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2015年08月07日訊】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推動各地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明確將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這是政府今年又一次強調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頻頻強調的背後,是制度落實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帶薪休假落實率僅約50%,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落實情況則更差。帶薪休假制度長期宛如“水中花”“鏡中月”,究其原因,企業、勞動者和政府這三大主體都有“難言之隱”。
制度落實不盡如人意 帶薪休假何時才能飛入平民百姓家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攻堅爬坡”“消化泡沫”“結構轉型”等多重發展任務,加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生產要素價格不斷上漲,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此時要讓企業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確實會遇到更大的阻力。不難看出,企業自身動機不強加之外部監督不力,是造成企業帶薪休假執行差的重要原因。
就勞動者自身而言,儘管內心渴求帶薪休假,卻在行動上做出了逆向選擇。他們中,一部分可能更願意以工作換取收入,而非以收入換取休假;一部分勞動者為保住工作崗位或獲得晉升,也願意“主動”放棄休假。還有一部分勞動者,儘管自身有意帶薪休假,但無奈單位尚未落實此項制度,最終選擇主動舉報單位違反規定者也寥寥無幾。國家統計局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因“擔心休假影響前途”,42.4%的職工會選擇“不休或不休完帶薪假”。勞動者的“忍氣吞聲”客觀上加大了政府部門的監督難度。
作為一項惠及民生的公共政策,帶薪休假制度雖有框架設計,也有實施細則,但企業和勞動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抵制説明,此項政策與現實國情對接還需要一個過程。
有專家指出,帶薪休假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當下,我國正邁入世界中等發達水平國家行列,也正逐步進入“普遍有閒、全民休閒”的社會,帶薪休假制度確實勢在必行。然而,帶薪休假制度並不是簡單的勞動制度,它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果勞動者的其他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勞動者就可能因為帶薪休假而“掉飯碗”;如果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得不到提升,勞動者就可能因為帶薪休假而“餓肚子”;如果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生存在一個不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就可能因為帶薪休假而“歇攤子”;如果政績考核依然是唯GDP論,地方政府就可能因為帶薪休假導致GDP下滑而“摘帽子”。
在這些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若強制將帶薪休假制度納入到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範疇,一味追求落實率,則可能走入另一個極端。加強宣傳、分類分批、審慎推進帶薪休假制度方為上策,切不可“一刀切”了事。(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