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今日話題:中國富豪增速成全球第一 這些人為何易被妖魔化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中國富豪增速成全球第一,這些人為何易被妖魔化?日前,有媒體報道,中國再度打敗其他國家,富豪增長速度全球第一。與之相對的是,社會公眾對富豪(資本擁有者)和資本的態度依然複雜:有時語帶調侃,跟風造句王健林的“一個億小目標”;有時又怒氣衝衝,跑到馬雲的微博下留言逼捐;有時則陰謀論盛行,對超出自己理解範圍的事情,直接斥之為資本在作惡。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詳細]

  要點速讀1對資本的恐懼來自於傳統資本舊觀念,有當時的歷史背景。2資本作為其他生產要素的粘合劑,能夠提供各種組合,產生更大生產力。3資本無所謂善惡,但需警惕資本與權貴的結合。這種恐懼其來有自,傳統的資本舊觀念根深蒂固,但需要放在具體的歷史情境中分析

  資本為何讓人心生恐懼?原因並不難找。

  人們很熟悉這段對資本的經典論斷: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伴隨這一論斷的還有“羊吃人”以及資本家對工人殘酷剝削和無情掠奪的故事。

  不過,這一説法從根本上來看,屬於道德判斷,而不是歷史判斷。在具體的情境下,投資者一般處於強勢地位,僱傭勞動者則處於弱勢,所以常常造成壓迫和剝削,但這是市場制度的缺陷產生的歷史現象,而並非説資本擁有者天然就是惡的。資本是逐利的,僱傭勞動同樣也是,這種生產關係本來就是個逐利的關係,用道德觀點來批判社會的自然歷史過程,無疑是一種唯心主義觀點。

  在清華大學教授秦暉看來,對資本擁有者產生厭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資本的盈利方式和其他方式不同,它不像其他商品交易一樣有具體實物,而是以錢賺錢,這個過程在一些人看來並沒有提供什麼東西,因而容易讓人產生沒有實際用處的感覺。第二個因素則是,由於資本在和其他要素的持有者進行交易或者博弈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得很強勢,尤其是資本和勞動相比,“人們通常看到的是老闆比勞工強勢,老闆炒掉工人很容易,但工人要換掉老闆卻並不容易。”

  在僱傭關係中,老闆通常處於強勢一方

  經濟學家米塞斯還從更寬泛的意義上分析了為什麼人們會對資本產生厭惡,在其著作中,他提供了三個答案:簡單無知、嫉妒和惡意中傷。所謂簡單無知,就是人們明明享受到了資本帶來的便利,卻選擇性忽視,否認這是資本產生的力量。嫉妒則來自於資本的發展帶來的不平等。至於那些對資本心存芥蒂,試圖限制和摧毀資本力量的人則喜歡惡意中傷,例如有些媒體會把原本屬於中性的詞刻意貶義化使用,來形容資本以及產生的行為。

  現代人的恐懼可能主要來自貧富差距,不過正常情況下財富分配動態性很強,而非一成不變

  很多經濟學者認為貧富差距是資本發展產生的最大問題,例如,皮凱蒂就在他的暢銷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分析到,由於資本的回報率(r)超過經濟增長率(g),所以鉅額財富的繼承人能夠繼續保持更大的財富,而底層和中產階級註定經濟停滯或完全絕望。但是,現實正如皮凱蒂描繪的那樣嗎?事實上,它只提供了在一個競爭性市場中財富分配的靜態觀察,如果最高收入的人羣連續幾年都保持不變的話,那麼這可能是真的。但是根據税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數據的最新報告,在九年期間報告收入在一百萬美元及以上的人中足足有一半的人只上榜一次,只有5.6%在全部九年都達到。這表明財富可能聚集在少數人手中,但是這些少數人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時刻處於變化之中。

  資本作為最重要的生產因素,它能發揮巨大作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正如上文所説,人們對資本的恐懼是來自於對它所產生的不平等和貧富差距的放大,同時選擇性地忽視了資本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極大改善。在《資本實證論》這本書中,龐巴維克就論證了資本為什麼是個好東西,在他看來,資本之好是因為它產生了“迂迴的生產方式”,這種方式對應的是直接生產方式,例如你要去砍柴,以前你可能需要用手去撅樹枝,後來你去買刀,甚至利用機器,這就是迂迴生產。這種變化直接把人從很多繁重的活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這些都離不開資本的參與。

  所以,已故的中科院研究員曉亮認為,資本雖然不是生產力中的唯一因素,但是是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在現代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充當其他生產力因素的粘合劑;第二對整個生產力的發展起着帶動、推動、起動作用,發揮着帶領和促進作用;第三資本還有一種趨勢,能把活勞動的直接使用,縮減至必要勞動力的程度。

  秦暉教授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資本作為生產要素之一,與其他要素並沒有什麼區別,傳統觀點中認為資本和勞動力是相互對立的,但是現在,資本的概念已經擴大,人的勞動力也是一種資本,需要進行投資。而且,資本作為一種要素,它的作用就是把其他要素組合起來,不管是勞動、信息、技術、土地乃至更多的自然資源,只有通過資本的組合作用,才能夠形成更大的生產力,才能為社會提供各種各樣的福利,而且資本還能提供獨特的組合的效率,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有數據顯示,過去200年間,資本的紮根社會帶來人均工資、壽命以及人口的極大發展。中國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進程,伴隨着對資本最大程度的寬容,因為資本對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促使中國在經濟上一躍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資本雖不邪惡,但要警惕資本和特權的聯姻

  資本本身無所謂善惡,影響它的是背後使用資本的個體。相比傳統時期,現在的資本擁有者更有道德責任感,也更關心社會公共事業。例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會關心遠在中國生產鏈上的員工。比爾蓋茨會捐出大量財產成立慈善基金會,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早在1986年,由飛利浦公司倡導,美國、歐洲、日本一些企業精英響應成立的“考克斯圓桌組織”除了商討因貿易摩擦引發的各種經濟問題外,還制定了著名的考克斯原則,該原則規定了企業除了要追求自身利潤,還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要用發展的眼光、全局的眼光和世界的觀念來看待環境問題等等。

  這一方面是因為兩極分化嚴重導致市場購買力嚴重不足,只靠金字塔尖百分之一人口的購買力是撐不起整個市場的,所以需要讓多數人得以增值。另外一方面,面對一些影響全體的問題,如環境污染,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比爾蓋茨參與慈善活動

  資本天性追逐利潤,無可厚非,但是由於監管和法律的缺失,造成資本與權力的聯姻,就會開出瘋狂的罪惡之花。資本雖不邪惡,但特權資本一定是邪惡的,因為特權資本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效率,扭曲了整個資本的定價,同時它還把私人資本帶壞了。

  資本無所謂好壞,它關注價值、效率,以及最短時間內的利益最大化。當然,資本擁有者也不能恣意妄為,對規則應有敬畏之心,否則,會給經濟帶來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