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是以下孩子,出的可是仇人,家長打不得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綜合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讓很多人奉為育兒秘籍,也催生了很多虎爸虎媽,對待孩子要求極為嚴厲。稍有不如意,家長便直接是棍棒相加,以此希望孩子能夠成才。但實際上,這種做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都説“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那些天天捱打的孩子,將來真會孝順嗎

聽説兒媳婦生了孫子,劉阿姨趕緊從老家趕了過去,本來想抱抱小孫子,卻被自己的兒子無情拒絕,竟然大聲的呵斥自己,不要碰他的孩子。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劉阿姨的兒子與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好像自從上了高中後,就很少回家了。她兒子寒暑假基本都是在外兼職,基本上不要生活費,也不與家裏人交流,後來結了婚之後,就更是像脱離整個家庭一般。

這次生了孫子,劉阿姨本想借故緩和一下關係,能夠去兒子家多住幾天,順便照顧一下孫子,可卻落了這麼一個結果,實在是令人寒心。

臨走之前,劉阿姨也是十分不甘心的問了一句:“我還是你媽嗎?你怎麼就對我如此無情?這麼多年,你管過我的死活嗎?現在我抱抱自己的孫子怎麼了?”

聽到這話,眼前的兒子卻是面無表情,直接回了一句:“您配做我媽嗎?你知道我這麼多年寧願一個人在外面受苦,上學寧願在外面兼職,也不願意回家嗎?回家之後幹什麼?看你冷臉,挨你巴掌嗎?我稍微做錯一點事情,你就把我打的爬不起來!我的名次稍微退步一點,你就直接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扇我巴掌,這樣的人還配稱為一個母親嗎?”

聽到孩子的這話,劉阿姨也是啞口無言,自己對孩子嚴厲,本來是想着能夠把孩子教育成才,卻沒有想到,讓孩子記恨到老,一時間又氣又悔又恨,實在是説不出來話。

孩子需要教導,但面對特別淘氣的孩子,很多父母缺少一份耐心,總想着孩子要管教,講道理也聽不懂,那打一頓孩子能長記性。但總是盲然地對孩子進行打罵,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因為,那些天天捱打的孩子,將來會有這些缺陷,家長別再迷信“棍棒教育”了

1、孩子將來會變得自卑敏感

首先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從小捱打的孩子,從小就開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打心底裏認為父母不愛自己。

他們漸漸的很有可能形成討好型人格,變得自卑敏感孤獨,不利於健康性格的形成和塑造,產生一生的影響。

2、孩子將來也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其次,那些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日後也很有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因為父母在打自己的過程當中,無形當中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讓孩子在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的過程當中,也很有可能會走向極端的道路,出現暴力行為。

3、孩子的情商會變得很低,不利於人際關係的擴展

從小被打到大的孩子,往往情商都會比較低,不懂得如何正確的為人處事和待人接物。在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影響自己的交際擴展,影響孩子的格局,最後甚至影響孩子的未來。

4、孩子將來很難孝順父母,心中的“仇恨”無法消散

最後,正如同上述案例中所言,長期被打到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親情淡漠的現象,導致親子之間出現隔閡。漸漸地,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也會對父母產生敵對和仇視心理,很難與父母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導致家庭出現不和諧。

孩子是愛與培養出來的,為人處理不是打出來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堅持冷靜教育,平等教育和正確教育,用科學的手段把孩子培養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