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之謎 秦始皇陵墓何時打開

  秦始皇,名贏政(前259~前210),秦莊襄王之子,莊襄王死後繼秦王位,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稱始皇帝,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終年49歲。葬於酈邑(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25裏處)。

  秦始皇,嬴姓,名政。因出生於趙國,又稱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另一説為呂不韋之子)。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嬴政繼承秦王位由丞相呂不韋和宣太后的男寵毒專權。公元前238年親政,毒乘他外出之機,舉兵叛亂,他一舉粉碎叛亂,誅殺毒,幽禁太后。第二年免除呂不韋的相職,後逼殺呂不韋,任用了尉繚、李斯等人。

  此後,嬴政繼承了自秦孝公以來變法革新、獎勵耕戰的一系列政策。接著,嬴政採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買關東六國權臣,離間其君臣關係,遠交近攻,從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間,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


  在《史記》中,司馬遷談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個:

  第一個姓嬴,見於《史記·秦本紀》。司馬遷引用周孝王的話,説:“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接着,司馬遷又説:“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司馬遷在《秦本紀》中敍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嬰之後,總結説:“秦之先為贏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第二個姓趙,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第三個姓呂,亦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周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唐司馬貞《索隱》:“呂政者,始皇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莊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呂政。”

  綜上所述,説秦始皇姓嬴,是論其總根;説秦始皇姓趙,是指其支系;説秦始皇姓呂,是講其實質。這三種説法都出自太史公,都有充分根據,都是對的,不能説哪個是錯誤的。


  關於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的問題,不但成為秦國曆史上一個迷霧重重的謎,也成為歷史學上一樁千古聚訟的公案,更成為兩千年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於戰國時代的趙國首都邯鄲(邯鄲市)。他的父親子異(後改名為子楚),是在邯鄲做人質的秦國公子。他的母親是出生於邯鄲豪門大户的舞姬,史書上沒有留下她的名字,只稱她為趙姬。子異和趙姬的相遇結合,其間有一位第三者介入。這位第三者,就是呂不韋,在邯鄲經商的大富豪。

  由於呂不韋介入子異和趙姬之間的緣故,嬴政出生以後,他的生父究竟是誰,是子異還是呂不韋?也就成為一樁説不明白的事情。生父不明,對於一般的庶民百姓而言,是一樁難言的家事;對於家天下的皇室而言,可就是一樁關係王朝命運的國事了。這關係到六百餘年世代承繼的秦國政權,究竟還姓不姓嬴,秦國是否在秦王嬴政即位時,就已易姓革了命?因為如此事關重大,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的問題,不但成為秦國曆史上一個迷霧重重的謎,也成為歷史學上一樁千古聚訟的公案,更成為兩千年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第一種是病死。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並體質較弱。但他又凡事都須親自裁決。所以自然每天事情就很多,工作極度勞累。所以有一次,七月的時候秦始皇在外出巡遊的途中,氣温很高。由於這些誘因,便在途中病發身亡。

  不過有人説他是癲癇死的,説他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還會得支氣管炎。後來因為勞累過度,引發了腦膜炎和癲癇等病。後來他在渡黃河得時候,癲癇發作,後腦殼磕到青銅器上面了。導致腦膜炎加重,昏迷了。第二天行車到沙丘之後,趙高,李斯才發覺秦始皇已經死去多時了。

  第二種觀點是死於非命。持這種觀點的人從幾篇記載關於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中推出了可疑之處。那次的出遊隨從主要人員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上卿蒙毅也是隨行人員之一。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的時候,蒙毅卻被遣返回關了。這種突然的人事變動,讓人們覺得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詭計。而且秦皇死後,趙高還裝成秦始皇發佈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以秦始皇的名義殺了扶蘇和蒙恬。

  等收到他們死了的消息之後,趙高,李斯,胡亥才驅車趕回咸陽。而且為了繼續欺騙臣民,車隊還繼續裝出巡遊中的樣子,並沒有直線返回。因為夏天的高氣温,秦始皇的屍體已經腐爛發臭。所以胡亥便買了許多魚放在車上以迷惑大家。最後這幾個人都得到了地位和權利,更加讓人懷疑秦始皇是否真的是自然病死的。


  殷商以降,文字逐漸普及。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較一致。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陶文、帛書、簡書等民間文字,則存在着區域中的差異。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於是,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

  李斯以戰國時候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筆劃簡省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劃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關進雲陽的監獄,在坐牢的10年時間裏,他對當時字體的演變中已出現的一種變化(後世稱為“隸變”),進行總結。此舉受到秦始皇的賞識,遂將他釋放,還提升為御史,命其“定書”,制定出一種新字體,這便是“隸書”。隸書打破了古體漢字的傳統,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效率。

  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是對中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戰國時期,不僅各國互相攻伐,而且各國的貨幣也不盡相同。當時通行的貨幣主要有四種形態。一是布幣,形狀像農具中的鎛(bó,博),主要流通於三晉,即韓、趙、魏。二是刀幣,主要流通於齊、燕、趙三國。三是圓錢,主要通行於秦、西周、東周、趙、魏沿河(靠近秦國)之地。四是郢爰與銅貝,只通行於楚國。各國自鑄貨幣,甚至私人鑄幣。當時貨幣的不統一使秦始皇深感即使政治已統一,仍不能掌控經濟上的統一。

  戰國時期流行的貨幣主要是銅幣與金幣兩大類,形狀各異。

  統一貨幣的根本目的在於鞏固政治統治。六國貨幣龐雜即是六國政治紛亂在經濟上的具體表現。為了建立與政治統一相匹配的經濟體系,必須在貨幣政策上實現統一。

  秦始皇採取了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

  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製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二是統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

  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秦始皇有多少子女,秦始皇死後這些子女下落如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人能説清楚,見於史書有名可考的秦始皇子女只有長子扶蘇,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將閭四人。有史書説秦始皇有12個兒子,史書中還有秦始皇第10個女兒被殺的記載,這樣看來,秦始皇至少有兒女二三十人。據專家考證,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

  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趙高、李斯合謀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餘32人皆死於非命。長子扶蘇被篡改的遺詔賜死,胡複稱帝后,怕其兄長不滿而殘酷殺戮他們,史書記載的有,將"六公子戮死於杜",將十二公子殺戮於咸陽市。公子高準備逃跑,又恐家屬被族,只好上書,請求為秦始皇殉葬,胡亥準其請求,公子將閭昆弟3人,被迫"拔劍自則,胡亥不僅處死了他所有的哥哥,對其姐妹也不放過,史書記載:胡亥將"十公主戮死於杜"。就這樣,胡亥為保住自己的皇垃,殘酷地殺害了自己眾多的兄長姐妹。

  近年來,秦陵考古的新發現,為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線索。1976午10月,在秦陵東側上焦村附近發現了一組陪葬墓羣,共17座,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停;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內只有一把青銅劍,未有人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棺中屍骨非常零亂,有的軀體與四肢相分離,有的頭骨與軀幹相分離,有的頭骨上有箭頭,這些現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時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墓中的隨葬品非常豐富,計有金、銀、銅、鐵、陶、玉、蚌、貝、骨、漆器及絲綢殘片二百餘件,這種規格説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殘酷殺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園附近,説明他們必然與陵園陪葬有關。

  這使人聯想到被殘酷殺害的秦始皇子女。在發掘過程中,人們在墓坑裏還發現了挖墓人烤火的遺蹟。這説明當時天氣很冷,這與胡亥誅殺諸公子的時令相吻合。因此,專家分析,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兒女,在發掘中還發現了兩枚私印,一枚“榮祿”,出土於男性墓中;一枚印文為“陽滋”,出土於女姓墓中。如果惟斷正確,則“榮祿”是秦始皇兒子的名字,“陽滋”是秦始皇女兒的名字。隨着挖掘深人,人們將取得更多的證據,到時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謎有可能被徹底解開。


  焚書坑儒是發生在秦始皇嬴政當權下的歷史事件,大致起因有二:

  一是在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時遭到了博士齊人淳于越的反對,淳于越要求遵古制,分封弟子,丞相李斯則對其進行駁斥,並要求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二是術士侯生和盧生借為秦始皇求仙丹靈藥為名,背地裏誹謗疾風秦始皇,被始皇察覺後亡命而去。這兩件事情分別引起了焚書和坑儒,史稱焚書坑儒。

  很多人都認為,“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實行諸多暴政統治的重要體現,而嬴政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暴君代表。其實不然,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思想,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一統的局面,採取愚民的政策,進而使秦朝能夠長期的統治下去。結合當時的局勢而言,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也是必要的。嬴政剛剛兼併六國,統一中國,秦始皇所面對的是一個從春秋到戰國,諸子百家爭鳴500餘年的文化思想盛世也是思想文化亂世,而眾多思想的存在無疑是對秦王朝進行中央集權統治的一中潛在威脅。

  同時,由於秦王朝採用的是法家的思想,並將其極端化。因此在文化思想統治的方法上變得過於激烈與強硬,以至於出現了歷史上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事件。從這裏也不難看出,“焚書坑儒”的實質並非僅有統一思想、愚民這樣的簡單,其背後隱藏着的是法家思想和其他諸子百家思想在權力上和統治地位的爭奪,是主張實行新政的秦王朝對提倡“尊古制”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壓迫。

  到了漢武帝時期,由於武帝採取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使得大批的儒生死灰復燃,儒家的地位從受壓迫一躍到達權力的頂峯,而司馬遷的史記在這時誕生,裏面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的描述與評價也就增加了一些主觀性。總的來説,焚書坑儒這一控制文化思想的舉措為鞏固秦王朝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於這項措施實行的過於激進,從而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背離了嬴政最初的政治意願,使秦王朝成為了“百家爭權”的受害者。


  功:

  1.統一六國

  戰國後期,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通過戰爭,不斷兼併東方鄰國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發生了空前激烈的長平之戰。趙軍40多萬人降秦,絕大部分被坑殺。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的統一,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

  2.專制集權統治的建立

  嬴政統一六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專制集權。他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

  帝,國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議,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劃公為36郡,郡下高縣。郡縣制度在我國長期沿用下來。

  3.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響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秦始皇還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線;同時,統一了度、量、衡。這些措施,有利於鞏國秦朝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也有深遠影響。

  4.奪取河套地區 防禦匈奴

  匈奴是我國北方一個古老的遊牧發族,原先分佈在蒙古草原上。戰國末年,他們逐漸強大起來,佔據了水草豐美聯社的河套地區,並不斷南下。北方各國的農業生產經常遭到破壞。秦始皇末年,匈奴形成強大國家。他們的首領稱為“單于”。

  秦統一以後,將軍蒙恬率領軍隊,從匈奴手中奪取河套地區。政府還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裏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徵發農民,修築了西成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用來抵禦匈奴。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5.越族地區的開發 溝通水系

  越族是我國南方古老的民族,分佈在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統一六國以後,派兵征服越族地區。在那裏設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數郡,遷移中原50萬人,到那裏戍守,和越人雜居。為解決運輸困難,秦始皇派人開鑿了靈渠,溝通湘水和離水,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連接起來。

  6.修建交通

  秦在原來六國車馬道路之基礎上,修建寬闊一律之馳道,以首都咸陽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現

  秦自商鞅時廢井田、開阡陌以來,即逐漸允許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統一全國後,秦室更加重視農業生產,讓佔有土地之百姓呈報佔田數並納税,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過:

  1. 徵斂無度,賦税奇重

  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與工程建設,滿足窮奢極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對民眾課以重税,全國出現『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的嚴重狀況,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馬之衣,食犬口之食』。

  2. 好大喜功,濫用民力

  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連年大興土木、四處征戰,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修驪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萬人以上。據估計,當時服兵役之人數遠超二百萬,佔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實非百姓所 能忍受。

  3..嚴刑峻法,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變法以來,法令即十分嚴苛,一人死罪誅及三族,一家犯法鄰里連坐,百姓動輒被罰充苦役或慘遭酷刑。

  4. 箝制思想,焚書坑儒

  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實行了嚴厲之統制,如頒佈禁書令,大肆收繳焚燬書籍,又坑殺非議朝政的儒生四百餘人,史稱『焚書坑儒』。

  綜合點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只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但秦僅二世而亡,其中的歷史教訓足以警世後人,引以為鑑。


  羋月

  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宣太后,又稱羋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的妻子。從惠文王到秦始皇秦國世系表

  秦惠文王(公元前338年~前311年)在位,名嬴駟,秦孝公之子。

  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惠文王之子,昭襄王之兄)

  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始皇的曾祖父)

  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始皇的祖父)

  秦莊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子楚,秦始皇之父)

  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

  由此可以推斷出秦宣太后與秦始皇的關係: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

  還有一個最大的聯繫來自“秦始皇兵馬俑”,據有些專家考證,陝西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隨葬品而是秦宣太后的,這個結論轟動一時,於是兩個相隔百年的人有了這麼有意思聯繫。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着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着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着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兵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蔘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秦始皇地宮,可謂千百年以來中國的一個秘密,一個神秘而壯闊的墓地,凝結了中國千年來的智慧,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皇陵建築的核心。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説紛紜。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説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説秦陵地宮在驪山裏,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據悉,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説曾作過很多考察,但卻一直找不到這個傳説中的地下通道。

  一、能不能建造一個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説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説:“其高五十丈,週迴五里有餘。”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釐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五里約為2070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可是經過兩千多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前幾年秦俑考古隊為了瞭解原來封土堆積的實際大小,進行過鑽探。發現原來的封土基礎部分,近似方形。周長與《漢書》説的“週迴五里有餘”的數據相近,為2000米,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這樣的話,我們在發掘前首先應當建造一個跨度不能小於500米的保護大棚,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徑的大棚,挖掘秦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二、挖掉了墳會使秦陵地面景觀消失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讓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艱辛與偉大?如果不挖掉墳,而用大棚把秦陵“包”起來,那這個新建的大棚又如何與陵園景觀以及周圍山巒協調起來呢?有人説,既然在封土上面搭建大棚有難度,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門,往下挖一個洞,一直接挖到地宮不就得了?那麼,地宮在哪?又有多深呢?前兩年考古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墳堆頂台下,距地面約35米深,地宮約相當於一個準足球場那麼大。

  三、地宮深深 如何上下?

  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導致塌方?退一步説如果加固,那不是改變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態,變成了現代人工製品?還有,兵馬俑坑離地表3到5米左右,在旁邊圍上圍欄,不用下去也能看個清楚,可地宮深了十倍以上,在上面圍個圍欄不讓下去,難道要遊客用望遠鏡看不成?如果構建下去的通道,橫七豎八地建成樓梯、鋪上滾梯、豎起電梯,豈不是破壞了地宮的內部結構景觀?

  四、多長時間能挖完秦陵?

  如果我們用幾乎可以説是笑話的最機械的算法,既不計算時間成本,也不考慮實際埋藏狀況,更不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只算發掘面積的話,可以看到如下的換算過程和結果:

  換算一:陝西鳳翔秦景公一號大墓是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先秦墓葬,總面積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積25萬平方米,比它大約50倍。秦公大墓1976年發現,到1986年清理完成,整整挖了10年。那麼,秦陵是不是就要挖400—500年? 換算二:兵馬俑坑總面積約20780平方米,秦陵面積約是兵馬俑坑總面積13倍弱,深度是6—7倍。兵馬俑坑經過陸續30年的發掘,合計發掘面積佔整個約21000平方米遺址總面積的約1/5,一共挖了約4500多平方米。按兵馬俑坑的實際挖法,那麼秦陵面積就是兵馬俑坑已經挖掘的總面積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

  五、保護技術不行

  其實,挖秦始皇陵這類大陵墓哪有這麼簡單?假使地宮中的文物沒有被盜掘或破壞,肯定極為豐富。但彩繪、帛畫、壁畫、漆器、竹簡、陶器、木器的保護將隨之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地宮本身的維護也馬上會變成巨大的無底洞般的難題。2006年《中國文物報》曾報道説,即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為了攻克保護技術難關,科技人員連續攻堅,費盡了心力,才暫時解決了眼前的麻煩。可見,即便不説拙文上篇前面講到的四個難挖的理由,就是看下面的原因,隨便動用哪一條,也都是挖與不挖兩説的。

  六、發掘能力夠不夠與研究能力行不行?

  挖秦始皇陵不僅存在發掘之後能不能保護的難題,其實還有發掘本身會不會有重大失誤的風險?更有我們現在具不具備研究能力的困惑和擔憂?

  地宮的發掘涉及一系列勘測、鑽探、發掘、修復技術,我們沒有科學揭露土木建築陵寢的先例,缺乏直接發掘的經驗,誰能保證考古學家的發掘不發生工作上的失誤?!從考古學角度看,推動考古學進步的是發現本身和發現的方法——錯失了發現可以把機會留給技術能力肯定更強的後人,但由於我們現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誤和侷限,卻是歷史性的罪過和遺憾。面對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和不可逆的歷史文化遺產,誰敢輕描淡寫地説句“付學費”了事?誰來埋單?向誰問責?納税人能答應麼?公民能幹麼?

  七、投資多大?

  中國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也不差錢了,但投資立項發掘秦始皇陵這樣大規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將是巨大的。假如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缺口太大,後續不足,發掘工作根本無法啓動,更難以維繫。當今,國內平地起建一個省級博物館,不包括土地和搬遷,按現行的館舍造價至少也得上億元,這還是被人笑話的低廉價格,造價3億的現在早已不再稀奇。前兩年的一個實例是蘇州博物館,請貝聿銘先生設計,建築面積只相當於秦陵地宮的1/10左右,總投資高達3.39億元。前不久甚至還有媒體的報道説,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館光計劃預算就要23億人民幣左右,舉國譁然。那挖秦陵要多少投資?挖好了後建造秦陵博物館又要投資多少?造好了博物館日常的維護和保護又要多少投資?這恐怕不是拙文能預算的了。

  八、世界相關組織同意不同意挖掘?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是不是會干預秦陵的發掘?怎麼幹預?都是未知數。即便經過我們國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最後同意了。那會不會也像當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壩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拯救努比亞遺址國際行動”那樣,先後組織22個國家參與進來,從1960年起整整幹了20年呢?如果國際化了,那外國的發掘——我們只講這一項——是不是和我們現有的考古發掘標準有衝突呢?比如他們要一點一點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其慢無比,規矩其多無比,那得挖到猴年馬月?為保護文物耽擱國家頭號工程建設,哪位執政者能有擔當此責的勇氣和遠矚?當年三峽工程的文物搶救時也不是沒有外國人想投資派人蔘加進來,有的國家元首都到中國來説情。還好我們中國人自己“多快好省”地幹了,否則外國人摻和進來,強調科學發掘,弄個手鏟竹籤慢慢幹,連個草刺兒都要研究半天,那三峽大壩什麼時候能蓄水剪綵可就兩説了。以史為鑑,挖秦陵不但是科學問題,有可能還涉及國際問題,這恐怕是不少人尚沒有想到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29 字。

轉載請註明: 秦始皇陵墓之謎 秦始皇陵墓何時打開 - 楠木軒