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曹和平
中新經緯客户端9月27日電(畢彤彤)又到一年一度出遊的好時節,旅遊行業呈現持續繁榮景象。近期發佈的《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顯示,2016年全年國內旅遊市場繼續保持12%以上的高速增長,旅遊收入從2011年的1.93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9萬億元。
而相比東部地區,西部地區還有眾多旅遊資源亟待挖掘。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户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專訪時表示,現代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數字經濟,這也是西部地區實現“蛙跳”的重要基礎,而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適度發展和與其它產業的協調。
數字化旅遊助力經濟新增長
曹和平認為,數字化對旅遊業的影響主要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平台升級,第二是產業鏈整合,第三是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比如某個景區的門票,可以在互聯網上提前售賣,就可以提前獲得一筆資金,利用這筆資金就可以進行景區的升級,也可以利用資金池進行理財或者投資。就可以讓旅遊業產生出流動性、資產管理和金融屬性。
在產業鏈整合上,比如安徽有個古村叫查濟村,離合肥較近,如果在合肥旅遊可以把查濟村給帶上,就會形成旅遊一條線。但查濟村作為一個古村落需要資金進行建設、改造,就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預售門票等手段獲得一筆資金來進行支持。這樣在合肥旅遊一天就會變成兩天,會增加當地的酒店等旅遊產業收入。
此外,現代旅遊業經常與康復治療聯繫在一起,比如在景區內建設療養院,這樣就把旅遊業和醫療產業和酒店服務業聯繫在一起,實現產業鏈拓展與市場經濟的其它版塊相互連接,形成新生的經濟增長點,從而使得國民經濟持續增長。而產業鏈的整合也會使得旅遊更加高效。
“旅遊和會展經濟是天然聯繫在一起的。”曹和平認為,以酒店為基礎,形成酒店規模化管理,從而衍生出會議經濟。如果舉辦商業性會議,會議期間伴隨展覽,就會出現貿易保險。如果貿易保險形成交易,就會產生貿易金融。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旅遊、文化、會議、展覽、金融、資管的長鏈條。
西部地區靠數字化實現“蛙跳”
“數字化可能是西部旅遊經濟實現‘蛙跳’的的重要基礎,是利用自己存量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經之路。”曹和平指出,西部地區的旅遊資源和礦產資源比東部發達地區只多不少,而相比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是可持續利用、取之不盡的。
曹和平建議,西部城市不能皮毛地學習數字技術,運用數字技術也需先把數字技術進行支撐的先決條件給準備好,不然恐怕會事倍功半。
需要指出的是,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要注意協調經濟的發展。曹和平舉例道,比如在雲南某地,就有在河的這一側發展旅遊業,在河的另一側開化工廠的現象,化工廠會對景區造成污染,這樣就是當地的經濟沒有協調好。所以最好是讓互補型的產業而不是競爭型的產業形成區域聚集。
“發展旅遊業要注意把握度,避免對自然資源造成破壞,比如在山上不能建設太多的賓館,部分景區如敦煌石窟要限制遊覽人數,實現對資源的可持續和有效保護。”曹和平補充道,應展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佈局體系,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形成新的生態保護格局。(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