北京9月2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